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日子久了,總會發生一些事情,炸開平靜的表面,引起我們的反思。

電影《大轟炸》講述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對重慶實施了六年零十個月的無差別轟炸期間,重慶市民向死而生、樂觀堅強的抵抗精神以及年輕的中國飛行員與日本航空兵展開殊死激戰,保家衛國血灑長空的英勇故事。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集結了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陳偉霆、範偉、馬蘇、車永莉、吳剛、馮遠征、張鈞甯、耿樂等眾多大牌明星出演。強大的明星陣容,地毯式的後期宣傳,按道理來說,《大轟炸》這樣的愛國影片,應該是一部民心所向的電影,最後的結局涼涼得讓人心涼。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大轟炸》的前輩《風聲》,同樣是大牌雲集,同樣是愛國題材,但兩者的命運猶如雲泥,造成這樣現象的有人為正義在發聲,揭露影視圈違法犯法的亂象,更多的是觀眾在看影視的同時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是非觀和立場,願意去批判一些陽奉陰違的事情。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大轟炸》由中國電影股份公司、原畫(北京)影業、上影南國影業出品。典型的被資本裹挾而生死如浮萍來炒作的一部電影。傳聞投資超6億元,不斷經歷改檔、撤檔的動盪人生。

照成這個結局肯定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導火線,是“陰陽合同”案件的曝光,這件事情已經不是單純的明星醜聞了,上升到來法律層面,許多想掩蓋的事情也會浮出水面。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陰陽合同”事件像平靜水面的一顆驚雷,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從某一方面來說,是一人之力抵抗黑暗,但更多的是眾多網友的理性在推動,碾壓了少部分人明星為尊不顧事實的言論。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言論不一,是我們真實的感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發生的意義,我們的歷史不都是由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出的變革嗎?


最近DG廣告因為“中式發音”、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Pizza等片段被指歧視華人,設計師的爭辯,惱羞成怒大罵出口,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不是涉嫌,已經是辱華了。這件事看出了國人對待愛國事件上的態度。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我們的文化,我們情懷,我們從小到大,不在意它,是因為它平常得像呼吸,像空氣,早已融入了血液,安靜的流淌,遇見傷害它的人,也會露出利劍。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從12點35分陳坤首先發聲,將不出席DG秀開始,短短2個小時的事件,眾多明星紛紛聲明取消出席計劃,官方發文取消DG秀資格,場地提供方迅速拆臺,模特棄崗,黃牛退票。這件事和《大轟炸》涼涼有著相似之處。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大轟炸》停映,D&G秀場被拆,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相似之處

首先,一個言論導火線引發的蝴蝶效應。他們所做的事情一個觸及了法律,一個觸及中國傳統,引起的廣泛關注。

其次,是我們的是非觀。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們變得更加理性,更加自信,我們追尋真相,能夠更加理性的做出正確的決定,維護我們自身的權益。

最後,對於我們平民百姓來說,尋求事實真相,維護法律,抵制不良外商,理性對待明星效應,也是在微末之事當中愛國。


以上純屬真誠思考,不妥之處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