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上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做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玄慈讀到道潛和尚這首《口占絕句》的時候剛滿三十歲,此時的他確實禪心堅定,佛法精深,如泥絮一般沉穩。年紀輕輕便已出任少林寺方丈,袈裟伏魔功爐火純青,少林七十二絕技中最為剛猛的大力金剛掌也有小成。少林寺是當今武林第一大門派,他儼然成為江湖中最為矚目的領袖人物。

那天,一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玄慈的命運。

慕容博,鮮卑王族後裔,自幼胸懷大志,以復興大燕為畢生理想,為此處心積慮不擇手段。作為好友的玄慈成了他計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枚棋子。

九月初八,雁門關外,秋風肅殺。聽信慕容博謠言的玄慈率領中原武林二十名高手圍攻蕭遠山及其家人,宋遼兩代三十年恩怨情仇就此展開。


二、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間風月如泥土”

玄慈與葉二孃的初次相逢,是在雁門關大戰後的第五年。春日暖陽,梨花樹下一個18歲明豔動人的紅衣少女,像一團火從玄慈的眼裡燃燒到心裡!而白衣似雪氣宇軒昂又對父親有救命之恩的大德高僧也剎那間佔據了葉二孃的內心。四目相對,情定今生。男女相愛,身份、財富從來都不是障礙,但想要長相廝守,就要看緣分了。在她眼裡,他不是武林領袖,不是少林寺方丈,只是一個男人,第一個走進自己心裡的男人。

世上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兩情相悅,纏綿繾倦。他不能給她承諾,他背後有少林寺的千年清譽,有作為少林方丈武林領袖的榮光。太重了,他卸不下。太耀眼了,他放不下。她也許懂,也許不懂,她還只是個初嘗愛戀的少女,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她什麼也不在乎。

少林寺後山的紫雲洞成了她的新房,後來又成了產房。她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她狠心在兒子身上燙了27個香疤,事後流著淚親著兒子的小臉說:“你爹爹是和尚,可是和尚又有什麼不好!”

以為日子會這樣過下去,誰料蕭遠山尋來搶走了孩子,還抓傷了她的臉。她抱著趕來的玄慈哭鬧,可又有什麼用呢!孩子找不回來了,他也慢慢變了,變的又像和尚了。很莊嚴,很肅穆。她懂了,沒有怨恨,沒有告別,開始流浪江湖。後來。。。後來成了四大惡人中的“無惡不作”。

世上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假若他日相逢,我將何以賀你?以沉默,以眼淚。”

24年彈指一揮間,命運又將二人拉到了一起。葉二孃望著玄慈,只見他白鬚飄飄,慈眉善目,法相莊嚴。不由得心底泛起陣陣漣漪,依然是初見時的那般美好。她也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恨,還是那樣的溫馨和悸動!也許這就是愛情吧。

想隱瞞的還是被揭穿,她苦苦哀求想繼續維護他的名譽和威望,可她不明白,欠下的債終歸是要還的。他確知自己即將走向終點,“即造業因,便有業果。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貪痴嗔三毒大敵,更是艱難無比。”

他去了,倒在了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兩個人懷中。“人生於世,有欲有愛,煩惱多苦,解脫為樂!”他用一種悲壯的方式維護了少林寺的清譽,也獲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憐惜。24年的青燈古佛,他始終在自責,在懺悔,三十年的修行為何抵不過二孃梨花樹下微微一笑。真是前世的孽緣嗎?!修行和世情到底哪個重要?

她也隨他去了,無怨無悔。從第一眼見到他的時候就註定了結局。24年來浪跡江湖,做了惡人。以偷搶殺戮小孩發洩心中的仇恨,慰藉扭曲的心靈,但多年來卻沒有一個男人能走近她。她為他堅守,為了那段遙不可及的愛情。在慢慢長夜孤寥冷寂的時候,她也會在心底發問:“玄慈,我算不算你的女人。”

少林寺上空梵音杳杳,有人在輕聲吟唱:“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喜歡交流請關注小女子的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