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挑戰不斷:家電變革還要緊扣用戶這一中心

新零售挑戰不斷:家電變革還要緊扣用戶這一中心

在新零售、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等一系列概念層出不窮的背後,則是整個家電產業的渠道變革已經邁入發展的新通道。但是,不管時代怎麼變,抓住用戶這一中心目標和方向不能變。

池梅||撰稿

伴隨製造工業進入4.0時代的,還有零售業態的快速變革。從2000年開始,零售業的關鍵詞開始變身流量和品牌線上升級,尤其是2016年阿里主導“新零售”進入大眾視野,包括家電零售商在內的傳統零售行業,都成為“新零售”轉型的“局中人”。然而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是,新、舊業態不斷融合變化,新零售在資本潮退後卻後繼乏力。

2016年10月,從阿里的戰略棋子盒馬鮮生掀起“零售變革”開始,這場零售業的大狂歡一度引發資本湧入。但是從市場規律看,在度過3-5年資本退潮後,傳統零售業如果一窩蜂的押注,很容易傷筋動骨。曾經的“超級物種”永輝雲創業務在新零售板塊的嘗試,儘管獲得騰訊入股,卻在2018年底因為嚴重虧損而被永輝超市剝離。這也被業內看做零售業新一輪調整的開始。

業內人士認為,缺乏資本的“助攻”,新零售的前途看起來更變得難以預測。不過,從行業大趨勢來看,不管是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其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主流趨勢。在1月22日,主題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的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上,業內專家就對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消費是當前最熱門的話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8萬億元,同比增長9.0%。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較2017年提高了18.6個百分點,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

新消費需求、消費習慣和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對全球商業提出新的要求。對零售企業來說,自然是機遇和挑戰並存。而這種關於人、貨、場的重新結構的“新零售”,實際上是一場生態系統的全面變革,要從渠道、業態、運營、技術、服務等全方位地對零售進行重塑,而加強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也將為其賦能。

如果說之前資本狂潮裹挾下,一度使其失去理性。那麼,如今這一次零售史上的最大變革正迴歸零售內在邏輯。這就是聚焦在產品和服務,關注效益和效率,從而節約成本,獲得收益。所以說,迴歸消費者這一核心,在顧客和生產商之間挖掘出價值,才是未來零售轉變的內核。從傳統零售巨頭家樂福、沃爾瑪、天虹的門店升級中,不管是新增母嬰室、還是互動區,以及引進星級大廚進行食材烹飪指導等等創新方式,都可以看到對體驗和服務的重視。

對當前中國家電零售市場的現狀而言,不止是實體零售店覺得越來越難做,線上平臺也面臨流量增長瓶頸的困局。2019年已經進入後電商時代,過去的產品思維必須轉向客戶思維,不管是傳統零售商還是電商,大多都在開店和電商的組合賽道上佈局,瞄準的核心正是服務和體驗。

達沃斯論壇上,就有專家指出“服務就看你的體驗有多好,別人會願意付多少錢來享受這樣的一種體驗”。不管從哪個方面看來說,“新零售”未來如何變,以客戶為核心的本質不變。在“局內人”探索新形式、新路徑、新打法時,這永遠是讓其走地更遠的指南針。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