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香樓”:香港老茶樓風情

“蓮香樓”:香港老茶樓風情

一座老唐樓,把著橫豎兩條小街的轉角,樓上架著兩掛霓虹招牌。招牌不大,規規矩矩的長方綠色霓虹框,框著厚厚實實兩個殷紅顏體字“蓮香”。街腳的牆壁上,竟然畫著三十年代老上海風格的婚宴招貼。

這就是曾經聞名一時的香港四大茶樓之一“蓮香樓”,被坊間傳為香港最後的“茶樓”。

登上幾十級木臺階,來到“蓮香樓”的大堂,只見四周牆壁上,掛著些顏色已舊的中國字畫,不時有一兩掛老式掛鐘在牆上搖著鐘擺,屋頂還吊著老式的吊扇。

整堂桌椅都是厚實的實木材質,款式古舊、色澤暗啞;桌上擺放著標有香港“蓮香樓”茶具,每套一蓋碗、倆茶杯,還有一個香港已難得一見的茶洗,專供茶客燙杯之用。

穿著白色中式單衣、黑色長褲的服務生,大多五、六十歲,在酒樓的背景中來來回回穿行,時光一點點在倒回。

“蓮香樓”第三代掌門人顏尊輝先生告訴記者,當年香港的“茶樓”與“酒樓”涇渭分明,茶樓就是人們嘆茶聊天的地方,只做招牌點心供茶客品嚐,而不做酒席。通常只做早市場和午市,下午五點左右就關門了。

“蓮香樓”:香港老茶樓風情

香港“蓮香樓”的母店,乃一八八九年開業的廣州糕酥館,因首創蓮蓉餡料糕點,就採用跟“蓮”字同音的“連”字作店名,改名為連香樓。宣統三年,翰林學士陳如嶽品嚐過連香樓出品的蓮香月餅後,在店中提寫了“蓮香樓”三個大字,現時的蓮香樓從此得名。

一九一零年,蓮香樓被當時“茶樓王”譚新義收購,從此由一間傳統糕餅店轉營為茶樓;一九二六年,蓮香樓在香港旺角和皇后大道中設分店,命名為“省港蓮香樓”,顏先生的祖父顏樂天被從廣州派過香港當掌櫃。一九四九年其祖父過世,其父顏同珍接管“蓮香樓”,老先生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還不時來茶樓看看生意。顏尊輝在家中排行老二,因為吃得飲食業的辛苦,遂被其老竇選做了“接班人”。

顏先生回憶當年茶樓的盛況,最初座落於皇后大道中的“蓮香樓”樓高三層,大約可以擺下六、七十茶圍。當日為了消遣滿堂茶客,請了棋壇高手在包房對局,又在大堂掛了巨幅棋盤現場推盤,“蓮香樓”每日的棋局就是城中佳話。七十年代,香港流行歌星駐堂,當時的紅星小明星、許留仙等都在“蓮香樓”演唱過。

顏先生說,曾經三易其址的“蓮香樓”,始終守在皇后大道中一帶,為的就是常年幫襯它的老街坊。

“蓮香樓”講究手工的老款粵式點心:

“蓮香樓”:香港老茶樓風情

醬色“霸王鴨”:一碰即酥,入口滑嫩,原來是用鴨身去骨,再釀入陳皮、紅棗、蓮子等多種中式配料,再用上湯慢火熬足三個小時,使鴨內吸收了配料的精華;

老式瓦盆菜:雞蛋裹魚腸,是將通常棄之不用的魚腸,仔細洗淨切碎,裹了雞蛋上籠蒸出來的;一客煎釀土鯪魚,竟然是將鯪魚肉全部刮出,和上香菇等味料,再塞回魚身過油炸出,看著是整條魚,入口似魚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