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昨天小年,春節的序幕正式拉開,隨即拉開的,是關於回家的各種焦慮。

想回家的在抱怨為什麼還不放假,害怕回家的彷彿已經聽到了回家後的各種逼問,好不容易通過好幾種搶票軟件搞定了回家的票,半隻腳踏上了回家的路,可是回家帶什麼呢?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朋友小安已經一整年沒有回過家了,上次回家還是上個春節。

在超市裡逛了了好幾圈,最後還是空手而歸……

“真難選……”,她說她好久沒回家了,與父母的交流也少,每次打電話總是聽他們說,“什麼都不缺,什麼都別買,你人回來就好了……”,但是在外一年,怎麼能空著手回去呢?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關於“春節給爸媽買什麼”的話題,在知乎、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都能夠獨立撐起一次年度的熱門討論,幾千條回覆、幾萬次閱讀,可見“買點啥”真的愁壞了不少“江湖兒女”。

春節回家,比搶票更難的,就是給爸媽選個既有年味兒,又能讓他們真正喜歡的禮物。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網上有很多網友都吐槽了那些曾經給父母買禮物踩過的坑:

@宋小魚:曾經斥重金給媽媽買過一個高科技的美容儀,後來據我觀察基本是怎麼拿回家怎麼放一年。

@會飛滴猴子:去年我花六百元給爸媽買的泡腳盆,現在成了裝米裝菜的筐子,有一陣我家貓都在裡面睡覺……

@豔陽:有一年給我媽買了一雙很時髦的方跟兒加絨皮鞋,因為記得她也穿過這種類型的鞋,結果不知道媽媽因為腰推盤突出,已經不能再穿這種鞋了……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我們總想著,在外一年,虧欠了他們陪伴,所以想帶給他們我們認為好的禮物,因為在乎,所以手足無措。

然而,春節也有很多父母踏上行程,去與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家的子女團聚,相對子女而言,在帶禮物這件事上,父母們就要顯得樸實許多。

麵粉:七十多年第一次出遠門

1月19日,山東淄博火車站,一對扛了超大包裹的老夫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經過詢問得知,老人是要坐高鐵去杭州陪兒子過年。這次他們帶了60多斤麵粉還有一床被子,準備給兒子。大爺稱,這是他70多年第一次出遠門,打算去西湖看看。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粉條:雖然路上辛苦,可我還是開心

1月21日凌晨4點,鄭州。一對老夫妻提前12小時來到火車站候車。他們要去新疆兒子家過年,只買到站票,要站42個小時。因兒子兒媳喜歡吃紅薯粉條,老兩口帶了自己做的40斤手工粉條、4只炸雞和10斤香油。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站四十多個小時,想想就覺得累,但是想到要與兒子團聚,臉上還是樂開了花。

橘子:以後想吃就能摘來吃

1月22日,四川成都的朱大爺說兒子已在河南安家,讓他今年去河南過年。大爺挑了六七十斤橘子,還特意買了30棵橘子樹,想著往後結果兒子就能摘來吃。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魚腥草:10年了第一次去看她

1月24日,河南鄭州火車站。四川的陳師傅和何阿姨前往安徽阜陽女兒家參加宴席。到女兒家需轉5趟車。陳師傅因當初不同意女兒遠嫁,女兒結婚10年他都沒去過。

第一次前往,陳師傅還是帶了很多特產,包括8斤魚腥草。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玩具熊:給女兒的禮物

1月24日,抖音博主@在水裡淹死的魚 上傳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父親背了一個巨大的玩具熊,配文“這也許是父親送給女兒的最好禮物”。這個視頻獲得近30萬的點贊!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呀嘛小fish:昨天飛杭州,很多大姐大哥都拿了用塑料口袋裝的娃娃,剛飛幾年我想,這些到處都有,何必大老遠揹回來。現在才明白,就算到處都有的東西,帶回來的是想你的心意。

家鄉沒有的植物:她喜歡

1月24日,黑龍江牡丹江,46歲的牛先生是山東泰安人。他在黑龍江穆稜幹煤礦工已6年,因為妻子喜歡植物,他每次回家都會換乘3次火車、3次客車,跨越2000公里,帶一些家鄉沒有的植物給妻子,牛先生說:帶回家!媳婦喜歡!

一句簡單的“她喜歡”,大概就是愛情最平淡真實的模樣了吧。

這些父母的禮物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大火的《啥是佩奇?》裡的爺爺。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在聚少離多的現實處境中,父母把所有的愛,都濃縮在一次次聲勢浩大的準備中,無論是相聚還是離別。

回家帶什麼禮物?

一家團聚就是最好的春節禮物!無論滿載而歸,還是空手而回,家裡永遠有熱騰騰的飯菜在等著我們。

部分圖片和數據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比搶票還難的是——春節回家帶點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