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文」一座橋,見乾坤

黃河上有很多很多的橋。這很多人都知道。但自從有了這座橋,其他的橋似乎都泯然眾橋了。當然,很多人也許會不認可如此主觀的說法,那隨你。但你也別急,別急著下結論。當你緩緩地走向她,走向她一一長虹臥波,似有還無,如夢似幻,子午流注。一條真實的大河,一條如夢的長橋,虛實之間,縱橫捭闔;有無之間,合縱連橫。

「旅美文」一座橋,見乾坤

咦,黃河上的這座橋。

踏上去的那一刻,我猜想,人人身上都有的十二經絡就迅速運動起來,輪流上陣。肝膽相照,魂魄相依,子午流注,大河氣象。近360米長的時光隧道,以一個時辰近二三十米的速度,在光怪陸離裡,在子虛烏有中,我們正好將十二經絡輪值體驗一遍。

「旅美文」一座橋,見乾坤

子時,入橋。橋,橫亙於逢石湖與孤山峽之間,與同樣橫亙在大河之上的玄天洞索道,構成環線,互為表裡。此刻,膽經當值。膽汁開始加速分泌,新陳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看見那隻黑狗了嗎?它趴在空空蕩蕩的玻璃橋面上,不知所措,害怕呀!究竟要不要走這座似有還無的橋?多分泌些膽汁吧!既來之,則過之。反正膽經從腦後側經過。一切暫時都拋置腦後。即便兩股顫顫,也要壯膽,走!走起!

丑時,肝經當值。誰不知道肝膽相照。斗膽上橋了,膽經就要廣輸肝血,招兵買馬,氣血充盈,以備滋養馬上活躍起來的五臟六腑。肝藏血。兵馬既動,糧草隨行。

寅時,肺經當值。肺朝百脈。把之前肝經已準備好的肝血,輸送到身體的每個角落。沒有道理不鼓勵肝膽戮力同心,開弓哪有回頭箭。說走咱就走,從大黃河上這座真實不虛的橋開始,風風火火闖九州。

卯時,大腸經當值。走在半空中,腳下是深不見底的大黃河,想想某種不測,還是有點怕。剛起的豪氣,便又有些緊縮,兩股顫顫,緊張得大腸緊一陣慢一陣地收縮。此時,從孤山峽駛來的遊輪,正從橋下緩緩駛過,緩緩駛入八里峽、龍鳳峽。可以靜靜地冥想,想想北中國的黃河三峽,就在王屋山天然的蓮花棧道下,就在世界人民共建的小浪底大壩裡。怕什麼?!

「旅美文」一座橋,見乾坤

辰時,胃經當值。安步當車,才想到胃。越來越接近大河之心。天心月圓似的。大河樓遙遙兀立,如天壇峰上的天壇閣,端莊,典雅。當思我濟源”一山一水一精神”,現實安穩,身體便慢慢適應了這座橋的虛無縹緲。人鑲嵌在天地之間、大河之上,當思胃是後天之本。此時當釆天地之氣、大河之精、日月之華,胃裡馬上騰籠換鳥,儘快納入這難得的大自然的精、氣、神。餐風飲露。為了儘快消化,膽開始向小腸輸送膽汁,胃就似轟隆隆的球磨機。身體,五臟六腑,奇經八脈,畢竟都是一個整體,一個小宇宙。山河存乎一心。當其時,當其機。

巳時,脾經當值。脾把胃中的精微物質分送給全身的各個器官。有了精神與物質的給養,站在大河的中央,頓有天地捨我其誰的豪邁。再看那幾位瑜伽女,光光的,絕少的衣物,光光的造型,與光光的橋面,與光光的空間,與光光的黃河水,便融溶為一,定格在趴在橋面上專心致志、目不轉晴的攝影大叔的眼光中、鏡頭裡。

午時,心經當值。我們一行人,站在大河之上,心旌搖盪,哪還有什麼恐懼和恓惶。心經這時恰逢其時地給心臟加註滿滿的血液,讓心臟更好地推動周身的血氣運行,血脈賁張。流動是最好的風水,動起來,便生機無限、生生不息。於此,可大馬金刀地欣賞大河風光,壯懷激烈;也可以望波靜心、望峰息心,閉目養神,感受一下半空中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不著調的空靈之美。

「旅美文」一座橋,見乾坤

未時,小腸經當值。心與小腸相表裡。江山如此多嬌,生活如此美好。獵獵風中,一副熱心腸,溫暖了你我他的神經中樞。過橋吧,去玄天洞外撞響新年的鐘聲,去玄天洞裡探尋大地深處的美麗與神秘。

申時,膀胱經當值。自從高峽出平湖,小浪底便是大地的膀胱。黃河三峽的水,清啊!天下黃河清濟源。天下黃河惠濟源。人體需要津液的滋潤,這清清的黃河水,正是大地的津液呵。不滿不溢。不泛不濫。恰好的度。婉轉的小浪底北岸灌區引水工程,終使津液在濟源城鄉潮汐湧動,融會貫通,溫潤百回。

酉時,腎經當值。腎是先天之本,是一個人、一座城的底氣。如大山大河,如王屋濟水,如愚公精神。當仁不讓,都是濟源出重彩的樁基。有了生態、文化、文明,有了綠水青山、藍天白雲,自然就有物質與精神相得益彰了的金山銀山。屹立在這碧波之上、藍天之下,憑籍一片橋,似白璧微瑕。但咱有這個底氣,是不?哥哥我腎不虛。

戌時,心包經當值。心包是心臟的襁褓,又是周身氣血的路網通道。此刻在大黃河上閒庭信步,誰的心肺功能,不伴這大江大河,沸騰不歇?

亥時,三焦經當值。三焦通百脈,這一次赤裸裸地橫跨黃河,如御風飛翔,身、心、靈如此通透澄徹。十二經絡滌盪,十二時辰輪轉,夢中經年。任何快樂、幸福都不是憑空從天而降的,不過是我們之前累世經年奮鬥的種子,此刻發了芽、開了花、結了果。

一座橋,輪迴了因果。

黃河上的這座橋,是目前中原地區第一條橫垮黃河的玻璃吊橋,全長350餘米,橋面與水位之間落差有100餘米,橋面釆用航空夾膠玻璃,厚度達4釐米,一平米可承載六個人,橋可供約600人同時通過。陽光下,田明山娓娓道來,風清雲淡。黃河三峽玻璃吊橋,位於黃河小浪底三峽景區內。在濟源。在河南。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人啊,總是習慣向外探求。也沒錯。但是,當你一朝徹悟:也不是一切都必須捨近求遠的!一粒米中見乾坤。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之甚少,我們對我們的小城濟源知之甚少。捫心自問,迴光返照,對身邊的物事,搬著指頭算算,我們真正知曉多少呢?如黃河上的這座橋,沒事了經常去練練膽呵;如我們自己小小的身體,它可是我們進能攻退能守、處世處事的老本錢啊。

作者:劉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