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啥是佩奇???

是不是一夜間被這個問題刷了屏?

到底啥是佩奇?“他是一隻豬,他爹是豬,他娘也是豬,一窩都是豬”,另外他還可以是一隻粉紅色的吹風機,也可以是一款蒸汽朋克鼓風機……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昨晚在朋友圈刷屏的《啥是佩奇》是佩奇大電影的宣傳片,視頻只要短短6分鐘,但卻詼諧又感人,戳中了每個人內心的柔軟,看完又哭又笑。

農名李玉寶用一支破舊的帶天線的手機

給城裡工作的兒子打電話,

得知兒子要帶孫子一起回家過年,

問起孫子想要什麼禮物,

電話那頭傳來——“佩奇”,

不等他詢問什麼是佩奇,

信號便中斷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於是為了搞懂孫子想要的新年禮物,

留守老人李玉寶一本正經地研究起了“佩奇”。

翻字典:佩戴、配種……(咋就沒“佩奇”呢?)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跑遍全村到處打聽,

但“佩琪”洗髮水、

叫“張佩奇”的男人、

跟跳跳棋差不多的“佩棋”……

好像也都不是孫子口中的“佩奇”。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終於,在去過北京的老三媳婦口中得知,

佩奇是:“小豬、紅的。”

於是他又去了豬圈,並試圖把黑豬刷成紅的……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刷豬失敗的他再次經人指點,

佩奇是一個類似鼓風機的東西

終於在他叮叮噹噹忙碌很久之後完成了給孫子的禮物。

在那個群山環繞中打電話給兒子,

一句“不回來了。”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老人的失落。

但是故事又發生了溫情的轉折

兒子來接他去城裡過年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在飯桌上他將帶的土特產一股腦兒地堆上桌

最後獻寶般地拿出用紅布包裹的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為孫子準備的禮物——

純手工朋克版佩奇(看完好想要一個怎麼肥四)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影片結尾,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在影院看《小豬佩奇》的電影,那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畫面。

儘管這是支電影廣告片,但並不妨礙大家齊聲叫好,甚至落淚!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連王思聰都轉發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同款鼓風機佩奇也出了: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留守老人千方百計尋找佩奇,問遍了全村,只為更靠近孫子的世界,探索的過程,體現了爺爺對孫子滿滿的愛。雖然為宣傳片,但其走心程度不亞於一部完完整整的電影。

看完想起了我自己的爺爺,小時候沒有什麼買來的玩具,有的玩具都是爺爺用木頭做的,他手很巧,雖沒人教他,但他無師自通,經常搗鼓出很多小玩意兒給我,惟妙惟肖的孫悟空,憨態可掬的老壽星,圓潤飽滿的木桃兒,狀如飛鳥的樹根……

如今那些小玩意兒都遺失在歲月之中不見了蹤跡,但卻成為了我記憶裡的明珠。

“啥是佩奇?”看完我想我爺爺了……

啥是佩奇?於我們而言,它或許就是豆漿油條般的存在,可是農村的爺爺卻不知道。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一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就如同佩奇它象徵著團圓,也是一場跨越代溝的愛的交流。

看完這個短片,你是否想起,曾經有人那麼用心,那麼執著地疼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