《起源故事》|比爾·蓋茨傾力推薦

《起源故事》|比爾·蓋茨傾力推薦

關於作者

大衛·克里斯蒂安,歷史學家,任教於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設大歷史課程,綜合物理、生物、化學和地理等學科,講述從宇宙誕生到全球化時代的歷史。2011年,憑藉自己的 TED 演講贏得了更多的關注。

關於本書

這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研究成果的總結,整合了多門學科的龐雜知識,從能量和信息的突破時刻來標記宇宙和人類的歷史。比爾·蓋茨在推薦語中說,它綜合了自然科學和歷史,把理論和事實依據巧妙地編織起來,十分具有啟發性和可讀性。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分享第一個重點內容:在宇宙形成初期,能量是怎麼推動物質形成的。在能量的支配下,宇宙中形成了物質,出現了恆星與星系,然後有了原子和分子,再往後出現了我們的地球和月球。

物質是什麼呢?現在的科學家們認為,物質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不過是被高度壓縮過的形式。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說法,大爆炸後,宇宙的溫度非常高,變成充滿能量的海洋。在溫度下降的過程中,能量又轉化為四種不同形式,就是今天所說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我們主要說說引力和電磁力:引力把茫茫宇宙中的物質聚在一起,形成天體;而電磁力安排電子和原子核的配對關係,形成原子和分子。

星辰大海是怎麼來的呢?這個過程要歸功於引力。引力把宇宙中大量原子吸引到一起,這時候原子們覺得很擁擠,就會很煩躁,就像高峰期的地鐵車廂。車廂裡溫度上升,情況變得很不穩定。原子的核心,也就是質子,再也留不住自己身邊的電子,電子就開始體會“放縱”的滋味。而電子放縱起來,又吸引到很多其他的粒子,結果就是溫度和密度都越來越高。當溫度超過1000萬攝氏度時,質子們再也無法忍受了,放棄了“紅杏出牆”的電子,寧願自己組成一對兒。當質子和質子結合在一起變成氦原子核,會失去一丁點質量,爆發出驚人的能量。這片空間中的巨大能量就像一座燃燒的熔爐,而且還在不斷擴張。擴張的力量對抗著引力,這就是宇宙的第一顆恆星。某一片空間中的恆星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星系。最終,就出現了星辰大海。

再來說說電磁力的功勞。在分子的形成過程中,要大大仰仗電磁力。我們知道,電子在不同的軌道上圍繞質子轉動,每個電子都更喜歡靠近質子的軌道,因為最近的軌道是最省力的。不過質子身邊的空間是有限的,呆在外層的電子很不安分,看到別的質子身邊有位置,就會投懷送抱。但是電子這一走,原來的位置就空出來了,電磁力會安排有多餘電子的原子過來,填補空位。有時候,電磁力會讓兩個原子核共享外層電子,像氫原子和氧原子就是這麼形成水分子的。分子就是原子們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的結果。

有這麼多分子後,宇宙中就有了冰,有了土,有了金屬。這些東西形成了圍繞恆星的行星,和行星自己的衛星,也就是我們的地球和月球。

原書裡用很長的篇幅,講述了宇宙中很多原子和分子的形成過程,這裡不再多說。從這個過程裡我們能看出來,從物質誕生,到恆星與星系的形成,再到原子和分子出現,最後形成我們現在的地球和月球,能量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地球與人類的歷史中,我們還將看到這一主旨,貫穿始終。

《起源故事》|比爾·蓋茨傾力推薦

第二部分

說完了宇宙起源,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地球上。第二個重點內容要回答的是:地球具備了哪些概率極小的必備條件,才孕育出生命?生命又是怎麼從多次滅絕的危機中存活下來的?

我們都知道,生命需要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獲取能量,並且對抗混亂無序。對於生命來說,信息與能量同等重要,因為生命是一個複雜調節系統。說它複雜,是因為它有很多組成部分,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意志;說它是調節系統,是說每個部分會根據彼此的狀態來調節自己,實現分工協作。那麼,組成部分之間要怎麼知道彼此的狀態呢?這裡就需要信息交流。信息,減少了不確定性,抵抗著混亂無序。

我們就來看看,地球具備了什麼條件才能誕生生命。

生命的誕生其實是一個化學實驗過程,必須在大量實驗基礎上才能成功。首先,太陽系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剛剛好,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也剛剛好。這個距離既保證了安全穩定,也保證了合適的溫度和壓力。然後地球也有適合化學反應的液體。為什麼液體很重要呢?因為在氣體中,原子們都太飄逸了,沒辦法讓它們好好相處;在固體中,原子們又太呆滯了,根本不會互相交流。只有在液體中,原子們才能自由自在地結合,創造出其他原子和分子。最後,地球上還有足夠多的實驗原料,像氫、氦、碳、金屬等元素,非常豐富,相比其他星球簡直是化學寶庫。在這些條件下,一些生命必備的簡單小分子就形成了,比如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承載著基因信息的核苷酸,儲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等等。

