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這大概是每個中國人都會背的八個字了,這八個字出自《百家姓》,《百家姓》是一本關於漢姓的書,成書於北宋初。《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百家姓》中各個姓的次序不是按當時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的。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趙錢孫李”之所以是《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在北宋初年的吳越錢塘地區形成,所以就用當時最重要的家庭姓氏:

而接下來的四個姓氏“周吳鄭王”都是吳越開國國王錢鏐的妻子姓氏。(“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嘗詳考之,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俶)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錢鏐)而下后妃。”——王明清《玉照新志》)

提起百家姓,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姓分單姓,複姓。據統計,中國有史以來單姓共6931個。複姓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除了我們熟知的歐陽、司馬、上官、西門、皇甫、慕容、夏侯、諸葛、太史等等,還有三字四字乃至九字十字的姓氏。複姓雖然直覺上給人稀少的感覺,但是不同字數的複姓加起來有上萬個之多。在數量上是多餘單姓的。聰慧如君,也沒想到吧?當然了,時至今日,很多複姓已經變成稀有姓,單姓如“李”、“王”、“張”、“劉”等是數量上名列前茅的大姓。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我們常提到姓氏姓氏,事實上我們對姓並不陌生,從幼年時代能說話起,就被人問詢,你幾歲啦?你姓啥子呀?姓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個屬性,哪怕您是個大鬧天宮的猴子,也得叫孫悟空不是?我們的父輩總是被稱作老李老張老趙雲雲。杜甫的名可以用工部來代替,但是姓沒法代替,所以人稱杜工部,相對應的,韓愈人稱韓吏部。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姓我們再熟悉不過,但是提到氏,想必大部分人概念都很模糊,經常掛在嘴邊,但是嚴肅起來究其意義,貌似一時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麼我們就要引入姓氏這個整體性概念。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對人類的文明歷史發展有巨大意義。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華文中的姓氏一詞,要分為“姓”和“氏”兩個概念,最早時期“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也可以看出今天所謂的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媯”、“姚”、“姜”、“姞(一說妊)”、“妘”和“嬴”諸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首這一特點。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此外,我們今天所知的很多姓,大都源自這些古老的姓,或者說是由這些古姓演化而來的分支姓。這裡我們將這八大姓中的每一個姓舉一例該姓名人後綴分支姓氏若干(注:部分不同古姓的分支姓氏有所重複,屬正常狀況,因為每個姓氏的起源本身不唯一)。

姬姓:華夏部落首領並列於三皇五帝的黃帝即姬軒轅,此外姬姓是周朝國姓(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姬姓分支:王、張、楊、周、吳、李、孫、胡、朱、林等。

姒姓:夏朝開國國王大禹姓姒,姒姓分支:題、夏、顧、扈、譚、夏侯、鮑、曾、卜、婁等。

媯姓:五帝之一的虞舜姓媯,媯姓分支:陳、田、胡、袁、陸、王、車、薛、滿、夏等。

姚姓:姚姓亦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華)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名為氏,稱為姚氏。姚姓分支:陳、王、孔、文、吳、胡、孫、虞、田、袁等。

姜姓:姜子牙,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姜姓分支:呂、齊、許、謝、紀、邱、盧、方、章、高等。

姞姓: 古南燕國的始祖姞伯鯈(南燕國名人啦)姞姓分支:燕、須、雍、鄂、闞、光、楊、孔、尹、蔡等。

妘姓:顓頊族祝融氏為妘姓始祖,一說妘起源於帝嚳高辛氏,妘姓分支: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另,這八姓亦被稱為:“祝融八姓”。

嬴姓:這個鐵定舉秦始皇為例了,始皇帝,,名嬴政。嬴姓為秦國及趙國國姓,這也是“秦趙一家”說法的由來。贏姓分支: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等。

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除此之外,氏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或者說產生的目的之一是“明貴賤”,氏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用以區分貴族與平民。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

當時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則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西周建立以來,分封制度下產生大量的封國,封邑,以封地為氏者呈幾何倍數增加,如姜子牙由原來的呂氏演化為分封齊地後的齊氏,就是這姓氏演變洪流中的一例,這其中,除了姓向氏的演化外,還有氏本身由氏演氏的分支化過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奠定了後面姓氏合一的基礎。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形勢圖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這裡以前面提到的姜子牙的姜姓為例,姜尚原為呂氏,因姜尚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因此姜尚也叫呂尚,而姜尚輔佐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後被封國於齊地,故其後人以齊為氏,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便是姜尚的第十二代孫,姜姓,齊氏(亦可稱呂氏)。此外,不同姓之間也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而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出在姓氏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已經出現了姓氏混用的現象,即“以姓演氏,以氏代姓”的現象,因此,到今天為止,我們若想要對自己的姓氏追根溯源,在沒有詳細家譜族譜的情況下,恐怕頗有難度。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那麼,氏是從什麼時候漸漸“影響力”弱化,變的不如姓有影響力的呢?

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封建宗法制度趨於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士階層與平民影響力上升,氏不再是貴族特有的標誌,普通人也開始稱氏了,氏與姓的概念開始混合,或者說氏的概念開始弱化,到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姓和氏開始了一體化進程,秦漢以來,姓氏逐漸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

“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姓氏姓氏,我們的氏去哪兒了?

秦橫掃六國,從此姓氏合一

自此,姓即氏,氏即姓,遂稱“姓氏”,到唐宋後中國姓氏學逐步定型。時至今日,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化用語,代指其一。而在不同場合,且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素不相識的人初次謀面,往往會禮節性地問:“您貴姓?”答曰:“免貴姓某。”相對的並沒有詢問“貴氏”這種說法,可見姓氏合為姓這種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與此類似的概念還有“名字”,今天我們已經大多有名無字,但是仍以名字代指我們的姓名。至於氏,在概念上更加傾向於表示“氏族”、“群體”、及“共同體”的意思。

讀到這裡,您已經知道我們的氏從何時弱化,又從何時逃跑的了吧?那麼筆者在這裡作一個小小調查,歡迎各位朋友在評論裡留下自己的姓氏和地區(以省份為準吧),看看大家姓什麼,來自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