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耐教育——團隊成員之間產生矛盾,不能互相合作,怎麼辦?

團隊成員之間產生矛盾,不能互相合作,怎麼辦?三招打造團隊合作精神!

修耐教育——團隊成員之間產生矛盾,不能互相合作,怎麼辦?

部門內有幾個技術骨幹人員,因為性格的差異和部分骨幹員工孤傲的態度,他們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導致不能進行很好的協作。作為他們的部門經理,世界經理人網站用戶“snowwind”感到很頭疼。

團隊成員不能很好地理解、配合彼此的工作,導致團隊的業績下降。這是經理人非常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在一個沒有凝聚力的團隊中,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

團隊凝聚力指的是團隊對成員的吸引力,成員對團隊的向心力,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在高凝聚力的團隊中,員工和團隊雙方互相認同和接納,員工獲得了尊重,他們的積極性能夠得到發揮,也更有活力。

打造團隊凝聚力,要做好兩個方面的事情。一是打造團隊的吸引力,二是讓團隊成員相互吸引。

打造團隊的吸引力,實際上就是提升員工滿意度。滿意牛才能產好奶,現在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都注重滿足員工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需求,比如歐萊雅、諾和諾德、諾基亞等公司。

“snowwind”遇到的情況,屬於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即怎麼讓團隊成員相互吸引,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團隊合作精神具體表現為:

團隊成員間相互依存、同舟共濟,互敬互重、禮貌謙遜;

他們彼此寬容、尊重個性的差異;

彼此間是一種信任的關係、待人真誠、遵守承諾;

相互幫助、互相關懷,大家彼此共同提高;

利益和成就共享、責任共擔。

培養團隊成員的合作精神,是經理人的一大任務,也是創造高績效團隊的基礎。培養員工的合作精神,經理人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著手。

01

培訓和組織活動

培訓或者組織一些團體活動,是很多企業培養團隊成員間合作精神的重要方法。比如,諾基亞每年為員工提供一次集體外出活動和兩次以部門為單位的團隊培訓機會。參加活動時,部門之間可以自由組合。通過共同參與活動和培訓項目,員工互相瞭解,產生信任感,不僅拉近了他們的距離,更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本網用戶“Kenn.Q”也曾經採用過這樣的方法。他的下屬都是剛剛畢業的學生。“Kenn.Q”先不要求員工立即開始工作,而是組織了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讓員工清楚地意識到,大家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團隊,缺了誰都不行。在活動中培養出來的團隊精神,也帶到了他們的工作當中。員工認同團隊,願意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互相配合完成工作。

02

營造溝通的氛圍

真誠、平等的內部溝通是創造團隊合作氛圍的基礎。經理人要鼓勵員工充分表達創意和建議,主動地和其他人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想法。但要確立溝通的原則是就事論事,絕不可以牽址到其他方面。諾基亞非常看重團隊成員的溝通,鼓勵團隊的領導帶動團隊成員參與決策,在主要環節上取得一致。這個決策的過程為團隊成員積極溝通、共同探討最佳可行性方案留出了足夠的空間。在參與決策的過程中,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共同進步。團隊的規模也會影響到溝通。規模越大越容易造成團隊的溝通受阻,意見分歧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大規模的團隊人員之間的接觸相應較少,關係也不順暢,容易人浮於事、互相扯皮、不負責任、辦事拖拉;團隊的規模越大產生小團隊的可能性就越大,小山頭、小派系這時可能就會出現。為了保證溝通順暢,經理人還要控制團隊的規模。通常團隊的人數在10到15個人之間比較好。

03

提升領導能力

經理人的領導風格直接影響到團隊的合作精神。在民主的領導方式之下,團隊成員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參與決策。但是在專制的領導方式下,下屬的參與機會少,滿意度相應較低;在放任型的領導方式下,員工就像一盤散沙,人心渙散,也談不上團隊合作。如果員工喜愛和敬佩自己的領導,他們就會表現出更高的滿意度。而滿意度越高,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越強。團隊成員缺乏合作精神,領導者也可以看看這些方面是不是出了問題。比如,是否做到了分工合理,薪資公平?平常工作比較忙,會不會對員工的工作支持不夠?

此外,本網用戶“NetSky”認為,團隊成員都有獨特的性格和習慣,這是不可避免的。經理人要讓他們相互合作,就得先了解每個員工的性格和習慣,再根據他們的的性格特點來安排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