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個人風格,我們能做些什麼?

打造個人風格,我們能做些什麼?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根據以往經驗,年三十、初一這兩天,我們的手機會集中收到各路新年問候,不論文字還是圖片,你會在怎樣的內容上多停留一會兒呢?

原創也好摘抄也罷,新年祝福語都體現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各種美好的詞彙,經過不同的人排列組合、遣詞造字,形成了代表個人風格的祝福語。

這種關係像極了我們初中學習的函數:y=f(x)。吉祥話(x)經過我們的加工(f)變成了自成風格的吉祥話(y)。在函數關係裡,對應法則(f)是核心,它體現著函數關係的本質特徵。

我們發出的信息、寫出的文字、產生的想法、做事的方式無不體現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想要讓這些產物在海量信息中得到更多關注,如何施加「對應法則(f)」是關鍵。

日本設計師佐藤可士和曾為優衣庫、7-Eleven等眾多日本知名企業做過產品設計,他為優衣庫設計的STETECO短褲,體現其「不僅著眼日本、更要放眼世界」的設計理念;為7-Eleven設計食品包裝時,秉持著「一切都是媒體」的想法,將食品本身和貨架當成媒體,取得了熱烈的反響。

每一個與他合作的品牌,經過他的創意設計,都能產生具有「可士和風格」的作品,他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函數關係裡的:對應法則(f)。

大家都知道卡拉OK源於日本,但可能很少人知道最初它是在小吃店裡唱的,直到「卡拉OK(x)」遇到「包廂(f)」這種形式,才發展成了後來我們熟知的「KTV(y)」,這讓人不由想起:如果「對應法則(f)」是「包廂」的話,把「宇宙(x)」放進「包廂(f)」,就是我們看到的「天文館(y)」了。

從函數的角度來思考產品創作,能夠夯實「對應法則(f)」,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今天的文章,想和大家一起探討:打造個人風格,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進行小組任務分工時,你對這樣的討論一定不陌生:

· XXX你美工不錯,手工海報你接吧!

· XXX你視頻剪輯很在行,宣傳片交給你沒問題吧?

為什麼在絕大部分任務分配的場景中,都會產生這樣的聯想?本質就是個人風格給他人留下了印象,所以,想要打造個人風格,就要使自己:

標籤化

經常在各內容平臺閱讀文章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文章底部會被打上一些標籤,這些標籤通常是文章裡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文章主旨、文章主題涉及的領域等,以方便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第一時間搜索到這些文章。

內容平臺打標籤的動作,實際上就是將文章按照寫作者自有的風格分類,讓喜歡這種風格的讀者能快速找到。

作為個體來說,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標籤化來打造個人風格呢?不妨想想別人在提到自己時,第一印象是什麼?哪些類型的具體工作,對方會第一時間想到讓你做?自己擅長什麼、對做什麼有信心?

將自己擅長的不遺餘力的表現出來,然後在這個領域不斷垂直深挖,通過學習,使「擅長」變成「專業」,讓你的個人風格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小練習:想想自己擅長什麼?怎樣表現給別人知道?

個人風格里一定包含著我們的喜好,像是:一個文案很好的人,多半喜歡閱讀和寫作;一個飲食健康、作息規律的人,多半喜歡運動,所以,想要打造個人風格,就應該:

對自己的喜好有信心

農曆新年臨近,商圈裡門店佈置的喜氣洋洋,我對海報產生了興趣,想要試著自己做一個新春海報,在排版過程中,因為擔心編排會不會不夠好而多次卡殼、多次修改,最終還是決定用第一版,對比下來,第一版的素材和編排都最喜歡,效果也最好。

個人喜好,也是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的,對自己的喜好有信心,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能用邏輯分析為什麼喜歡,並能用簡短的話語講給別人聽。

具體該怎麼做呢?

挑選自己的某個喜好,運用邏輯分析為什麼喜歡它,每個原因給15秒,總時間設定為1分鐘,加上一些連接詞,這樣,試著在1分鐘內闡述3個原因。

經過這樣的練習,將個人喜好與邏輯思維建立聯繫,左右腦都得到訓練的同時,增強了自己對個人喜好的信心。

小練習:試著將自己的某個喜好在1分鐘內對別人講清楚吧!

看見藍色建築物上有一個黃色的LOGO,覺得那一定是IKEA;看見一家咖啡廳,覺得裡面一定賣蛋糕;看見一篇文章中提到某個APP,覺得一定是植入、底部一定有產品鏈接…這些都是自動化思維加工下產生的「理所當然」,所以,想要打造個人風格、避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我們應該:

避免慣性思維

佐藤可士和在《我的創意新規則》裡提到,要生出有趣又標新立異的創意,可以試著把毫無關係的事物聯繫起來,試想:市面上有,如果沒有的話會不會更好,反之亦然,通過這樣逆向思考,就能形成代表自己風格的作品。

比如:護膚品和扳機這兩種毫不搭邊的物品,有產生聯繫的可能性嗎?可士和為我們展現了他的設計:在與LISSAGE合作時,他讓裝化妝水的容器與扳機產生聯繫,設計出有別於傳統按壓式瓶口的扳機式瓶口,而創意靈感則來自LISSAGE「每次使用等量護膚品能使肌膚保持穩定狀態」的品牌理念。

小練習:彩妝不是女性的專利,改變對象性別,設計一套男性使用的彩妝吧!

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作為產品輸出方,想要獲得關注,就必須強調差異化、突出個人風格(品牌風格),為此,我們需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垂直深挖、運用邏輯分析自己的喜好並隨時能簡明地表達它、避免慣性思維,在「對應法則(f)」上下足功夫,寫出體現自己(品牌)獨特氣質的函數!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