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變得無處不在 世界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世界各國和企業都在向AI領域投入巨資,其最近取得的進步甚至讓在該領域工作的科學家感到震驚。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技術,正在現實中誕生。

對沖基金正在利用AI來預測股市走向,谷歌利用它來更快、更準確地診斷心臟病,美國運通正在部署AI機器人提供在線客服。研究人員不再只談論一個AI,而是數百個,每個都在專攻一個複雜的任務。

當AI變得無處不在 世界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過去的幾年裡,“機器學習”似乎已經成為新的前進方向。從人類程序員那裡解放出來的算法,正在接受大量數據訓練,併產生了讓該領域樂觀主義者都感到震驚的結果。

今年早些時候,在斯坦福大學的閱讀理解測試中,阿里巴巴(Alibaba)和微軟(Microsoft)開發的兩種AI算法擊敗了人類競爭者。

這些算法“閱讀”了一系列維基百科條目,比如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的崛起和阿波羅(Apollo)太空計劃,然後以比人類更準確的方式回答了一系列問題。阿里巴巴的科學家宣佈這次勝利是一個“里程碑”。

當AI變得無處不在 世界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些所謂的“狹義AI”已經無處不在,它們被嵌入到你的GPS系統和亞馬遜推薦中。但最終的目標是打造通用人工智能,這是一種自學系統,它可以在廣泛的學科領域超越人類。

許多科學家覺得,通用人工智能可能需要30年後才能成功,其他人認為還需要幾個世紀。這種AI的誕生也被稱為“奇點”時刻,它很可能會讓AI的智能媲美人類,然後在幾天或幾個小時內超越人類。

當通用人工智能出現時,它將開始奪走人類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司機、放射學家、保險理算員都將陷入失業狀態。

從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汽車到醫療機器人,人工智能革命已經到來。人工智能讓互聯網搜索更加靈敏;將文本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在擁擠的交通中推薦最暢通的線路;幫助識別信用卡詐騙……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我們的生活卻因它悄悄改變。

在美國硅谷,尼古拉斯·亞寧早上起來準備去上班,到公司需要40分鐘車程。這位在Google工作的技術員走向他的Lexus汽車。汽車即將駛上加州擁擠的高速路,此時他的“司機”———汽車開始掌控大局。亞寧的這輛車是Google正在實驗的自動駕駛汽車,安裝有複雜的人工智能技術,使得他可以放鬆地坐在駕駛座上充當乘客。

在馬薩諸塞州貝德福特的iRobot公司,一名參觀者看著5英尺高的機器人愛娃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大廳裡,躲避著周圍的障礙物———包括人類。今年年底它將開始自己的第一份真正工作———遠程醫療助手,讓數千英里之外的專家通過安裝在它“頭”上的視頻屏幕給醫院的病人看病。當醫生準備看望下一位病人時,他只需點擊電腦地圖上的新位置。愛娃根據地圖找到並趕往下一個病房,它還會自己乘坐電梯。

當AI變得無處不在 世界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們將會看見的事實是,AI會像電腦和互聯網一樣,逐漸在這個世界上變得無處不在。這樣的一個世界正要來臨。這是一個可以通過進化後的神經網絡設計自己的世界(這已經在進行中,並且在實現基準問題的最新技術結果方面表現出希望)。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與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人工智能的定義將會一直在改變。它將繼續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它會增長得就像電腦化一樣,只有當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按照今天的標準來被認為是AI專家,AI化才算是完全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