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艾灸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更要堅持!

艾灸作為一種特色中醫理療法,因其獨特的優勢,現在越來越受人歡迎。但是很多人在接觸艾灸之後,常常是灸了一兩次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

常做艾灸的人都知道,艾灸保健是需要堅持的,尤其是當艾灸出現灸感時!

灸感一般只有經絡敏感的人或內心比較靜定的時候才能體會到。這就好比我們用針灸時所體會的針感,如果不靜下心來的話,只能感覺到痛,其他的細微的感覺就體會不到了。心靜即是對被灸人的要求,也是對一個施灸者的要求。

當艾灸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更要堅持!


什麼是灸感?

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灸感的發生是在艾火物理與藥理的雙重作用 下,使體內的經氣被艾火激發和推動,經氣在運行的過程中與病灶的邪氣相搏,和邪氣外瀉而引發的一系列灸感現象。

這些現象是艾火循環和經氣與病氣自身真實存在的體現。灸感的發生與否直接會關係到灸療效果的好壞。這種灸感只是一個自我感覺,有些人敏感些,能覺察到,有些人遲鈍些,覺察不到。

艾灸灸感的強弱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人體經絡的阻塞程度。產生灸感且灸感強烈的,說明人體經絡通暢,調理起來見效迅速,沒有灸感的,說明經絡中邪氣瘀積嚴重,需要疏通經絡後再灸,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引發灸感的存在和出現,常常會受到環境,手法,病理,時間,個體等諸種條件和因素所影響。

當艾灸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更要堅持!


灸 感 的 分 類

灸感所表達出來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現象,根據不同階段時間施灸所表達出的不同作用可分三類:

1.艾火循經:

溫熱是施灸時第一階段出現的動態灸感,是艾火自動循經促使氣血升溫、循環運行的良性反應。因為火屬於動性,有走竄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經所表現出的溫熱灸感也是動態的、多樣性的,具有透熱、傳熱、擴熱三種形態。

透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肌體的表層向深層穿透,具有灸前透後、灸後透前的作用;傳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一定的經絡或方向遠端傳遞,具有灸上傳下、灸下傳上的作用;擴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身體的一點向周圍擴散,有灸一點擴一片的作用。這三種溫熱形態的灸感出現,客人會感到溫暖舒適,病感減輕。

2.正邪相搏:

艾火循經:麻、脹、酸、沉、痛是施灸時第二階段出現的靜態灸感,是體內正氣與邪氣作鬥爭的正常反應。當艾火循經出現溫熱灸感時,會激發促使體內的氣血運行,遇到病灶的邪氣時就會發生激烈的鬥爭,造成經脈、筋肉等組織緊張,致使氣血循環發生波動,從而會在病灶或病灶所屬的經絡出現,麻、脹、酸、沉、痛的靜態灸感。這種灸感的出現,表明了體內正氣的生成和邪氣相鬥爭的開始。

3.邪氣外出:

風、涼、寒是施灸時第三階段出現的動態灸感,是體內正氣強而邪氣弱,邪氣被排出體外的良性反應。當艾火持續不斷的燻灼相應的穴位,就會使氣血加速循環而增強正氣,將病灶或所屬經絡裡的病邪之氣排洩出去。會在相應的部位出現一絲絲寒涼的風氣陣陣的排除。表明了體內的正 氣開始將邪氣排出體外。

當艾灸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更要堅持!


艾灸的通竄感

對於寒邪重、體質比較弱的人來說,熱感的體會比較慢,可能艾灸幾個月才會出現。而且不容易被人察覺。

有無走竄感是艾灸效果好壞和經絡暢通與否的重要表現。艾灸穿透性比較強,具有透熱、導熱和傳熱的特點,會隨著經絡進行感傳,有非常好的通竄功能。當出現走竄感之後,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有的人經絡比較暢通,所以灸幾次這種感覺就會慢慢出現。

當艾灸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更要堅持!


找病

除此之外,艾灸的通竄感還表現在“找病”上,什麼意思呢?

當艾灸的熱力滲透到相應的病灶,陽氣充足了,身體自然會進行調整。比如說艾灸中脘穴,胃部患者肝區會感覺不舒服,但是又檢查不出來具體的疾病,其實這也是艾灸的通竄功能在起作用,艾灸的熱感會自行去到有病的部位。

艾灸灸感相當重要,認真感受灸感,那艾灸效果將會事半功倍!灸感在灸療過程中依次深入,當艾灸出現灸感時,一定要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