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做頑強不屈奮鬥者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1931年9月18日,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14年侵華罪行的序幕。每每聽到這首《松花江上》,腦中無不浮現出國人在日軍殘忍暴行下的痛楚和悲憤。

以史為鑑,做頑強不屈奮鬥者

今年是“九一八”事件後第87個年頭。每到“九一八”,尖厲的警報聲都會在祖國大地響起,更會在中華兒女的心頭響起,不斷迴盪、經久不衰,引領我們叩開歷史的大門,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深刻教訓。尖銳而持久的響徹大地的警報聲,如同時間停止一般長久“駐足”於人們的腦海與心頭,這是歷史的回聲,也是和平的呼聲,更是前進的號角聲,呼喚人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鬥”。

在歷史中奮進,中華民族站起來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4年抗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值得中華兒女銘記於心的偉大時間節點。但偉大時刻的背後,我們付出了太多汗水、淚水、血水,據中國歷史學家經過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共傷亡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歷史的教訓、痛苦的記憶,喚醒了中華民族偉大的靈魂,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建立新中國,中華民族徹底地站起來了。面對經濟的一窮二白、戰爭的頹垣斷壁,國人的傲骨得到了深度激發,用勤勞的雙手、不屈的意志支撐起國家的崛起。

在改革中奮進,中華民族富起來了。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關鍵的歷史時期作出的最偉大的判斷和抉擇之一。因為改革開放,打破了束縛思想的桎梏、掃除了阻礙發展的藩籬,國家發展的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社會生產的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新天地。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全面調動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也讓人們充分意識到,中國有能力憑藉自己的雙手富起來,也有決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更有信心在接續奮鬥中創造更輝煌的成就,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新時代奮進,中華民族強起來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讓國家走向富強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智慧,更是為世界所矚目。但歷史的教訓猶在,中國對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有著格外清醒的認識,我們仍是發展中國家,依然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戰和壓力,國家發展的外部環境更是波譎雲詭、錯綜複雜。對當今中國而言,唯有審慎前行才能行穩致遠,唯有不斷奮鬥才能夢想成真,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繼往開來。

“九一八”已然成為歷史,但歷史的鐘聲、歷史的警報聲依然響於耳畔。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的珍惜現在、開創未來,我們也一定會在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更高質量的發展前行中更好地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文/儲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