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出門在外,茫茫人海,舉目望去,卻沒一張熟悉的面孔。尤其是遇到難處,多麼希望有個親人出現,幫自己一把!

可那裡有啊?概率幾乎為零!

不過事在人為,教你一法,絕對管用。

這個方法叫“認鄉親”。

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在國外,如果遇到困難,束手無策之時,突然來了一位同胞,用漢語普通話和你溝通交流,立馬,你無望的表情,就會出現神奇的變化,彷彿置身在無邊的大海,猛然間,出現了一艘救命的小船!寒冷中來了暖流,黑暗中出現光明,冷漠中有了親情。

事情也許馬上就會出現轉機,你的困難,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當你流落街頭,飢寒交迫之時,圍觀的人群中,如果和你是同省的,至少表示同情憐憫;如果是同縣的,就會蹲在你身邊問寒噓暖;如果是同鄉,同村,同姓的,那就是親人了!他們會給你買飯,會給你現金,會幫你度過難關。

這就是鄉親!

俗語說的好,“親不親?故鄉人!”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這種親情,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就不再多說了。

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關鍵是在無望的時候,怎麼就能出現“同胞”或者“鄉親”呢?

你唯一的絕招,就是亮出你的身份認同證明:說方言,聽鄉音!

在國外,除了用英語求助外,還要用漢語普通話求助,也許你身邊匆匆過去的一個人,聽到你的鄉音,就會止住腳步,對你關注,幫你解困!

在國內,除用普通話說明你的困境,還要用你的方言進行求助。方言就能幫你找到同鄉,找到親人!鄉親對你的幫助,最直接,最給力,最有效!

方言,是最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它,在煦煦攘攘的人群中,就能得到精準的身份認同,找到“同胞”,“鄉親”。

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在一些旅遊景點,唯利是圖的商人還利用方言,騙人斂財。他們學會了很多方言,聽到不同的口音,立馬接上,熱情地認同鄉,拉感情,讓不明就裡的遊客上當受騙,據說,屢試不爽!

很顯然,方言的正面效應被他們利用了,產生了負面效應。善良的人們啊!需要提高警惕!

在外地,遇到難處怎麼辦?教你一法,保準管用!

文化因其多樣性,而閃耀出豐富多彩的光芒!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方言是鄉音,是鄉愁!是根,是魂!在經濟全球化,貿易多元化的衝擊下,方言消失的速度,十分驚人!

也許,不遠的將來,大家都再也聽不到鄉音了,再也體會不到鄉音帶來的溫馨和親情!

因此,保護傳承方言,極其緊迫而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