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整個八月電影市場的乏力讓我從大銀幕轉到了小熒屏,在《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中我選擇了前者,箇中原因不外乎《甄嬛傳》的情結和周迅的個人魅力。

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從《還珠格格》到《如懿傳》,二十年的時間裡,清宮的戲碼始終放不過康雍乾爺仨,可誰讓他們之後的皇帝太窩囊上不了檯面。當然,歷史本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皇帝和他的女人們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戲說,時間軸橫向太短不夠延伸的話那就縱向開始深挖。所以,二十年前的《還珠格格》是給小朋友看的,善惡是非對錯一眼明瞭,它就是一本小學《思想品德》江湖版的課本,倡導的價值觀就是懲惡揚善,多行不義必自斃,它來不得半點頭腦和心思,稍微的花花腸子就會影響到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當然,觀眾並不滿足這種傻白甜的屏幕給養,從《金枝欲孽》到《甄嬛傳》,編劇和導演讓觀眾見識了人性善和惡的角逐。劇中的反派角色有動情和溫暖的時候,正面角色也有辣手無情的瞬間,角色的設置更加有生命力和張力,他們都遵循著不得已和身不由己。所以,《甄嬛傳》的大熱是有原因的,觀眾看到情不自禁時會把紫禁城的宮鬥外射到職場和家庭,這是以前熱播劇沒有的,而且它已把宮鬥劇做到了極致和榜樣,成了紛至沓來的後來者難以企及的無敵高度寂寞。

同樣都出自寫手流斂紫,同樣延續著愛新覺羅家族的故事,《如懿傳》的出爐招惹著更加類比和挑剔的眼光。所以前幾集中,觀眾還沒有從《甄嬛傳》和《延禧攻略》中醒來,所有的吐槽都壓在了周迅一人身上。從年齡到聲音,從演技到妝容,演技派周迅成了《如懿傳》遭遇收拾滑鐵盧的背鍋俠。

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周迅在第一集中的出場確實看著有點不舒服,她的眼角紋和下巴肌肉的塌陷加上脖子上的長條絲巾,成功炮製出一箇中國大媽裝嫩的形象。但好在和她搭戲的霍建華歲數也不小,所以兩位上了歲數的青梅竹馬在打情罵俏的戲份也能過得去眼。

但自從潛邸搬到了延禧宮,青櫻變成如懿,換上了嫻妃的頭飾和服飾,周迅用演技、聲音和專業把觀眾挑剔的注意力聚集到了她身上。

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孫儷在《甄嬛傳》中的演技值得稱讚,她把大喜大悲演得淋漓盡致,眼淚說來就來,加上季冠霖的配音,一顰一笑演活了“菀菀類卿”。但在和華妃搭戲時,觀眾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放到華妃身上,同樣,也可能會放到皇后身上,甚至看重播時一度我會去注意安陵容變壞時的眼神和嘴角的變化。所以,只能說《甄嬛傳》每位演員演得都很棒,共同撐起了這部劇,亦或者說孫儷的氣場還不足以強大到聚光的作用。

觀眾吐槽周迅的聲音毀了《如懿傳》,但細細品味,她的聲音倒給這部劇加了不少分。周迅並沒有用配音,她的聲音沙啞不華麗但特別有質感,就像一面鏡子上的微塵,真實而富有生活。在和群妃飆戲的過程中,你會把注意力放到她身上,等著她去說話、去解釋、去辯解、去大喊大叫,她就像一個過來人一樣不動聲色的去聆聽,沉默、低調而有力量就像烏拉那拉氏的處境一樣,她沒有刻意地就把光都聚到了自己身上,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演技更需要歲月的沉澱和打磨。

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周迅應該在此前做了很多功課,如懿是名門之後,她的一舉一動不僅要大家閨秀,更要有皇家風範。你看到她戴著護甲,翹著小指開首飾盒子的姿態非常美;她抄寫完經書,紙張抖動的聲音和她的聲音也是別樣相稱;她收養了大阿哥,一句母親讓這個沒做過母親的人的眼神中透露出該有的光芒。所以,周迅飾演的如懿讓整個延禧宮的生活有了一絲煙火氣,這是整個皇宮最難得的,比嬛嬛和四郎的郎情妾意更讓人看著舒服,也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演繹帶來的新鮮感。

如懿被冤枉打進冷宮後,貼身宮女和太監也都要跟著去,皇上身邊的太監也是跪著送別,這樣的安排挺讓人動容的,這也是《甄嬛傳》中沒有的溫暖。

就像甄嬛在甘露寺的修行,冷宮裡的如懿也知道了絕地反撲,而乾隆前期的嬪妃已快成過往雲煙,如懿的終極對手令妃才剛上線。所以,真正的好戲才剛開始!

如懿被打進冷宮,周迅的好戲才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