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9月21日,由GWC長城會主辦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在北京鳥巢開幕。阿咩有幸作為首批體驗者,提前看了10座充滿溫暖與想象力的“未來之家”。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在和大家分享看展體驗之前,阿咩要先說說阿咩的偶像原研哉。

許多人聽說原研哉先生是因為無印良品,但在設計領域,他是一個對家有著特殊感情的人。他認為,“家”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最淺顯易懂的事物,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一面鏡子。建議大家都去看一下他的《設計中的設計》,淺顯易懂地表達了家庭生活的細節在設計師眼中是如何被放大的。原研哉先生做的各種展、各種比賽,都是從生活最基本、家庭最常用的元素或者概念出發,比如通心粉,以此來讓任何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一件物品它的功能,以及設計師想傳遞出來的信息。阿咩一直不同意許多人將無印良品定位於“性冷淡”風,顏色的寡淡、形狀的原始,是為了讓人化繁為簡地去生活和思考,這才是活著的本質。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作為HOUSE VISION的發起人、CHINA HOUSE VISION的總策劃人,原研哉先生早在東京就舉辦了多屆HOUSE VISION展,2011年,他第一次在中國開啟HOUSE VISION的相關活動,2015年CHINA HOUSE VISION在中國北京正式啟動,如今已成為聚焦中國未來居住的跨行業創新型平臺。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和往年一樣,HOUSE VISION依舊以“未來居住新常識”為理念、攜手建築師和企業共同構建未來之家,今年同樣彙集了10位中外建築師或團隊,與10家企業共同打造理想中的“未來之家”。10座1:1大小並可親身體驗的展館將在鳥巢南廣場展出,向公眾呈現屬於未來之家的無限可能。關於今年的“家”,原研哉先生這次的出發點很牛x:“

要想審視家的環境,把它放到極端環境裡會更清晰!”阿咩認為,在當下,很多人把家當旅館,以前是近鄉情怯,現在是近家情怯,問題雖然在於人,但改善了家的環境,對人的想法還是會有正面的影響。

原研哉的這個觀點,與阿咩熟悉的其他形式藝術創作是一通百通的,電影劇本的創作也是如此。

之前原研哉先生在中國發起這個項目,是因為看到中國人的居住問題: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口膨脹,房價上漲,樓越來越多,居住面積卻越來越小,空氣也越來越差。本屆展出的10個“家”,正是響應原研哉所說的“極端環境裡的家”,並通過設計對極端問題進行緩解,並讓人從中對未來的可能性產生積極的思考。我們來看一下官方的陳述:

未來生活大展的主題是“NEW GRAVITY”,意喻今日關於中國生存環境要素的思考,宛如改變“重力”一般的劃時代。本次大展將思考迴歸到人最基本的生活單位——“家”。大展中呈現的未來構想,以北京為起點,可以複製到全國各個城市,因地制宜,以前瞻者的思想,實際解決當地居民面臨的生活問題。同時,能夠更好地響應政府科技創新、文化創新、設計創新的理念。

這10個“家”分別是:

01|海爾 × 張永和丨非常建築

砼器/Concrete Vessel

02|阿那亞 × 柳亦春丨大舎

亼屮囗/House ATO

03|遠景 × 楊明潔|YANG DESlGN

綠舍/ e-Vege House

04|小米 × 李虎|OPEN

火星生活艙/MARS Case

05|華日家居 × 青山周平丨B.L.U.E.

新家族的家-400盒子的社區城市/Sharing Community of 400 Boxes

06|有住 × 日本設計中心

最小—最大的家/Zero-Edge

07|無印良品 × 長谷川豪

無印良品の社宅/Company Housing for MUJI

08|TCL × 董灝&藍冰可丨Crossboundaries

你的家/Infinite Living

09|漢能 × 馬巖松丨MAD建築事務所

庭園家/Living Garden

10|MINI LIVING Urban Cabin × 孫大勇丨槃達

這10個“家”各有千秋,讓阿咩最為心動的是2號館柳亦春的亼屮囗、4號館李虎的火星生活艙、5號館青山周平的新家族的家、,以及7號長谷川豪的無印良品の社宅。

先來看2號館阿那亞柳亦春的亼屮囗,圖中站在舍中的正是柳老師。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這個空間不是平面的,而是自上而下的立體,在旁觀者來看很逼仄,然而身處其中,只有居住者才能享受到其中的安全感。柳亦春從中國古代建築詞彙“舍”出發,闡釋了“舍”與開放居住相關的豐富內涵。在阿咩看來是現代人回到天然的洞穴時期,淨化身心的時候,仰望頭頂的星空。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4號館小米李虎的火星生活艙。

科幻感是這些年各種藝術設計品都會追求的一種特徵,李虎呈現的這種生活艙就是如此,與小米自身的定位也十分契合。這組作品與另外9個作品相比,實驗性與主題性更強。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將來大家都搬去火星居住時,是真的會有“萬般帶不走”的物資貧乏感,只有人自己是當下的、鮮活的。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5號館青山周平的新家族的家。

在前面的“家”裡,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孤獨,或者說獨居,是未來的常態。在青山周平的作品裡,鄰里共享互動變成了重要的形式,很多傢俱都臨街擺放。居住並非只能在家裡,更可以是探身到外部空間。大量吸取外部的光源。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阿咩覺得,實用性非常之高,買小戶型的朋友,現在就可以這麼做。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7號長谷川豪的無印良品の社宅,社宅即員工宿舍。長谷川豪從中國窯洞民居與北京四合院的居住方式中獲得靈感,嘗試高效利用北京的半舊空間,加上無印良品的系統層架等,來打造一個集體居住的空間。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都是我們熟悉的物件哈。看完之後,阿咩迫不及待又去無印良品採購了一番。


秋日來北京,跟著原研哉去看“未來生活大展”

成功的家居設計師,能讓使用者更加熱愛生活。這就又回到偶像原研哉的設計觀,以人為本,用設計讓使用者瞭解物品的真正用途,還原物品的尊嚴,這是設計師要傳遞的信息。

今年這一屆大展將持續到11月6日,雙節來臨,大家可以帶著親朋好友一起鳥巢轉一轉,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家”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