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如果说,你看到了杀人犯在楼下行凶,刚好被他发现了,然后他拿手指指着你,嘴角一张一合,你认为他在警告你还是怎么样?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答案是:他在数你的楼层,准备灭你的口

这样惊悚的一幕,发生在一部韩国的电影—目击者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故事正如电影名《目击者》一样,讲述的是一个大叔下班回家后,目击了小区楼下的一起凶杀案。

受害者被凶手残忍的杀害前,大喊着救命却无人问津,发现这一幕的大叔正准备报警的时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妻子突然打开了灯,这一异常举动,被楼下的凶手发现。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发现异常之后,凶手指着大叔的楼层一层的数,吓的大叔一整晚就蹲守在门口。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被追杀的女子在这个夜晚失去了生命,第二天清晨警方得知后,前去调查。

警方认为在这样居住了上百户的公寓中,肯定会有很多的目击者,而几番查问却一个都没有,这样的结果让警方很惊讶。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秃头警方觉得蹊跷,逐个找住户问话,果然大家都只是装作不知道。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更加讽刺的住在这小区的,都是所谓的“高学历”居民;甚至联名拒绝与警方合作,就是怕小区名声搞臭,影响房价。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最后小区居民的不作为让凶手更加猖狂,命案再次发生;其他目击者的惨死,大叔终于下定决定,出来指证凶手。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电影灵感来源于1964年的美国纽约发生的一起凶杀案,称为:吉诺维斯案件,案发那天的凌晨三点,一位名女子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劫持杀害。

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长达三十分钟的呼救声,甚至还有人蹭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期间凶手被一名邻居惊吓到,离开了现场,十分钟后,凶手再次返回,将女子彻底杀害。

当时的心理学家还研究出了一个心理学的理论:旁观者效应;即危机现场中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越少。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吉诺维斯案件过去了五十年,这样的事仍然在发生着,人心从来都经不起检验。

2011年,在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女孩相继被两车碾压,期间有十八名路人路过,都是选择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2016年,发生在日本的“江歌遇害案”,“江歌为救闺密而死”这个核心事实是存疑的,我们在纠结刘鑫到底有没有罪的同时,却把她们的邻居给忘了,对于多次听到呼救声,却没有出来救助的邻居就没有罪了么?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江歌租住的公寓

正如电影《目击者》中,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任何一个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其实“高学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漠社会看似极端,却也符合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对自己投入越高就,越害怕失去,换做任何其他人未必就能做的比他们好多少。

影片的最后,大叔选择了搬出这个冷漠的小区,当天晚上,他来到凶手作案的位置,大喊着:救命啊,迎接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韩国直击人性的电影,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又会怎么做—目击者

电影虽然是电影,但是想象一下,如果现实中人性不值得信任,社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