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驅動行業轉型升級,保險科技帶來的全新保險變革-工保網


以科技驅動行業轉型升級,保險科技帶來的全新保險變革-工保網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PC端入口流量已呈現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移動端不斷增加的新增流量。移動市場中,各類不斷細分化的功能場景APP,催生著相應的場景化保險市場需求,在各項新型保險科技力量的快速應用發展下,流量巨頭們紛紛開始嘗試在流量入口建立保險功能模塊,以流量與科技入局保險市場。

2018年,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全新保險科技力量,真正開始走進行業視野,並以全新技術力量為契機,從產品、服務、技術三個維度,發起行業生態的變革。

以科技驅動行業轉型升級,保險科技帶來的全新保險變革-工保網


1

產品

新型定製化產品市場需求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場景化發展已成行業大勢,各大流量巨頭基於各自不同的流量功能屬性,紛紛與保險公司、保險科技公司聯手,開發契合自身流量入口的屬性化、場景化保險產品,如攜程的航空險、滴滴乘客意外傷害保險、京東退貨運費險、美團準時保……

當然,除了財險外,互聯網健康險也是一塊巨大的保險蛋糕,之於各大流量巨頭,同樣是有效的流量變現方式,如螞蟻金服推出的“相互保”(後改為相互寶)、滴滴“點滴醫保·定製醫療保障”、騰訊“微醫保”。

如此多的場景化、定製化保險產品,其技術支撐主要源自於大數據與雲計算技術的深入應用。

眾所眾知,保險行業是基於大數法則建立的風險管理工具,以傳統精算技術為核心的數據管理,在產品研發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成為人們的第二生活空間,大量的互聯網數據痕跡,對傳統精算技術提出了巨大挑戰:一家互聯網公司一天的數據可堪比一家傳統保險公司一年的數據。

目前,傳統保險精算技術已漸漸出現侷限性,而大數據則有效的克服了這一點。在基於大量數據深度分析的基礎上,大數據技術從不同緯度挖掘用戶的保險需求,形成精準的用戶畫像,由此針對性的研發定製化保險產品,滿足互聯網保險越發場景化、定製化的市場趨勢。

當然,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保險科技形成的改變絕非依靠某一種單獨的技術力量,而是多種技術相互緊密聯繫、相輔相成的完整生態。就如上述內容中,大數據技術對於定製化產品研發的作用,雲計算也提供了相應的技術力量支撐。雲計算能夠搭建更加完善的數據平臺,基於雲端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幫助實現精準營銷。

以科技驅動行業轉型升級,保險科技帶來的全新保險變革-工保網

2

服務

線上化更便捷的保險服務

客觀的講,相較於其它金融行業,目前保險行業的服務機制略顯滯後。提到保險,消費者最直觀的印象是“全面、嚴謹但有些僵硬”。這一方面有著目前保險市場產品同質化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希望體驗更便捷、更高效、更以自身需求為導向的線上化產品服務。

全新的保險科技理念倡導全流程智能化服務,即將保險科技力量全面滲入研發、銷售、核保、理賠等各個環節,用更細分化、場景化的保險產品,更靈活的費用定價、更高效快捷的線上服務,最大限度降低保險人力成本,滿足消費者全新用戶消費體驗需求。在這個過程中,AI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將得到深入應用。

智能定價

以健康險的研發定價為例,AI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調取大數據、雲端計算形成的精準用戶畫像,區分目標人群,精細化針對性產品定價。如對於高齡風險人群,系統決策會作出相應加價;對於長期保持健康習慣人群,系統決策則會下浮相應費率。

智能理賠

在理賠階段,目前許多互聯網保險產品都已實現AI人工智能自動服務。如螞蟻金服推出的“定損寶”,通過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檢測技術,AI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現場勘查員即時完成定損與理賠工作,消費者只需拍攝上傳事故照片,AI人工智能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就給出準確的定損結果,包括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以科技驅動行業轉型升級,保險科技帶來的全新保險變革-工保網


3

技術

更深度智能的風控支持

正如上文所言,保險行業是基於大數法則建立的風險管理工具,因此風險控制管理可以說是保險行業的核心重點。這裡主要以前期的產品研發與後期的理賠環節為例,展示保險科技力量對於傳統保險風控帶來的改變。

產品研發

在產品研發階段,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對海量數據的深度捕捉、挖掘,能夠為保險公司提供更細緻可靠的風險決策因子,就如上文所述健康險中,人工智能發揮智能定價功能,根據數據挖掘捕捉,針對不同行為特徵,劃分不同風險程度,從而作出決策行為。

理賠審核

在理賠階段,目前保險市場上騙保欺詐現象嚴重,傳統風險防控工作多由人工完成,審核人員往往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理賠案例的分析、定損,細節上難免會有疏漏。同時由於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欺詐行為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保險公司很難要求第三方網絡合作平臺進行嚴格的理賠審核。

人工智能結合大數據、雲計算,不僅能通過大量數據的調取、計算、模型識別,實現快速精準定損,而且通過建立系統反欺詐邏輯,能夠對欺詐行為共性進行鑑別與反欺詐,同時,在大量智能數據模型的更新疊加下,系統反欺詐邏輯還將不斷優化升級,為保險行業欺詐風險的分析與預警監測提供支持。


目前,國內已相繼出現一些專業的保險智能風控平臺,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與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對接,為其提供風險防控服務。如前文提到的螞蟻金服“定損寶”,實際上就是一種智能風控技術平臺服務,它代替了保險公司現場勘查人員的工作,網絡連接保險公司,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AI數據調取、雲端算法圖像識別,為車輛定損、制定維修方案、維修價格。

2018年,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保險科技開始被廣泛應用於保險行業領域,並逐步深入保險服務的各個功能環節,改變著整個保險行業的生態。可以預見,2019年,隨著各項保險科技繼續發展、突破,保險科技必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全新階段,保險行業也將出現一場重大的變革。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