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陽光陷入了陰霾,悲傷在法國蔓延。在巴黎,法國人一次又一次地在生活的街上抗議整個時代的不公正,少數示威者放火燒燬路障和汽車,砸碎窗戶,並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但大多數是和平的。騷亂之後,法國的部長們看到了面臨風險的經濟,以及危機中的民主。一些抗議者開始呼籲“起義”,因為馬克龍不住在他們生活成本太高了的世界。法國總統馬克龍,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必須認真對待“黃色背心”的抗議。1968年5月,法國學生們自發地、徹底地、無視地反對侵略越南的美帝國主義,西方那些批判性思考的人欽佩著法國人的勇氣。時至今日,“黃色背心”的新社會運動仍是法國民眾反對統治階級的長期傳統的一部分。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1968年五月風暴中警察對學生採取行動

在法國,歷史轉折點反覆產生完全不受控制的、爆發性的流行運動。雖然他們從未立即獲得成功,包括戴高樂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後獲勝大選。法國人的頑固性每次要麼死在路障上,要麼作為一個想法去征服其他西方社會,但他們成功地表達了整個時代後來的道德主導和政治意識。即使在今天,法國人的不法行為也會再次引發這種趨勢。在資本主義的發展瓶頸階段,中下層階級的不適受到了破壞性的影響。在法國,這些不滿並沒有反映在文字上,而是出現在街頭抗議之中。這是全國範圍內被壓抑的憤怒和絕望的爆炸,來自不同階層的人,需求差異很大,全部選擇了黃色安全背心,這是每個汽車駕駛員必須擁有的,作為他們抵抗馬克龍計劃增加的汽油稅的象徵。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巴黎的示威者

或許馬克龍心中藏滿了對法國的熱心,但他的經濟洞察力並不深刻。出於純粹的資本流動性和工作條件的靈活性,市場對用工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就業者的職業生涯往往突然失去收入。由於低成本的工作競爭和工會影響力的減弱,從長遠來看,工資不會再大幅增加。即使調整通貨膨脹後,人們的平均收入也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收入。儘管企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對未來的投資卻很少,多年來投資率一直在下降,而企業的儲蓄正在上升,直接導致國內需求缺乏整齊增長的前景。馬克龍的“改革願景”是國民經濟能夠更多地吸收利潤以使利潤進一步增長。然而,受影響的人似乎只有上層階級,利潤主要落在他們的海外賬戶中。所有這一切都與改革者對人民所做的承諾相反:“最終,每個人都會受益。”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警察在巴黎使用水炮

人民的不滿是如此之大,特別是許多人似乎失去了對自己命運的控制。然而,社會抗議為人民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解脫時刻。行動訴求中可能產生不安全感和失控,除了所有可能的暴力行為外,他們還有自信心,這也是世界各地對法國大革命持續著迷的原因。它一直是為了爭取弱者的權利而進行的信念、道德和自我放棄。主張降低稅收、大幅提高養老金和最低工資的“黃色背心”的湧現可以被理解為類似的歷史事件,正如1830年七月革命中的工人在工業化過程中發現了他們的力量一樣,“黃色背心”在世界經濟的數字化過程中發現了他們的力量。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凱旋門附近的抗議者

其中可以看到一股新的歷史力量,就像勞工運動。沒有黨派的帶領,沒有工會的支持,只需社交網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協調行動,就足以使高度發達的經濟陷入癱瘓。當然,馬克龍也可以用正確的行為來追隨自己的言行。他曾講到自己身處的這個時代與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歲月驚人相似。當時,法國和美國都通過新政達成大膽的社會政策,逃脫了民族主義的危險。即使是“黃色背心”也在呼籲政府採用適合其時代的新的社會和教育政策。人們比馬克龍所認為的更願意進行改革,但他們想要自己決定哪些改革是他們認為有用的,哪些改革沒有用。

法國黃背心危機:當改革脫離人民

背心上寫著“小偷,騙子,人們驅逐你"

企業不能比國家強大,經濟權力不能轉化為政治權力。否則人們會這樣說:有錢的人有權,有權的人有權利。這迫切需要馬克龍儘快恢復政治對經濟的首要地位,引領經濟界進入正確的視角:失業率下降才能帶來經濟的穩定增長,企業高管及其經理不斷逃離社會責任是錯誤的,要求企業家把賺到的錢在國內進行投資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取消勞動力市場的繁瑣規則,降低高收入者得到的稅收減免,增加就業壓力下的失業福利,大幅提高養老金,以確保人人受益。經濟發展需要順應人民意願,發展經濟的唯一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那些只為大公司和特殊利益團體制定單方面政策的人會被視為人民的對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