當然,這些小分子還不足以形成生命,還需要更復雜的大分子鏈才行。地球的海底裂縫,具備了形成大分子鏈的苛刻條件。這些裂縫遠離地球表面的太陽射線,還有地底噴出的豐富化學物質,溫度也適宜,更不用說到處都是適合實驗的液態水了。在漫長歲月中,這些小分子嘗試了無數種組合,終於形成了生命需要的大分子鏈。

那具備了這些條件後,生命是怎麼誕生的呢?有這麼幾個必備要素:一個是細胞膜,一個是新陳代謝,還有一個是自我複製。細胞膜能給細胞提供重要的保護,保證細胞結構。自從有了細胞膜,就有了最原始的原核生物。新陳代謝機制能消耗能量,維持生物的生存。而自我複製的能力,讓原核生物開始繁衍生息,不再把自己的生活侷限在海底裂縫中,而是在整個海洋中暢遊,這一切發生在大概38億年前。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生命誕生後,還有差不多40億年的歷程,才有了今天的我們。在這40億年裡,地球上發生過很多次生物滅絕事件,無論哪一步走錯了,生命就不復存在了。像25億年前,發生過氧氣大屠殺,7億年前可能發生過彗星撞地球,後來又發生了好幾次原因不明的生物滅絕。那麼,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逃過40億年裡不止一次的劫難的呢?

對於生命來說,最大的劫難肯定是來自宇宙的巨大力量,比如彗星撞擊。不過這算是小概率事件,除此之外,最大的威脅就是地球自身氣候的突然變化。生物大滅絕大多因為溫室氣體和氧氣交替控制了地球的溫度。溫室氣體太多,生物會熱死;氧氣太多,氣溫太低,生物又會凍死。只有兩者平衡,溫度才適合生存繁衍。要維持兩者的平衡,離不開地球的兩個調節系統:也就是地理系統和生態系統。

首先是地理系統的碳循環,就像空調一樣自動調節著地球溫度。地球上的溫度是由兩種熱量決定的:一種來自太陽,另一種來自地球深處,而大氣層決定了多少熱量會留在地球表面,又有多少會消散到宇宙中去。其中最關鍵的是我們今天熟悉的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碳循環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首先,溫室氣體在降水中溶解為碳酸,大量碳元素隨著水流進入海洋,一部分跟隨板塊運動沉入地球深處。接著,板塊運動造成的火山噴發,又會把碳帶到地表。如果溫室氣體多了,溫度變高,降水就會增多;如果溫室氣體不夠,降水會變少,碳元素就不會大量流失到地球深處,火山也會慢慢補充一些溫室氣體。這一過程就是碳循環。有了碳循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就不會越來越多,而是處在動態平衡中。溫室氣體穩定了,地球上的溫度也就穩定了。

這只是第一個調節系統,是純粹地理的。第二個調節系統來自生物圈,生物們也在幫助平衡溫室氣體和氧氣。

氧氣對於人類生命不可或缺,但對於習慣了無氧環境的生物來說,氧氣是有毒的。35億年前,原核生物學會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把太陽變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寶庫,這對整個地球生物來說,本來是一件劃時代的大好事。然而,藍綠藻的光合作用又把水和二氧化碳,變成了碳水化合物和氧氣,氧氣在25億年前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它帶來了生物圈的第一次大劫難:也就是氧氣大屠殺。

大量原核生物就這麼滅絕了,剩下的一部分趕緊又縮回到海底環境中去。不僅如此,地球溫度也改變了。因為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生成的氧氣也破壞了甲烷,這樣一來,溫室氣體就急速減少,地球急速降溫,冰川從兩極一直漂到赤道。生物們只能瑟瑟發抖,聚集在海底火山口,靠著地球深處的熱量來取暖。

不過,這些海上的大面積冰川,遮蓋了陽光,也中止了光合作用,而海底火山一直在貢獻溫室氣體,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下降了許多,溫室氣體又開始保護地球生物了。生物們僥倖逃過一劫。

這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地理調節系統實在過於緩慢,生物們不能永遠走鋼絲。於是,生物圈的第一位英雄站了出來,那就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有什麼偉大之處呢?它們終於可以吸收氧氣,不會中毒了。真核生物利用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這就平衡了地球上的氧氣和溫室氣體,讓地球氣溫穩定下來,為接下來的十億年,創造了穩定的氣候環境。

《起源故事》|比爾·蓋茨傾力推薦

第三部分

接下來是我們要講的第三個重點內容,人類是唯一能夠改變地球的物種,那人類是怎麼做到的?

