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網絡時代審美標準會變得更快

我們的審美標準會改變,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也會對審美標準產生影響。不過,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審美標準可能一下子就變了。BBC英倫網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相關研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凱里商學院的助理教授楊海洋,發表了一項研究,他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但這些標準會根據他人的意見不斷髮生變化,“互聯網時代正讓人們的審美標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變得更快”。

人們對吸引力的判斷不但會改變,而且還會對比自己之前看到的面孔,判斷下一張臉是否更好看。在悉尼大學發起的一項研究中,受訪女性要在屏幕上逐個看完60個男性的面孔,每張面孔出現的時間大約是三分之一秒。看完之後,受訪女性要對這些男性依次進行評價,判斷他們是“有吸引力”或“沒有吸引力”。之後,受訪女性又看完了242張女性面孔,評價了這些面孔的吸引力。

研究人員從評價結果中發現,受訪者對前一張面孔的評價會影響她們對下一張的評定,就是說,如果受訪者認為前一張面孔有吸引力,就更有可能認為下一張也有吸引力。研究人員認為,這背後的原因與大腦處理新信息的方式有關,“大腦無法處理從眼睛不斷湧入到視覺系統的所有信息,因此有捷徑就走,會依賴之前的視覺線索,這樣就不必費勁地不斷重新分析這些視覺信息。”

類似原理也適用於網絡約會。現在,人們會在約會網站或App上快速瀏覽潛在約會對象的照片,但大腦沒有那麼多時間重新分析信息,無法認出新面孔是不同的人,就會認為跟前一張臉是同一張。

如果人們在約會軟件上刷照片刷得太快了,還可能會發生“一瞥效應”。它說的是,相比於長時間看著某個人,只看一眼時反倒會覺得對方更有吸引力。這是因為當我們看著某個東西時,大腦會判斷其價值,由於瞥一眼所獲得信息非常有限,大腦就會用更重要的選項來分析目標——看哪個更有吸引力。美國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伊格曼(David Eagleman)建議,如果你不小心誤以為某個人比他們實際上更有吸引力,那麼只需要多看兩眼就能糾正錯誤。不過,如果不小心低估了他們的吸引力,就可能錯過一個潛在伴侶。

新研究:網絡時代審美標準會變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