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小年?31家房企銷售額同比上漲超三成


樓市小年?31家房企銷售額同比上漲超三成

在大部分專家和房企都預測18年將會是樓市的小年時,18年的樓市數據卻是再次刷新高度。如果按照17年的調控力度來看,全部一刀切的政策確實讓樓市開始出現降溫,然而市場必然有滯後性,加之炒房以及部分城市的跟進不及時,市場預期沒有下降的情況下,購房需求也是在上漲,而且由於房價並沒有下跌的原因,銷售額創新高也是意料之中。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目前已發佈全年銷售業績的31家中國房企,2018年合計銷售額達到了5.026萬億元,同比上漲34.9%。2018年全年,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金額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恆大合約銷售金額約為5513.4億元,同比增長10.1%;萬科去年合同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

大部分的房企都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而且部分房企也是直逼萬億市場,當然從增幅上來看是有所下滑,但是別被增幅兩個字所迷惑,因為增幅的直接影響因素就是基價。這樣來看,即使是19年的房價上漲,即使是增幅有所下降,但是從房企的銷售業績來看,仍然會創新高。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態,目前市場上的購房情緒已經冷靜,購房需求也大大的減少,尤其是在瘋狂的購買心態冷靜下來之後,才發現本身的購買力有限,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了接鼓傳花的遊戲,樓市自然也會迴歸平靜,而這種平靜也僅僅是相對於目前的價格和市場。

大部分的專家又預測了19年的樓市,那些在金九銀十之後做出房價大幅下滑的預期的專家開始改變風口,尤其是看到個別城市開始政策放鬆之後,房企也藉助機會開始宣傳樓市回暖,但政策是一回事,購買力卻是另一個問題,如果房價不下降,那麼買房需求必然會減少,因為在此輪的週期裡,已經掏空了大部分的購房市場,尤其是中低層次的購房者,而對於那些資金不足的購房者,現在的房價只能讓買房無限的滯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