人類誕生至今只有10萬年,卻已經開始改變生物圈,從來沒有單一物種能做到這一點。人類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做到呢?還是要說到兩大關鍵詞,能量和信息。人類能利用的大量能量,來源於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

人類最初的主要生存方式是遊獵,寒冷的冰川期過去後,氣候逐漸轉暖,人類跨越了又一道門檻,進入了農業時代。為什麼農業時代是一道門檻呢?因為農業打開了一座能量寶庫。以前的遊獵部落,只從野生動物身上獲取能量。有了農業之後,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得到能量,人吃掉這些食物,就等於從光合作用中獲得了能量。不僅如此,人還學會了馴養動物,把野生的變成家養的。人吃掉這些家養動物,也等於間接從光合作用中獲得能量。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農業養活的人更多。在遊獵社會中,每平方公里只能養活0.2-0.3個人,也就是四五平方公里才能養活一個人。農業使人們在每平方公里內能養活20到30人,是遊獵的100倍。

社會網絡和社會結構都因為農業而變得更復雜了。社群裡人一多,就可能出現紛爭,就要有解決紛爭的權威人士,這就是等級制和領袖的起源。農業生產也帶來了剩餘財富,剩餘財富多了之後,有一部分人可以不必參與農業生產,有條件從事別的工作,這就出現了勞動分工。古代社會的專業分工程度,取決於農民能生產多少剩餘食物。在大多數農業社會,10個農民供養1個不用勞動的人。這種少數人從多數人身上汲取資源的模式,就是國家的雛形。

對於每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汲取資源的能力。如何汲取更多的資源呢?古代統治者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是擴大生產,提高生產力;第二是提高稅率,收更多的稅;第三是最常見的,就是發動對外戰爭。除了汲取資源,獲取信息也是維持國家運轉的重要條件。

古代的每一個農業大國,都十分重視文書工作,因為要經常做人口普查,還要詳細記錄歷史。為了把信息傳遞到帝國的每個角落,還必須修建四通八達的道路。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複雜程度提高,維持基礎設施和國家機器,就要支付更高的代價。雖然2000年前的人類,比起冰川期末期,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太大改變,但是,他們所消耗的能量總量增長了7倍。這增長的能量,一小部分是統治階級享受的奢華生活,其餘大部分都是複雜社會為了維持運轉消耗掉的。

近代科技誕生後,科技又幫助人類獲取了更多能量。比如瓦特的蒸汽機大大提高了從化石燃料獲得能量的效率,把人類帶進了工業時代。化石燃料蘊含著億萬年積累下來的光合作用的能量。從冰川期末期到農業社會,能量增長了7倍;而在過去的200年裡,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能量增長了21倍。能量越來越便宜,這就鼓勵了更多的商業和技術創新。我們有了鐵路運輸,有了汽車,有了電。

學者們認為,人類已經進入“人類世”,意思就是“人類的世代”。這是人類歷程最重要的一道門檻。在有生命記載的40億年裡,這是唯一一個單獨物種擁有力量,能主導地球上的重要變化。這種變化有好的一面,比如人類社會的經濟在二戰後飛速發展,全球衛生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人均壽命大大延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進步。同時,變化也有不好的一面,人類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溫室氣體,打破了原來的碳循環。再比如物種滅絕速度在加快,最近一百年的滅絕速度比過去百萬年間加快了幾百倍。

人類是怎麼做到主導地球的呢?因為人類有優勢,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和信息,把其他物種遠遠拋在後面。人類的這種優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大腦構造,另一個是集體學習。我們先來看看大腦構造。

我們都知道,人類相比其他哺乳動物,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個發達的大腦。大腦新皮質,位於腦半球的頂層,負責一些高級功能,比如知覺、空間感和語言。新皮質越大,就越智能。一般哺乳動物的新皮質佔大腦的10%到40%,靈長類佔一半以上,而人類能佔到80%。

這當然是生物演化大趨勢的結果。生物想要適應環境,就必須從環境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獲取信息靠的是感知環境的神經細胞。當信息量越來越大,就必須有個專門的信息處理器,因此,更多的細胞匯聚起來,形成了大腦。

有腦生物是生物演化過程中的一次飛躍。要知道,一般生物供養不起大腦。大腦因為細胞多,消耗的能量也非常多,是肌肉組織消耗的20倍。比如,有一種海洋動物,為了找到一片適合生殖繁衍的海域,需要大腦來導航。一旦它們找到了這片生活樂土,就會吃掉自己的腦子。哪怕是人類,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讓情緒或習慣做主的,只在並不急迫的穩定環境下、有充足能量的時候,才會動用理性。

人類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在於一個發達的大腦,更重要的是:分享信息。這就是人類優勢的另一個方面,集體學習。人類會互相交流,會把一個人的信息,變成大家共享的信息。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與他人合作,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因為掌握更多的信息,就意味著能獲取更多的能量和資源。

從古至今,人類大腦組織沒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記憶能代代積累,學習能力也與日俱增,這個過程就是“集體學習”。能夠集體學習的物種在競爭中活了下來。因為遠古時期,除了我們的智人祖先,還有一些其他種類的人類,同時生存在地球上,競爭著有限的生存資源,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尼安德特人。集體學習需要語言能力,因為大家要相互交換信息。最終,只有智人,率先跨越了語言能力這個難關,通過集體學習,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後來分享一點我的感想。能量就像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掌握了巨大能量的人類,未來該何去何從,也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畢竟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人類還太年輕了。實際上,我們的宇宙也還算年輕,充滿了活力,不過,“未知生,焉知死”,不瞭解起源故事,又如何面對未來呢?希望這部科學版的起源故事,可以帶給你更多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