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是國慶“最美的姿態”

金秋是收穫的季節,7天的假期中,全國各族人民歡度國慶,以各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祝福。祥和節日氛圍的背後,有那麼一群人依然值守崗位,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但他們卻放棄個人休息換來百姓平安,詮釋著肩頭滿載的責任與擔當,心中也有“別樣的”驕傲和滿足。(10月7日《人民日報》)

奉獻是國慶“最美的姿態”

每逢祖國母親的生日,全國各地都沉浸在7天長假的喜慶之中。但越是洋溢幸福的節日,越需要對特殊崗位和艱鉅責任的堅守。有的“鋼鐵長城”,連日勤勤懇懇執勤,捍衛著我們的暢通出行、公共安全、社會秩序;有的“白衣天使”,一直堅守在病床旁,在關注關心關愛中度過了自己的假期;有的“環境衛士”,堅持起早貪黑,為的是全社會節假日的優美環境……這群人,在我們身邊無私地付出著,彰顯出國慶最美麗的姿態。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對於每一個節假日依舊堅守崗位的人來說,的確犧牲了最寶貴的陪伴家人、溝通好友的大好時光,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崗位賦予的責任和擔當。甚至不少人從節前就開始保持在崗待命狀態,為了節假日的平穩過渡反覆模擬、演練,就為了那未必會發生的風險、隱患。但他們毫無怨言,只要肩上有擔子、心中有使命,他們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捍衛著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

其實,對於堅守崗位的同志們來說,履行使命、履行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當然這並非是為了歌頌加班、頂崗,而是要弘揚這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守土有責的責任心。試想,儘管少了一分溫情親情友情的撫慰,得不到足夠的社會關注和褒揚,卻多了一分思想的堅定、責任的堅守,尤其在看到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心中的那份期盼,得到群眾由內而外的認可、點贊,這種美妙的幸福是無可比擬的,這也就是擔當的喜悅。

堅守奉獻,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傳承下來的美德之一,無關身份高低,無關崗位層級。一燈如豆、萬點星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腳踏實地的行動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獻者。對於“雙節”中依舊堅守奉獻的好乾部、好同志,一定要立好榜樣標杆,在黨員幹部中做好表率、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凸顯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初心,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在他們實實在在的付出中,得到應有的實惠、感受應有的幸福。各級黨組織也應當給予這些吃苦耐勞、甘願犧牲奉獻的群體更多的關注,讓廣大黨員幹部都積極向這些同志看齊,讓他們得到真正的愛護,保護好這份身為人民公僕的無悔擔當、偉大情懷。

奉獻是國慶“最美的姿態”。我們必須將這份美麗,轉化為幹事創業的無盡動力,用先進的思想自覺引領強烈的行為自覺,甘當排頭兵,爭先吹響造福人民的衝鋒號,向社會展現出新時期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文/儲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