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方向尋找科創板概念股:券商股、創投概念股、“影子股”

1月30日晚間,隨著相關配套規則開始徵求意見,“科創板”“註冊制”終於揭開面紗。市場對於科創板的期待也反映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中,1月31日早盤,創投概念板塊、券商板塊表現活躍,但隨後均衝高回落。

那麼,在A股市場,有哪些已上市公司會“沾光”受益?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研報總結出三個方向。

方向一:券商股

2019年以來券商板塊表現十分出色,有20只成分股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年內累計上漲3.64%),佔比超半數。其中,除剛上市不久的華林證券(002945)外,中信建投(601066)、華泰證券(601688)和方正證券(601901)等3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達到15%以上,分別為34.10%、18.15%及15.25%,海通證券(600827)、中信證券(600030)等多隻個股年內累計漲幅也均達到或超過10%。

三大方向寻找科创板概念股:券商股、创投概念股、“影子股”

2019年年內漲幅為正的券商股 數據來源 Wind

華安證券認為,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增量改革,前期需要形成一定的規模,將增厚證券公司投行利潤,並提升直投等協同業務業績。同時新增的市場交易量,將為經紀業務貢獻利潤。註冊制對券商投行的風控能力、定價能力、承銷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預計投行業務馬太效應更加明顯,業務將進一步向頭部券商集中。建議關注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等。

天風證券認為,科創板的設立及註冊制試點將對券商的投行業務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將直接增加投行承銷保薦收入。參考2009年創業板設立之初情況,預計2019年科創板承銷保薦收入為8億元,佔預算的全行業投行業務收入的佔比為1.87%,佔證券行業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0.33%。龍頭券商在這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因此預計中信證券等龍頭券商參與機會更多,未來改善空間可期,預計2019年券商行業基本面改善。推薦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等。

方向二:創投概念股

科創板的推出對創投機構無疑是重大利好,一方面科創板可以拓展創投機構前期項目的退出渠道和機制,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投機構今後的進一步融資。特別是在2018年以來股市調整估值整體下降、募集資金困難退出渠道受阻的背景下。

澎湃新聞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創投概念股在2018年11月5日以來至今僅2個多月的時間,漲幅明顯。

通產麗星(002243)和市北高新(600604)被封為創投龍頭股,兩隻個股截至1月31日均上漲超過80%。魯信創投(600783)漲53.16%,張江高科(600783)漲40.67%。不過,通產麗星和市北高新在昨日雙雙跌停。

三大方向寻找科创板概念股:券商股、创投概念股、“影子股”

創投板塊近期表現

海通證券認為,股權投資類上市公司與私募股權投資盈利模式相近,比較明顯的區別在於股權投資類上市公司主要是以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同時也參與基金管理,業務經營範圍較為廣泛。考慮到科創板將設立並試點註冊制以及近期併購重組監管有所變化,創投類上市企業的估值有望出現較長一段時間的持續提升。

魯信創投於2010年1月通過借殼方式成功上市,是國內資本市場首家上市創投公司。公司投資範圍包括先進製造、現代農業、海洋經濟等山東省優勢產業;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市北高新主營業務為園區產業載體開發經營及園區產業投資業務。其全資公司上海聚能灣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依託地方產業集聚優勢,堅持打造以創新創業為內容的服務品牌,2013年被認定為科技部“科技企業孵化器”;;2016年被認定為人社部“創業孵化示範基地”;2017年被認定為工信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截至2017年末,聚能灣累計引進各類科技企業230家,畢業企業62家,34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雙軟認定企業,靜安區大數據企業12家,成為推進園區轉型發展的有生力量。

方向三:科創板上市企業影子股

招商證券對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整體來源進行了分析,認為可能有三種來源。首先,在部分獨角獸企業中篩選了估值在20億美元以上,並且還未在主板或海外上市的企業一共16家,它們有望第一批登陸科創板,總估值達到2470億美元。此外,估值在10億-20億美元之間的擁有硬科技如新能源、大數據、雲服務、智能硬件等行業的獨角獸企業,也有望在科創板上市融資,這34家企業總估值為419億美元。

其次,在新三板掛牌企業篩選: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的,經過篩選共55家。

第三,正在進行上市輔導的企業中,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很有可能會從券商輔導的上市企業中篩選,科創板消息宣佈以來,接受上市輔導的企業共有16家,包括去年11月之前的部分企業,其中一共有12家有望登陸科創板。

招商證券預計,科創板行業選擇聚焦於擁有硬科技、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行業,並且有一定固定資產積累,利潤轉化具有可持續性和增長潛力,“我們認為帶動最大的是可能是半導體,人工智能之類。”

就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而言,瀾起科技、新昇科技、安路信息等成為熱門,其背後涉及多家A股概念股。

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官網顯示,芯片公司瀾起科技已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瀾起科技本次接受上市輔導的公司實體為“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輔導協議的簽署日期為本月10日,輔導備案日期則為本月14日。

公示資料顯示,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27日,2018年10月29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為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以芯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提供高性能且安全可控的服務器 CPU、內存模組以及內存接口芯片解決方案。

華西股份曾在互動平臺透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西股份控制的上海華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瀾起科技2.11%股權;新華文軒則披露,通過全資子公司文軒投資有限公司透過基金間接持有瀾起科技約0.49%的股權。上海新陽持有新昇科技27.56%股權,士蘭微則持有安路信息4.34%股權。

三大方向寻找科创板概念股:券商股、创投概念股、“影子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