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增長23%?為何小米2018年Q4出貨量暴跌35%

近日, 第三方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披露,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同比下降11%,為1.08億部。該機構稱,成為明確的市場領導者,而蘋果和小米失勢。

華為增長23%?為何小米2018年Q4出貨量暴跌35%

華為增長23%?為何小米2018年Q4出貨量暴跌35%

從全年來看,2018年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亦下降11%,為4.085億。

單個廠商來看,第四季度,華為在中國的智能為3000萬部,佔中國28%的,同比增長23%。

份額為20.8%,位居第二位。其同比下降2%,但增長速度仍高於平均水平。

位居第三,市場份額為20.6%,增長率為8%,僅次於華為。

對於蘋果,第四季度超過小米,市場份額為10%,但出貨量同比下降22%。

至於小米,為9%,下滑至第五位,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強勁增長已停止,同比下降35%。

此外,前五大品牌佔據中國全部出貨量的90%。前五名以外規模較小的,如魅族,正在努力追趕,但其利潤也正在減少。

在消費降級背景下,為何主打性價比的18年四季度國內暴跌35%,華為增長23%?現在消費降級,小米不是應該越賣越好嗎,怎麼會銷量下降?

其實,大多數人經過多年的發展,手上都有存量手機,即使是消費降級,那麼更有可能是選擇不買,反正老手機又不是不能用。

要買,還得會買自己喜歡的,所以你看,即使是千元機,華為的榮耀8X在保證配置的情況下也會盡量做的漂亮,潮流。

而小米為了節約成本,不得不採用成熟的產業鏈,也就是比別人正常都會落後幾個月,半年,甚至是大半年。

比如18:9全面屏,劉海屏,水滴屏,魅眼屏,多彩機身等等,反應到上就是一個字“土”,沒錯,就是土,跟一開始的“為而生“已經漸行漸遠了。

最近有意思的是紅米品牌獨立,發佈紅米note7,雷總一直吹很能打,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華為增長23%?為何小米2018年Q4出貨量暴跌35%

然而一家手機公司的運營,是高度系統化的,一款產品的定位,也只是整個公司產品矩陣中的一環。

如果定義具體的一款產品,我相信很多學過營銷的都能說各七七八八,因為要考慮的就是一個點,相對簡單的多。

紅米note7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從產品本身來看是成功的,但是放到整個小米的產品系列裡邊看,你會發現其實是非常糟糕的產品定位。

因為他把自己家的小米8青春版,小米8SE,小米play,都錘了。

作為消費者,你是無所謂,但是資本市場上的那些小米股東可能要瘋了。

即使這樣,你以為就能殺敵一千嗎?門都沒有!

友商的榮耀8X系列該怎麼賣還是怎麼賣,榮耀play遊戲依然錘你沒商量,依然火爆,暢享9系列依然好得很。說到底,一顆炸彈能有多大威力,你一款最多也就影響線上直男拍照市場,看到前面限定用語了嗎,線上—直男—拍照,就這麼大一塊市場,其他的人家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

你要想贏,別單點突破,請全線配合進攻,然而小米這點似乎幾年了都沒有成熟的思維模式,產品經常自己打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