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疤臉”阿爾.卡邦

這位笑眯眯的先生是不是看起來像個面團團的富家翁?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你要這麼想,你就要小心了,這位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黑手黨之一阿爾.卡邦,據說身背五十條人命。

移民家庭的少年幫派成員

卡邦的父母和十九世紀末湧往北美的多數歐洲移民一樣,除了“美國夢”並沒有帶著多少財產。比很多愛爾蘭、意大利移民好的是,卡邦的父母都有手藝,爸爸會理髮,媽媽會裁縫,這些手藝讓他們能夠居住在一套三室的公寓裡,並養大了八個孩子(共9人,一人早夭)。由此可見,當時的紐約還是個靠勤勞工作就能獲得不錯收入的地方,要是現在的京滬,一堆外地來的小夫妻,靠理髮養活八個孩子,還提供教育,難以想象。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小卡邦和媽媽

應該是宗教信仰原因,父母把卡邦送去了教區的天主教學校,這種學校以嚴格著稱。不知道是嚴格的學校激發了卡邦的逆反心理,還是本來就叛逆在這種學校更凸顯出來,反正,十四歲的時候他打了女老師的臉。結果不用說,紅牌出局,學生做不了只能做個小小的社會人了。

社會人也要吃飯,他這樣家庭的孩子,不在學校就意味著要先填飽自己肚子,十四歲狗都嫌的年紀,自然不會獲得什麼像樣工作,只能打零工。在邊打零工邊混社會的過程中,中二少年卡邦碰到了那個改變他命運的人,他的導師強尼.托里奧。托里奧把卡邦從中二少年變成了幫派骨幹,教會了他如何做生意、如何組織幫派、如何控制自己,這些都讓他以後的黑幫生涯受用無窮。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人生導師托里奧

追隨導師風城成就人生

強尼.托里奧與其說是黑幫,不如說是一個商人,當他意識到芝加哥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後,就去了芝加哥,把卡邦介紹給了開酒吧的弗蘭基當保鏢。這段生涯給他留下了明顯的標記:臉上的疤,並獲得了疤臉的江湖稱號,他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外號。

他雖然自認為是真正的美國人而不是意大利人,但意大利人重視家庭的特點也體現在他的身上,終其一生,他都極其忠於家庭的代表-母親,為了保護家庭,一直讓他的事業和家庭隔開。當他結婚後,父親在他21歲時去世,原先那些工作,已經無法維持家庭生活了。為了多掙錢養家,他幫弗蘭基討債,然而討債這種事明顯不適合他,他殺死了欠債人,只能逃走,後投奔導師托里奧,他的第一個兒子就是認托里奧為教父的。

在風城芝加哥,托里奧混的風生水起,成了真正的大佬,經營多家賭場、妓院,業務蒸蒸日上,正需要人才。卡邦到來後就成了托里奧的心腹,他是托里奧帶出來的人,有著和托里奧相似的生意人觀念,正好幫助其打理生意。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黃金年代的芝加哥

真正讓他倆崛起的機會,來自於禁酒令。正是道德感強烈的人推動的進酒法令,給了托里奧、卡邦這樣的不法之徒機會,原先市場上依靠專業釀酒能力競爭的廠家現在不存在了。最簡單的生意就是宣佈別人都是非法的只有自己才是合法的壟斷生意,美國人倒是沒有這麼幹,而是宣佈所有生意都是非法的,於是競爭就從釀酒能力變為是否敢犯罪,這生意就只有吃大茶飯的托里奧等人才敢做了。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禁酒令時期查獲的酒倒入下水道

托里奧和卡邦雖然立刻就意識到這種生意錢途美妙,然而,此時他們的幫派芝加哥黑手黨的老大是“Big Jim”,意大利移民克洛西莫,這位大佬嚴格禁止手下捲入私酒生意。大佬的理由是這樣做會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並且可能會因此和其他幫派起衝突。

