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守護白鱀豚淇淇!

一次意外的收穫,

水生生物學家陳佩薰和劉仁俊

得到了一隻野生白鱀豚,並取名為淇淇。

此後的日子裡,他們把全部的精力

都用在了對於白鱀豚的研究和保護上。


22年的陪伴裡,

陳佩薰和她的團隊都把淇淇

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面,

兩位水生生物學家一直致力於

為淇淇尋找伴侶,從而實現白鱀豚的

人工繁育和保護。可是到最後,

最後的淇淇還是在孤獨中死去,

白鱀豚這個物種還是

永遠地消失在了這個地球上。


時隔六年,

《大家》欄目再次拜訪陳佩薰,

和她一同乘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

陪著她再次紀念這位陪伴了她

二十多年的老朋友。


「致敬」守護白鱀豚淇淇!


陳佩薰曾是我國

白鱀豚飼養研究領域的帶頭人,

被人親切的稱為“白鱀豚媽媽”。

退休後的每一年,她都要重新回到

工作地水生所白暨豚館去看一看,

如今,淇淇已經去世16年了。


2002年淇淇去世後,

專家們把它做成了標本永久保留。

這是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白鱀豚,

淇淇生前,陳佩薰每次回來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去和淇淇說說話。

淇淇讓人類

走進了白鱀豚的世界,

也把一些人的命運和白鱀豚

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1950年大學畢業,

陳佩薰便開始了長江魚類的研究。

1978年,白鱀豚研究組成立,

51歲的陳佩薰和她的團隊

在長江中苦苦尋找白鱀豚的蹤跡,

但毫無結果,得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

白鱀豚死亡的消息。


「致敬」守護白鱀豚淇淇!


1980年1月11日,

對於陳佩薰帶領的白鱀豚研究組來說

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水生所接到了

來自石首市幾位漁民的電話。

那天早上,他們照常出江打漁,收網時

驚訝地發現了一頭碩大的水生動物。


在與淇淇

朝夕相處的22年裡,

陳佩薰完成了我國第一部

鯨類生物學與保護生物學專著

《白暨豚生物學飼養與保護》,

科研人員以執著耗盡畢生心血,

與淇淇作了告別。


「致敬」守護白鱀豚淇淇!

劉仁俊


劉仁俊與陳佩薰

同是白鱀豚淇淇的飼養與研究人員,

他與淇淇相伴了20多年。


在劉仁俊的家中,

擺放著很多雕塑裝飾物,

他叫人全部做成淇淇的樣子。

劉仁俊說,自己青春的時光

都是和淇淇一起度過,

現在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