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推薦:崔小寨人物略記(小說)

佳作推薦:崔小寨人物略記(小說)

崔小寨,河南虞城縣芒種橋鄉的一個大村,解放前有圍牆,是有名的大戶人家的集中地。皆姓崔。其間人物不斷,聞聽令人唏噓,今錄下三人,以備忘。

一、白馬三兒

其父親是大地主,崔小寨村最有錢的大戶。

兄弟四人,他是老三。兄弟中只有他愛看書,愛騎著白馬到處亂走。而他的幾個兄弟和父親則一貫橫行,欺壓良善。

解放後,土改。白馬三兒的兄弟加上父親全部被槍斃。最後,他也難逃一抓。看守他的是兩個小八路。白馬三兒就給他們講故事,一直講到深夜,非常老實。兩個小八路被他的故事吸引,當然也放鬆了警惕,一直沉浸在故事中,直到睡著。白馬三兒這才解開繩索,向外逃去。

兩個小八路驚醒,但也只是象徵性地放了幾槍也就罷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白馬三兒回到了崔小寨,人,已經老了。鄉親問他這些年怎麼過的,他笑笑,說,當年愛馬,也懂馬,就給人家的養馬,遛馬,也給馬看看病。

愛一樣東西,沒有白愛的——有時可以養家,可以活命,也可以成為精神支柱。

二、老崔

保安隊長一類的人物。

這斯,生性兇惡,但又帶幾分義氣,屬村霸一級的人物。身上挎盒子槍。到處敲詐。從不缺錢花,因為他不需要錢。

有時,騎馬進睢陽城(今)買東西,也就是現在的睢陽城,凡見到好東西,總會裝模作樣地問價格,然後,拿起來,把槍往那兒一押:錢沒帶,槍先押這兒,改天再送錢。哪個不長眼的敢收他的槍啊?每每如此白拿別人東西而不花錢。

惡名遠揚。每到傍晚,睢陽城是會拉起吊橋的,但只要是老崔想進城,只要在城下喝一聲“我是老崔”,吊橋自會以最快速度落下。

於是,有膽大者就借了老崔的惡名:每到晚上入天,報一個張三李四的沒人理,憋一口氣,大叫一聲“我是老崔”也就可以進城了。也許,這是當時當時好人唯一可以佔的惡人的光吧。

老崔敲詐別人可氣,但他的好色欺家賢妻就更令人不齒了——經常到城中嫖妓不說,還把最喜歡的妓女帶到家中,與妻子同床同歡,以至其妻子被活活氣死。

不過這斯命大,解放時,他倒戈,幫瞭解放軍一個大忙,開了崔小寨的寨門,滅了崔小寨的反動力量,終免一死。

解放後,快死時,聽人說,他說他對不起是,是他的妻子。

總算說了一句人話。

只要臨死前能認錯,他就還算一個人,哪怕只是個壞人。

三、崔子範

這個人物,這個悲劇人物,是必須要真名真姓一絲不苟地寫出來的。而且寫時心裡還充滿了敬意與悲涼,想到了人生、命運和炎涼,想到了很多平時想不到的東西。

崔子範,清華大學畢業,擅長書法和繪畫,尤善書法,其作品在解放後被日本、新加坡等多國博物館收藏,分量可見一斑。至少在六七十年代的豫東一帶無出其右者。

在那個錯誤的年代,在被劃成右派之後,崔子範成了“壞人”,也成了家人的陌路——他不能進家門,因為那樣會連累妻子兒女。

當然,他還得給公家幹活,用條帚在牆上寫功力畢現的口號和標語。

可嘆就是這樣一個大知識分子,一人住在村西北一個廢棄的破機井房裡。每天都在饑饉中熬過,最飢餓時,他從糞坑中撈屎克螂烤著吃——那是一種靠吃屎為生的黑殼甲蟲啊。

那時,崔子範也是有朋友的——是他們村子裡的狗,黑的,白的,花的,黃的,都愛跟著他——因為他喜歡曬太陽時給狗們用手梳毛,動作輕柔,目光溫存。所以崔子範起身四處找東西吃時,成群的狗都愛跟著他一起走動,其主人喚都喚不回家——一個極其落魄的人,成了一群狗的主人,是上天憐他,還是狗們也需要一種來自人類的目光平視的平等的關愛?

文革終究是結束了。崔子範又成了知識分子,補償了很多錢,職位也恢復了,妻子兒女又群擁眼前。但是苦命的崔子範啊,平反後沒多久就逝去了——

人生啊,命運啊,子範崔老師啊,您要是活在當下,該是怎樣的自尊,該是怎樣的幸福。

人害人,不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