其實,深層次原因是,克洛西莫已經很富有,他本來的妻子是托里奧的嬸子,但他離婚另娶了一個女演員兼歌手。這位新妻子教他穿著像個紳士,過紳士的生活,要求他更加謹慎以避免吸引大家注意到他的黑社會身份,就是個黑老大想做縉紳的故事。然而,你錢掙夠了,想洗白,手下人還窮著呢,你要麼自己帶著錢滾蛋,要麼別攔著兄弟們發財,他現在就是既要繼續做老大獲得黑社會的收益,又要阻攔手下兄弟發財。結果顯而易見,手下暴走了,托里奧在失去嬸嬸這層家庭關係後,僱傭老朋友弗蘭基把他做了,在他開的咖啡屋的大廳裡。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從前沒的選,但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克洛西莫被做掉後一個多小時,托里奧就坐上了老大的位子。可見他本來就已經有了老大的實力、能力和威望,獲得了幫派成員的認可,克洛西莫能活著僅僅是因為托里奧是個生意人,暴力奪權不是他的首選項,他對克洛西莫保持著尊重。當克洛西莫自己作死,斷絕了和托里奧嬸嬸的婚姻關係又阻止他們做私酒生意後,其實他已經是個死人了。


芝加哥雙雄會

禁酒令生效後,私酒生意只有吃大茶飯的人做了,但吃大茶飯的不止托里奧和卡邦的來自亞平寧半島移民為主的黑手黨,還有另一批以來自愛爾蘭的移民為主的愛爾蘭幫,首領是迪恩。愛爾蘭移民在愛爾蘭時期,就因為長期和英格蘭人的鬥爭,擁有了極強的組織性,來到北美后,因為其酗酒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很容易走上有組織犯罪的道路,成了和意大利人齊名的黑幫。政治是另一個需要組織性的領域,所以愛爾蘭人在政治領域也混的風生水起,出了不少市長、議員、工會組織者,肯尼迪家族就是其中最著名者。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愛爾蘭幫一代目迪恩

一山不容二虎,意大利人的生意不斷擴張後,逐漸就到了愛爾蘭人的邊界了,摩擦不斷升級。托里奧以其商人思維和卓越的組織能力,把芝加哥所有做私酒生意的人邀請來坐下談判,做托里奧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芝加哥私酒集團,各個幫派的私酒都可以在對方的地盤上出售,收益彼此分成,從此,芝加哥南部的人能喝上北部愛爾蘭人釀造的威士忌,北部的人也能喝到南部意大利人釀造的啤酒。

“大鈔票”和目中無鈔

生意上的事情托里奧應付自如,然而出來混總要有人罩著才安全,他們的生意是無數人仇視的對象,在禁酒令支持者眼裡,他們和今天的毒販沒有區別。這些人能推動禁酒令出臺,表明他們不光有道德感,還會採取行動來推動政治往自己希望的方向運行,他們的“能量”很大。

托里奧和卡邦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抱上了政治人物“大鈔票”湯普森的大腿。這位芝加哥政壇大佬是出了名的政治變色龍,一切以當選為目標,是一臺高效的政治機器。本來他的外號“Big Bill”是用來形容他浮誇的言辭和大塊頭,不過和托里奧卡邦他們有所勾連後,又有了“大鈔票”的含義。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大鈔票”老哥

悲劇的是,“大鈔票”在1923年的選舉中敗給了法官德弗,這位新市長當初競選口號就是要大力推動“禁酒令”,消除城市的暴力和腐敗。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鐵面判官德弗

托里奧和卡邦知道這位毫無賄賂的希望,他的支持者就是要求推行“禁酒令”,沒有任何腦子還正常的政治家會違背自己的鐵桿支持者的意志的。於是曲線救國,把大把鈔票送到了警長摩根的辦公桌上,警長也不傻,這種風口浪尖你這不是把我放火上烤嗎?於是這些錢又到了市長德弗的桌上。鐵面市長一看,我本來就想動你們,你們自己主動來撩,好,那就從你開始。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燒到了托里奧和卡邦的頭上,這火太旺遭不住,作為大本營的一棟四層樓被查封,警察到處查賣私酒的酒吧和私酒廠,無數從業人員被抓。托里奧和卡邦雖然僥倖沒被抓,也知道芝加哥的日子到頭了。

卡邦上位

惹不起那就躲,托里奧和卡邦把團隊轉移到了一個離芝加哥十英里的小鎮西塞羅上,妙就妙在這個小鎮剛好不在芝加哥的管轄範圍內,又和芝加哥足夠近。搬過來沒多久,托里奧回意大利照顧病重的母親,生意全都交給了24歲的卡邦。在卡邦的努力下,這個小鎮子變成了燈紅酒綠的溫柔鄉,妓院、賭場、各種酒應有盡有,芝加哥性福又可以過上放縱的生活啦。

然而很快,西塞羅要進行選舉了,卡邦發現這次選舉不受控制,很可能反對他們的人會當選,一切心血可能又要白費了,那不就完蛋了嗎?不行,這種情況絕不能發生!

