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北京市海淀區打鐘廟小學始建於1952年,今天的變化是我們當初始料未及的。

1999年學校更名為今典小學,2003年,與明光村小學、文慧園小學合併(這兩所小學是80、90年代才建立的)。2016年10月21日,今典小學正式掛牌更名為現在的北京郵電大學附屬小學。

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打鐘廟小學,是我的母校,從一年級四班,直到六年級四班,在那裡我接受了人生的啟蒙教育,六年的經歷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至今猶存。

我是1958年入學的,那一年,爺爺帶我報名入學的時候,見證了打鐘廟小學舉行的第一屆畢業典禮。

現在回想起來,那些畢業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年齡最大的將近20歲。在我們上一屆以前的班級中,學生們的年齡都是比較大的,個子長得也高大,記得學校開會,校旗旗手,是一位鄰居姓侯的哥哥,長的很高大,年齡也比我們大很多。

打鐘廟小學是1952年建校的,1958年有了第一屆畢業生,由於當時剛剛解放不久,解放前窮人的孩子在解放後才陸續上學,因此年齡參差不齊。不過從我們那一屆開始走上正軌了,孩子們大部分都是7歲上學,所以班裡的同學年齡都差不多,現在都快奔70歲了。

剛入學時,學校院區南面是各印刷廠家屬院,東面是北合作社,北面和西面都是荒地,後來學校北面院牆外陸續建起了三、四層的樓房。

學校院區裡都是平房,東北面是操場,大約1959年末,學校西北面的平房陸續拆除,在我們上四年級的時候,搬入了在那裡新建的三層教學樓,我們班的教室在一樓西北面的一間教室,一直到升六年級時,又搬到學校東面最靠北面一排平房的一間教室,教室北牆外就是操場,直到小學畢業。

那時候的打鐘廟小學在海淀區是很有名氣的,教學成果在當時的馬甸中心學區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不少同學考上清華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北京四中、師大附中、師大附女中的。那時候打鐘廟小學在海淀區各項比賽中經常獲獎,比如:歌詠比賽、足球比賽、詩朗誦比賽、繪畫比賽、作文比賽等。

學校自己在校內經常舉辦唱歌、繪畫等比賽,學校組織有合唱團、繪畫班。在我剛上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又成立了鼓號隊;學校每學期還借用北京郵電學院的操場組織校運動會,可以說課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

小學六年,經歷了大躍進、學雷鋒等社會運動對小學生活的影響。三年級開始,認識很多字了,會寫一些孩子氣的短文了,班主任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個子挺高,很漂亮,姓王,她結合學校宣傳大躍進的活動,和社會上的情況,要求孩子們每天交一篇詩。孩子們哪會寫詩啊,實際上老師也是藉此機會啟發孩子們的創意能力,並不是強制要求。每天交給老師的詩寫得千奇百怪,有些也寫的挺好,老師就在班上念,唸完就說,這是大人寫的,孩子們要努力學習,爭取也要寫出這樣好的詩啊。我記得我寫過一首,"大白菜大又大,一百個人抬不下",呵呵呵...,這還是看到街道兩邊的牆上畫的宣傳畫受到的啟發呢。

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四年級開學,搬入樓房裡的新教室,又迎來了一位新的班主任張雲老師。第一天,張老師向我們自我介紹,說剛從海淀師範畢業,教我們語文課。自那以後,每當上語文課或是自習課,張老師都會結合學習的課文,給我們講一些歷史文學故事,講魯迅、講巴金、講錢鍾書、講封神演義、三國、東周列國.......。孩子們都很喜歡,後來我讀了好多古典作品,都是由於在那時受到的啟發,真得謝謝張老師。

那時候正直學習雷鋒的高潮,同學們都學雷鋒做好事,班風很正,同學們都互相幫助,誰有病沒來,孩子們就結隊去家裡看望,有腿腳不方便的同學,遇到雨雪天,同學們就護送他回家。幾年下來班裡沒有互相打架的事情發生。閆班長在班會上總結時,每次都能表揚很多同學的動人事蹟,張老師為此寫了很多文章在當時的北京晚報上發表,其中一篇還提到我呢。

