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六郎“一箭”破青山,嚇退遼兵

有勇有謀的楊六郎如何〝一箭〞退遼兵?

這是北宋朔州的一個民間傳說:楊六郎一箭退遼軍。當年〝金沙灘〞一戰極其慘烈,楊家將中:楊業頭撞李陵碑,楊家〝七郎八虎〞死的死、散的散,只餘下了楊六郎。

幾年後,遼兵壓境,雁門關再度告急,宋太宗派楊六郎前往鎮守。

楊六郎“一箭”破青山,嚇退遼兵


楊六郎率領兵馬,一鼓作氣,殺的遼兵由雁門關一直退到馬邑灘,後又退到朔州擔子山一帶。

遼兵大敗,六郎心中暗喜,卻又憂心忡忡:軍中糧草已不多了,如何是好?六郎左思右想,忽心生一計。他命兵將晚上悄悄出動,用沙土堆起了許多小山包,上面用蘆蓆覆蓋,遠遠望去和真的糧草堆沒有兩樣。

遼兵幾天來連吃敗仗,這天,遼軍主帥正與眾將商議退兵之策,忽有探馬來報:大事不好!六郎一夜之間運來了許多糧草,看來這回是下決心要與我軍決一死戰了。

遼帥半信半疑,出營觀看,但見朔州川上的宋營中,旌旗招展,糧堆遍野,遼帥吃驚不小,思考再三,只好派人與六郎和談。

遼使來到宋營表明和談誠意,六郎哈哈一笑說:和談不難,但是必須答應一個條件:先退兵,後和談。

楊六郎“一箭”破青山,嚇退遼兵


遼使問:怎麼個退法?

六郎回答說:看你願退一馬之地,還是一箭之地?

遼使心想,讓一馬不知跑多遠,不如就讓一箭吧,便說:甘讓一箭之地。

約定射箭之日,六郎昂首闊步走出營外,大喝一聲:拿箭來!待士兵們抬來弓箭,

遼使一看嚇得目瞪口呆,只見六郎的弓似彎梁,箭如屋椽。

六郎隨手抽出一支箭,搭上弦,用力一拉,弓如滿月,輕輕一放,颼地一聲,那箭離弦而去,消失的無影無蹤。遼使一路找箭,一直找到遙遠的大青山,才找到這支箭。

遼兵無奈。只好退到大青山外。

楊六郎神機妙算,

料到遼使會有這麼一著,

暗中早已派將士

跑馬到內蒙大青山,

把一根安有鏵的樺椽

插進山中石縫裡。

至今,朔州一帶還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

〝六郎站在雁門關,

一箭射到大青山〞。

至今,這隻巨大的〝箭〞

仍插在大青山的岩石中,

只能搖晃,不能拔出來。

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觀光,

感嘆著六郎的有勇有謀,

一箭退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