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刚才有有人问黑龙滩工程的条石从哪里来?怎样运走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

仁寿地处丘陵山区,石材很多,到处都有,就地取材方便,材质坚硬,造价低廉。

实际上开采条石工序很多,先是由有经验的石工找到一片山厂,观察岩石的品相和脉经走向,然后开始从岩石上分裂石墩子。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按照岩石的脉经规律,画好线路,石工开始用錾子、手锤在岩石上凿出数个蚌壳形状的楔眼,楔眼很有讲究,一定要凿得很规范,否则装不住楔子,就不能破开巨石。

打好楔眼,装上楔子,由力气大,会抡大锤的石工,高高地抡起大锤,使劲的敲打楔子。

打大锤的石工喜欢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唱着铿锵有力,节奏跳跃的开山号子:“金花呢,银花呀,喜花的呀呵嘿!依呀哟儿依哟,哟依儿呀哟,这几哨来呀,呃……呀……”40来斤重的大锤对准楔子就是一击打。

这场面就是一幅力与美结合的漂亮油画。大锤连续击打几下,岩石就崩开一条缝来,这就意味着这块石墩子与岩石断裂开了。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这时大家又拿起钢钎,找个合适的支点,开始吆石。

所谓吆石,就是把分裂开的石墩移动到一个适合打磨成条石的地方。

吆石是要唱吆石号子的,石工们用他们独有的腔调唱到:“三十六岁吃糖果啦,吃糖果儿哪,吃呀,那个三生哪,哟呵嘿,到如今哪,嫂呀嫂儿呢,冤呀家儿呢,闹呀闹翻天哪,打呀打洞

洞呀,柳呀莲儿舍………

石墩子搬到地方了,石工又重复之前开山破石的程序,用大锤和楔子把一块块符合要求的条石毛坯料从石墩子上分裂出来,整齐的摆放在山厂上。

这些毛坯石料就像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静静地站立在哪里,等待着调遣。

石工打磨这些条石前,先用墨斗或者竹尺按照大坝要求的规格画好线路,由石工手艺精湛的石工,一手锤一錾子的打磨这些毛坯料。

打磨石料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对待。

经过石工们细致地打磨,一条标准的条石就出来了,每条錾子路线笔直,粗细一样。

如果说毛坯石料是等待检阅调遣的士兵,那么经过石工最后打磨的条石就是穿戴整齐准备上战场的士兵。

这些条石的下一步就是被搬运到大坝,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与其他条石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共同支撑起高大雄伟的大坝,拦起一潭滋养百万人民的清水。

石工们在开采条石时,非常辛苦,无论是抡大锤、二锤,首先需要的就是充足的体力。

大锤重的达40多斤,二锤也有10多斤。每天收工回来,这些石工们全都累得腰酸背疼。

打磨条石的石工,全是光着手握住錾子和手锤,一锤一锤的敲打,时间长了,握錾子的手由粗糙变成水泡、血泡,再由水泡、血泡变成老茧,厚厚的一层,针都刺不进去。

握手锤的手不是水泡血泡,就是厚厚的老茧。打磨条石,还得专心,不能开小差,眼睛要死死的盯住錾子的路径。

在打磨过程中,稍有不慎,手锤就敲在了握錾子的手上,顿时鲜血直流。

对这种时常发生的敲打伤,石工们都视为小伤,不太在意,更不可能停下手中的活儿,跑到医务室去包扎治疗。

他们用最简易办法,也就是把伤口支进嘴巴,用嘴巴吮吸一会儿,把吮吸到口里的鲜血吐在地上,反复几次就算处理好了。有的伤口实在是严重了就用嘴巴把野草咬碎,然后敷在上口上,这样血就止住了。

然后就用人力过抬由,有路的地方就用车载,当时哪些地方有很多泥巴路,车不能过的地方全靠人力过抬。

据说修黑龙滩用了几百万的石条,有人可能说这石条恐怕不好找啊!但是我有证据,下面我就把我家附近的山,给你们看看,有些就是当年开采留下的痕迹,用事实说话。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修黑龙滩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开山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