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百慕大三角”發生了哪些“神秘”事件?

1840年,一艘名叫“洛查理”的法國貨船航行到百慕大海面時,人們就發現船上食物新鮮如初,貨物整齊無損,而船員卻全部神秘地失蹤。

1872年,“瑪麗·塞萊斯特”號被發現時處於正常的航線,船上貨物完整,食物和水源足夠六個月;船長和船員的個人物品完好無損,但船上所有人和一艘小型救生艇消失不見。船上的日誌中的最後一個日期是十天前,瑪麗·塞萊斯特號於11月7日離開紐約市前往意大利熱那亞市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獨眼巨人”號被派往巴西航行。但在巴巴多斯停下來之後,這艘船再也沒有見過或聽說過。據報告,大約有30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神秘消失。該船在消失之前報告其發動機有問題,但是航行中無線電視正常的,再沒有收到任何的問題。這被認為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最大的人員損失,不涉及任何戰鬥行動。

1935年,意大利藉貨輪“萊克斯”號的水手們眼看著美國蕎帆船“拉達荷馬”號一點點的被海浪吞沒。但是5天后,他們又親眼看到這艘帆船居然又漂浮在海面上。水手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艘船為什麼會自己浮起來?即使是他們連同被救起的“拉達荷馬”號船員一起跳到這艘船上,他們還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夢,它之前明明被淹沒了。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1977年2月,有人駕駛私人水上飛機飛過百慕大海域,發現羅盤指針偏離了幾十度,正在吃飯的人發現盤子裡的刀叉都變彎了。飛離這裡後,他們還發現錄音機磁帶裡錄下了強烈的噪音。 美國海難救助公司的一位船長說,有一次他乘船途經百慕大海域時,船上的羅盤指針突然猛烈擺動,正在運轉的柴油機功率突然消失,波浪滔天,船的四周都是大霧。他命令輪機手全速前進,終於衝出大霧。但是很神奇的是隻有這片海域有大霧,其他海域風平浪靜,羅盤指示正常。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控制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上的雷達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的存在。這架飛機降臨機場時,立即被警衛人員包圍,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問:“有什麼問題嗎?這裡是什麼地方?”機場人員說:“這裡是委內瑞拉,你們從哪來?”飛行員聽後十分驚訝:“上帝啊!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里達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裡?誤差兩千多公里呀!”接著他馬上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35年!機場人員吃驚地說:“這不可能!這肯定是假的!”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各種關於“百慕大之謎”的中文書籍

後來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確實是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里達。但是這兩客機在途中突然失蹤,一直找不到。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該飛機掉入了大海里,機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賠償了死亡保險金。這些人回到美國的家裡,令他們家裡人大吃一驚。孩子們和親人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這些人的身份證和身體,確認這不是鬧劇,而是確鑿的事實。

……

以上這些事件都常見於各大中文未解之謎網站,那麼他們是真的?當然不是,其中大多都是謠言,是子虛烏有的,美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停止了這種謠言的傳播,但在中國愈演愈烈。

真實的百慕大是怎麼樣的呢?

百慕大三角地處北美佛羅里達半島東南部,具體是指由百慕大群島、美國的邁阿密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三點連線形成的一個東大西洋三角地帶,每邊長約2000千米。我們應該看清楚事實,百慕大三角海域是世界最繁華的海域和航線之一,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之一。那麼既然貿易繁華,自然船隻沉沒事情發生率是不低的,而這些消失的船隻成為了一些作家的商機所在。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百慕大三角

提出百慕大三角學說的並不是政府,科學家,而是作家。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被稱為“百慕大三角之父”的愛德華·瓊斯。他是第一個將百慕大事件寫進書本的人。他所寫。的事件是美國海軍第19飛行中隊失蹤案。

當時的美軍海軍第19飛行隊的5架轟炸機共14名飛行員計劃從佛羅里達飛往巴哈馬群島,再折返基地。然而在飛行兩個小時以後,他們沒有按照正常航線飛行,而是飛向了大西洋深處。最後他們所有人都消失了。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二戰中的轟炸機

當時的美軍調查結果是隊長泰勒的責任,因為泰勒的固執,在其他隊員發現航線偏離的情況下,他依舊不肯改變航線。基地發現泰勒偏離,並要求更換導航員的指令,但是泰勒拒絕了。最後他們迷失在大西洋中,直至燃油耗盡墜毀。派出去搜救的水上飛機一無所獲,還有一架發生了爆炸。在調查結果公佈以後,泰勒的親人不斷提出上訴,給海軍高官施壓並提出上訴。最後官方不得不改口,只能在最後調查改為:糟糕的天氣和未知因素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而正是這個“未知因素”讓愛德華·瓊斯等後面很多作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開始了一系列的“百慕大三角之謎”的創作。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伯利茲的《百慕大三角》,這本書全球賣出了500萬冊,讓全世界都認識了百慕大。但在第二年拉里·庫什就出了一本《百慕大之謎——已解》的書,詳細地解釋說明每一項事件的真相。之後伯利茲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都是胡編亂造的。

“魔鬼百慕大三角”——網絡時代的偽科普

伯利茲

2014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對百慕大未解之謎做過專門解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暴風雨等惡劣天氣和導航不過關是引發意外事故的最可能因素。沒有任何證據可以顯示百慕大魔鬼三角發生神秘失蹤事故的頻率比其他更大、交通更繁忙的海域更高。

“偽科普”著作和“偽學術”著作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大行其道,已經成為近年來出版界不得不關注的一個現象。古老的金字塔、消失的瑪雅文明、神秘的海洋島怪石像、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漂浮不定的UFO……這些都成為偽科普書的絕佳選題。

世界上所謂的未解之謎,絕大多數都是地攤網站的編造的,看這些書沒有任何意義,學不到任何知識,只有欺騙,更容易走火入魔,它們都是現在以經濟效益為導向所進行的創作,迎合大眾一些惡趣味。有趣的書籍很多,何必看這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