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不服日本壓力 韓日摩擦仍會升級

文在寅不服日本壓力 韓日摩擦仍會升級

1月24日,韓國軍方公佈了5張照片,意在證明此前一天(即23日)的下午,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巡邏機近距離“威脅”韓國海軍“大祚榮”號艦的事實。韓方提供的資料顯示,日方的P—3巡邏機在60米高度低飛,最近時距離“大祚榮”號艦的右舷僅有540米。好玄!此舉無疑為2018年12月20日因“雷達事件”而緊張的日韓關係又加了一把柴禾。

韓方提供的照片中,2張為紅外線攝像機拍攝的影像截圖,1張為攝錄機的影像截圖,還有2張為雷達畫面。只公佈了截圖,卻沒有提供完整的實拍錄像,這引來韓日兩國輿論的質疑。不過,如果聯繫到近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韓方的這種“欲說還休”的態度也是不難理解的。

1月23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再次“騷擾”韓艦稍後的一些時間,韓國外長康京和與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了會談。在會談之初,康京和首先就對日方巡邏機自本月18日來連續3次對韓艦的近距離接觸表示了嚴重擔憂,河野太郎則態度嚴肅地否認了日方巡邏機近距離飛行的事實。此外,對於康京和提出的原被日企徵用勞工的賠償問題,河野太郎也以“反對重提已解決問題”作為日方的答覆。會談持續了大約一小時,超出預定時間半小時,然而雙方並未能就各自關心的焦點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於河野太郎的這種態度,日本國內媒體並沒有感到意外,並據此得出“看不到雙方修復關係的可能性”的結論。據河野太郎身邊的工作人員會前透露,“文在寅的態度使我方對韓感情惡化”,而安倍政府內部也流傳著“對於為在國內博人氣而把日本當壞人”的韓國總統文在寅,“不再理會”的說法,作為對文在寅在1月10日的新年記者招待會上“日本政府應該採取更加謙虛的態度”的表態的回應。

相反,韓聯社則表示儘管雙方未能就“雷達照射”及韓籍二戰勞工索賠等焦點問題縮小分歧,但“商定了繼續保持密切溝通與交流、努力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可以看出,韓方並不想與日方擴大沖突。

在韓國國內,1月24日凌晨,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逮捕了前大法院院長、時年70歲的梁承泰,罪名是與前朴槿惠政府勾結,涉嫌干預日企賠償原韓國被徵勞工案的審理。梁承泰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被批捕的前任最高法院院長,而他的被捕意味著,目前尚在獄中的前總統朴槿惠也極有可能受到相關調查,對於現任韓國政府一些官員無疑也有敲山震虎的感覺。

1月28日韓國原慰安婦金福童在醫院去世。金福童生前不斷呼籲日本政府承認當年的侵略罪行,同時承擔法律責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醫院所設靈堂跪拜弔唁,如此重視無疑是為了回應韓國國內的反日情緒而表示的態度。然而就在同一天,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國會的演講中,再一次稱“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將堅定的傳達日本的主張,強硬麵對”。這樣的言論自然引起韓方強烈不滿。

韓國國內的“反日”呼聲和日本方面毫不留情的強硬態度,給文在寅提出了更多的難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韓國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獨立運動”發生一百週年,韓國國內對日的反感情緒勢必加重,韓日摩擦有望繼續升級。(本文作者系《日本新華僑報》特約撰稿人 王雅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