怎麼辦?卡邦比較耿直,不像托里奧那麼機謀善變。耿直的卡邦牢記自己黑社會的身份,於是在選舉的日子裡,讓手下拿槍守著投票箱,每個人的票看了不合適就不許投,就這麼簡單粗暴。

西塞羅的政府職員向芝加哥求救,鐵面市長德弗也是個知道變通的人,芝加哥對西塞羅鎮沒有管轄區,那就讓警察們脫下制服,開著黑手黨常開的車去西塞羅,也不說幹嘛,就圍著投票區域維持秩序。

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悲劇,極大的改變了卡邦。

卡邦的哥哥拉爾夫.卡邦在幫會內是負責政府相關事務的,當時他正好走到了警察附近,警察認出了他打算抓捕,此時他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手伸進口袋裡打算掏槍,被當場擊斃。本來,被抓了還要起訴,中間有無數環節卡邦可以做文章,然而當場擊斃,沒辦法挽回了。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拉爾夫.卡邦

前面說過,對意大利人來說,家庭高於一切。哥哥的死嚴重刺激了阿爾.卡邦,他為拉爾夫舉行了極其豪華的葬禮,並開始籌劃報仇。通過賄賂獲得當天警員的名單,詳細制定槍殺計劃,招募槍手準備行動。在這些足以毀滅整個幫會的行動執行前,托里奧回來了,阻止了這場瘋狂的自殺攻擊。出於對導師的尊敬和手下人的未來著想,卡邦強忍了下來,但這對他後來的暴力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私酒戰爭

內心已經黑化的卡邦,托里奧是唯一能規範他的行為的人。然而1925年,托里奧被槍擊,雖然僥倖不死,但徹底退隱。

事情起因是一個並不屬於托里奧的意大利人小幫派,在愛爾蘭人的酒廠搞事情,托里奧向愛爾蘭幫首領迪恩解釋了情況。但迪恩在托里奧幫派退到西塞羅後,早已想做掉托里奧,獨霸芝加哥。於是他設了個套,假裝要賣酒廠給托里奧,邀請託里奧來談價格,自己卻在中途出去報警,警察抓捕了托里奧。好在這些年幫派積累的人脈幫了大忙,在卡邦的積極奔走下,總算把托里奧保釋了出來。

不過這個樑子算結下了,任何幫派面對這種行為,都不可能繼續忍下去了,托里奧雖然有著“悶聲發大財”的理念,卻也是幫派領袖,決定幹掉迪恩。

卡邦也給迪恩設了個套,他讓別人給迪恩親自經營的花店下了個超大的訂單,兩萬美元,那年頭的兩萬美元相當於現在幾十萬美元。他就知道這種訂單迪恩肯定要來親自監督執行。卡邦的槍手就在迪恩的花店裡對著他開了六槍,送他歸西。

托里奧和卡邦還參加了迪恩的葬禮,這件事讓愛爾蘭幫怒不可遏,新繼任的首領韋斯一方面需要為前任老大報仇以加強自身合法性,另一方面需要平息幫派成員的怒火。於是對和托里奧幫派有關聯的人實施報復,整個芝加哥到處都是暴力犯罪,前後共有三百人喪生。托里奧也在一次韋斯和他的幫手莫蘭的襲擊中中了五槍,本來他們打算像托里奧對迪恩那樣打托里奧六槍,然而第六槍卡殼了,大難不死的托里奧徹底歸隱,幫派完全進入了卡邦時代。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愛爾蘭幫二代目海米.韋斯

