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深化“三高”机制建设在温江召开现场会

12月13日,成都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管理中心在温江区召开了为期一天的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深化“三高”机制建设现场会。

市监管中心全体领导、干部,全市22个区(市)县城管局数字城管分管领导、数字城管中心主任、科长,市级信息采集公司、市级平台服务公司负责人,共计76人参加会议。

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深化“三高”机制建设在温江召开现场会

会上,各区(市)县就2018年数字城管工作情况及2019年工作计划作出简要汇报,此外,温江区作为唯一代表就“三高”(高位监督、高位协同、高位考核)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进行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温江区城管局按照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各级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以“绣花”的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运用“三三一三三”办法,迎难而上,扎实、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城管数字化高位监督、高位协调、高位考核机制有所突破,使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档次获得进一步提高,市民满意度获得进一步加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支持。

坚持“三个依靠”

(一)依靠宣传力量,全面拓宽数字城管高位监督工作

建立“温江区城市治理公众参与互动平台”,发起并组织了7月“城市小管家”志愿服务和10月“城市体验官”活动,增进市民对城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素质和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外部环境,使“众治温江”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二)依靠技术力量,积极发挥高位协调作用。

今年以来共向31个责任单位派遣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监管案件297337件,对其中发生推诿扯皮的问题,通过网络协调、电话协调,共进行90余次协调处理,有效解决了推诿扯皮和权责不清的问题,促进了数字城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依靠制度力量,有序开展数字城管高位考核机制工作。

首先坚持综合监管通报制度。每周对数据进行简要分析,每两周对较突出的问题通过治理办向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每月对数字城管工作综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向全区进行通报。

其次坚持数字城管考评结果应用。区治理办将数字城管对相关责任部门、单位的考评结果纳入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考评,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分值权重,促使数字城管工作运行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深化“三高”机制建设在温江召开现场会

狠抓“三个方面”

一:抓职责叠加,加速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按照相关要求,温江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建立了接收、派遣处置、反馈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派发的城市管理问题工作流程,并设立专门坐席处理。

二:抓数据共享,加速形成城市智慧化管理新格局。

“智慧城市治理监督指挥系统”与“大联动·微治理”、水务河长等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共享数据,共享一套网格。

三:抓队伍建设,加速整合公共资源,提高联动效能。

在做好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综治类问题的上报。主动做好对综治网格员的数字化监管业务培训,并要求环卫、市政等作业公司高效利用“智慧通”APP上报数字城管监管问题。

推进“一个创新”

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建设智慧城市治理监督指挥平台一期,涵盖“一个中心和“五大系统”,形成了“一张图”的可视化调度模式、“一张网”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集中展示城市运行状态,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服务新格局。

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深化“三高”机制建设在温江召开现场会

达到“三个提升 ”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共办理数字化综合监管案件304604条(其中行走温江3703件,众治温江78466,视频9045,监督员213251件,检查发现139),每月平均受理案件2.5万余条,向46个责任单位派遣304581条,各责任单位处置304437条,案件平均处置率99.95%

二:综合治理热线服务不断提升。

截稿日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热线共受理来电3469件,其中群众举报投诉1320件,咨询建议1099件;派遣案件1320件,完成处置1320件;其它来电1050件,处置率为100%。

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

重点针对监督员、平台操作员、一线处置员三支队伍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相关标准、规章制度、数字化城管设备、操作系统的培训,促进了数字城管各个环节业务的提升。

下一步,温江区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实现“四个更加”。

①积极推进探索智慧城管建设,实现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②大力推广“城市治理公众参与互动平台”,实现公众参与更加广泛。

③加强考核监督力度,实现监管工作更加全面。

④培养管理队伍综合素养,实现管理效能更加提升。

成都市监管中心主任对温江区在“三高”机制建设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要求持续深化“三高”机制建设,及时总结经验、相互学习提高,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优势,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探索一条成都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