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罐茶現象”看2019年茶業市場爭奪戰

由“小罐茶現象”看2019年茶業市場爭奪戰

歲末年初,離新年的鐘聲敲響還有17天,正在忙於春節銷售的茶行業,泛起一絲波瀾。網上開始熱傳一篇關於小罐茶的文章,核心意思是質疑"小罐茶,大師作"這句傳播語,並詳細算了一筆賬,"2018年小罐茶銷售20個億,一位大師一年就炒了2.5億的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大師很累"。對此,2019年1月17日,小罐茶發出博文"致所有關心小罐茶的朋友",指出:"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並非大師手工炒茶。作為小罐茶各個茶葉品類的"首席產品經理",製茶大師們與小罐茶共同製作茶葉產品標準,嚴格把相關原料採摘和生產過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逐步交給現代化的製茶設備去解決。所以關於"大師累不累"純屬調侃。

由“小罐茶現象”看2019年茶業市場爭奪戰

對此,不同人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力挺小罐茶,有的則認為小罐茶宣傳過度。比如,中國茶商學院副院長歐陽道坤老師,清晨在微信朋友圈評述說:"但願我們行業同仁能夠從小罐茶的出現與成長中受到一些啟發,得到一些鼓舞。如果用農業思維期待中國茶的未來,中國茶肯定沒有未來。"

由“小罐茶現象”看2019年茶業市場爭奪戰

著名營銷專家劉春雄教授則認為:小罐茶做得非常好。以前老拿立頓調侃中國茶,好不容易出一個,要珍惜。可見行業人士對小罐茶的發展還是持認可態度。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小罐茶現象,又該如何看待2019年茶行業的競爭呢?

由“小罐茶現象”看2019年茶業市場爭奪戰

小罐茶為行業帶來什麼?

中國茶行業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但由於自身的屬性,身子是農業的,腰部是商業的,頭部是文化的,所以在行業的熱度和品牌影響力不夠,也就出現了中國幾千個茶企頂不上一個立頓的說法。但是小罐茶出現之後,突破了茶行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農業屬性和"琴棋書畫詩酒茶"的文化屬性,直接定義"菸酒茶"的商業屬性,直接攪動了較為低調的茶行業,也帶動了行業熱度,讓大家眼睛一亮:原來茶也可以這樣做。此外,行業一直認為小罐茶成於營銷,實際上除了營銷之外,小罐茶在茶的優選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既尊重傳統,又有創新,因此小罐茶也成為行業的新現象。

2019年中國茶行業進入跑馬圈地新階段

正是由於小罐茶的推動,讓很多茶企的龍頭企業開始更加註重品牌,更加註重渠道的推廣。我們看到2019年,湘茶集團發力酒茶融合;中茶集中精力推動新零售進程;華祥苑向國茶方向打造;小罐茶將向大眾化茶飲發力。同時我們也看到,以新零售為優勢的連鎖渠道正在蓬勃發展,醉品茶集獲得雷軍、李開復的投資,準備開拓全國市場;酒茶生定位酒茶融合,僅在北京開拓100多家連鎖店;1919成為茶類市場部等等,渠道的變化也倒推企業的變化。現象的背後,是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是消費升級的影響。因此在行業大趨勢下,中國茶行業也將進入跑馬圈地的新時代。

從行業發展的趨勢看,從中國茶行業的未來看,我們期待更多的"小罐茶"出現,推動並攪動行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