卡邦這麼耿直的人,也不會托里奧的那些柔性套路,只會一個字:幹。

1926年10月11日,28歲的愛爾蘭幫新大哥韋斯被卡邦的人槍殺,就在迪恩當年死的那個花店前。

卡邦不像托里奧那樣圓滑低調,他甚至召開了記者招待會,說這件事和自己沒關係。

情人節大屠殺

但這場戰爭還在繼續。韋斯死後,他的助手莫蘭繼任了他的位置,都被殺兩個大哥了,也沒的選了,繼續幹!不過他的本事似乎一般,幾次殺卡邦的人都沒成功,這不是擼虎鬚嗎?卡邦決定要搞個大新聞,這才完美符合他愛出風頭的性格,也能滿足他黑化的內心。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愛爾蘭幫三代目莫蘭

首先,卡邦招募了兩個西西里的職業殺手,手下的人很容易牽扯到他身上。西西里是黑手黨發源地,當地多的是想吃大茶飯的。

其次,弄到警服和警車,讓這倆殺手用。

安排好之後,卡邦高調對外宣稱自己去邁阿密度假了。

然後,安排一個私酒販子和莫蘭一夥做生意,儘量把他們聚到一起。在情人節這天上午十點,莫蘭一夥在一個維修站聚會,兩位殺手假裝警察衝進去,讓他們繳槍,面對牆站著,站好後開始掃射,莫蘭手下的核心七人被打成篩子,然而神奇的是莫蘭當天由於睡懶覺沒去逃過一劫。本來莫蘭不在,不會發起這場屠殺的,然而卡邦手下來認人的認錯了,把別人當成了莫蘭,於是屠殺按計劃發動了。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美國,情人節,偽裝警察,被解除武裝後屠殺,這些因素一起,造就了新聞大熱點,成了各大報紙的頭條。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卡邦這下成了全國大名人

全民公敵

人怕出名豬怕壯,黑社會成了大名人,這下全國人都知道芝加哥有個黑手黨頭目叫阿爾.卡邦了,接下來哪會有好果子吃?總統胡佛都公開宣佈要對卡邦開戰,要求調查卡邦,想盡辦法也要送卡邦進監獄。

然而,在胡佛總統之前,首先要動他的是黑手黨。1929年,在大西洋城舉行的北美黑手黨大會上,各路大佬紛紛要求除掉卡邦,怕他這麼瞎胡搞招致公眾對黑手黨的怒火,殃及池魚。在另一位黑手黨傳奇盧西亞諾的斡旋下,最終大家同意卡邦以一個較輕的罪名暫時入獄一年,以躲避風頭。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總統的人馬依然在尋找能把卡邦送進監獄多關幾年的證據。這一次,他面對的是國家力量。

警察們不停打擊卡邦的產業,斷其根本。卡邦集團雖然試圖暗殺警察負責人弗蘭克.威爾遜,但沒有成功。

另一路國稅局的人馬也一直在查他的稅,在黑手黨臥底的幫助下,1931年終於找到了稅務方面直接和卡邦掛鉤的證據,把卡邦送上了法庭。卡邦提出用鉅款補償稅收,芝加哥政府同意了,但被法官否決。開庭前,卡邦團伙的人帶著槍和鈔票一一拜訪了陪審團成員,然而法官的意志非常堅定,以陪審團受影響為由,迅速更換了另一批符合程序的陪審團成員,最終被判11年監禁。

日暮途窮

起初,在監獄裡卡邦還能通過賄賂過著奢華生活。然而當初的法官知道這些後,申請了對其更嚴格的隔離,並調離去了另一個監獄,後來又被轉移去了著名的舊金山惡魔島監獄,徹底與世隔絕。

在隔絕中,卡邦的權力也在流失,他的團伙逐漸被別人接管,由一位大哥成為一個傳說,不再擁有實際控制力。

1939年,身患梅毒的他被釋放了出來,隱居在邁阿密的海邊。由於梅毒不斷侵襲他的神經系統,他逐漸是神志不清,言語含糊。1947年1月19日發生了腦溢血,在舉行了最後的宗教儀式後,25日去世。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人們常看到神志不清的他,穿著睡衣在海邊釣魚,一坐好幾個小時。

芝加哥往事——芝加哥黑幫的混亂之治

多少江湖事,還如一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