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周天就是臘八節了,臘八節一到,過年近在眼前。年關附近的節日都是很重要的,春耕秋收的忙碌都過去了,冬天主收藏,需要休息,需要慶祝,感恩上蒼,祭祀先祖。有錢沒錢都要喜洋洋。

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作為節俗來講,如果說過年是一首交響樂,那麼臘八節就是第一章“前奏曲”,春節由此拉開序幕。

就像歌謠裡唱的那般:“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令節清晨煮粥忙,炊煙風散萬家香”,臘八節自然少不了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黃帝內經》有“食歲谷,以全真氣”之說。所謂歲谷,既是稟當年之氣而生長的穀物。臘月為終月,一切生物植物皆收藏畢,其真氣蘊藏於穀物種子之中

植物的種子是最有生命活力的,它可以長成一棵樹、開一株花,也可以再結出無數個新的種子。我們在春天來臨之前,吃下各種各樣的植物種子,讓生命藉助種子的力量在下一個四季勃發。


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沈從文在他的小說《臘八粥》中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鬍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慄,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讀罷也可以讓人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彷彿那一碗熱氣騰騰,香甜綿密的臘八粥就在眼前。

今年的臘八正值小寒,地氣初生,一碗燉煮了一夜的五穀粥,將穀物中的真氣都融進潤潤的粥裡。

一碗暖暖的臘八粥,一股暖流升起,也就留住了這寶貴的初生的陽氣,幫我們抵禦著寒冬臘月的寒冷。


臘八|辛苦一年了,煮一碗種子溫暖自己的胃吧!


在臘八這天有黏糯、香甜的臘八粥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彷彿也會變得溫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俗話說,小寒勝大寒,在這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一碗溫暖的粥,應該可以慰藉陰冷的天氣。

如今,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臘八節對於大眾來說就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甚至不知什麼時候對我們來說連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這樣簡單的幸福也變得渴望不可及。但這個節日背後,不僅有我們兒時對年的期待,還有家人之間傳遞的親情,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所以在這一天裡,煮上一碗香香甜甜的種子,讓我們來年春天也要向陽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