還有一位女老師,也姓張,是教學校各班音樂和美術課的老師,還是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她會彈鋼琴、風琴,也會拉手風琴。還會畫畫,她曾經給我看了很多她的水彩畫作品,還經常輔導年齡大一些的同學畫素描和寫生。後來知道她指導過的一個哥哥考上了清華建築系。她也是我的音樂和美術的啟蒙老師,吹口琴就是她單獨教會我的。有一次她對我說,你畫畫寫字挺好,負責出學校的黑板報吧,我很願意,從那時起,每隔兩到三天就出一次黑板報,學校的、班裡的,忙的不亦樂乎。張老師經常指導我寫美術字、版面編排。從那時起,直到中學、大學、單位,我一直是黑板報的編輯。在鋼鐵設計研究總院還得過多次黑板報優秀獎呢。到了二十一世紀,電子熒屏代替了用粉筆手寫手繪的黑板報,我的這個業務就談出了,呵呵呵呵。

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四年級下學期,學校為了豐富同學們的體育活動,在操場東面安裝了一些體育器械,有單槓、雙槓、爬竿、爬繩、鞦韆,最受同學歡迎的就是"轉傘"。

轉傘安在操場的東南角,北邊是鞦韆架。轉傘站的地方最大,因為轉起來向外會擺的很高。轉傘上有六根垂下來的粗大繩子,靠下端編了一個大圈,玩的時候,六個同學同時把一條腿伸到繩圈裡,相當於坐在繩子上,另一條腿蹬地,六個人同時沿圓周方向逆時針蹬地,轉傘就會悠起來,用力越大,悠的越高,轉著圈,感覺好極了。

到下課,同學們都搶著玩轉傘,學校就有老師專門維持秩序,排隊,每次六個人,轉五圈就下來,後面的孩子在按順序上去。反反覆覆,不覺得厭倦。

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那時候無論平房還是樓房,到冬天採暖都是生爐子,每個教室有一個大爐子,直徑大約600mm,800mm高,有個大爐盤和爐蓋。一年級教室的爐子,是學校的工人生火,從二年級開始,都是每班的孩子們輪流生火。輪到生火時,很早就到學校,向工人領劈柴、煤球,以及引火的火柴和報紙。回到教室把爐子燒好坐上大水壺,等到7點半同學們來後,爐子已經很旺,屋裡已經熱烘烘的,水也開了。我那時特別喜歡早起去生爐子,即使沒有輪到我,我也去,幫其他同學一起幹,那時的孩子很小就會幹活了。有時爐子生的很旺,爐壁都燒紅了。為了能讓教室暖和一些,有時候還和同學一起惡作劇,趁校工不注意,用簸箕一次次的偷煤球回來堆到教室裡,呵呵呵........。同學們來到後,把從家裡帶來的早餐放到爐臺上烤,有饅頭、窩頭、白薯,還有土豆,到上課的時候,教室裡香氣宜人。第一節課後是吃早餐時間,大家就到爐臺上把自己的東西拿起來回到座位上去吃,從大壺裡倒出熱水,邊吃邊喝,挺有意思的。

同年級的幾個班主任老師還經常組織同學們到頤和園遊覽,去的時候都是早上7點在學校集合,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學校出發,步行到頤和園去。現在看,從明光橋到頤和園東宮門也是很遠的,可那時候步行去也不覺得遠,都習慣了,不像現在,出門就坐車,人都變懶了。

打鐘廟小學,學生經歷的起點

1964年,我們畢業了,同學們都考入了心怡的學校,自那以後就很少聯繫了。好在班主任張老師有每個同學的通訊錄,同學們在退休以後又有了聯繫,有機會在一起共億兒時的甜蜜,願我們的老師和同學的情誼地久天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