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微粒貸攜手華融湘江銀行 在湘開展扶貧新模式

2018年7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2017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7年末,貧困縣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已達95.83%,較年初提高2.93個百分點,金融扶貧的模式也愈趨多元。

面對國家制定的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如何助力區域協調發展、開展金融脫貧,是中國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課題之一。

隨著互聯網銀行及金融科技的深度發展與日漸成熟,深處邊遠地區的貧困農村用戶也開始受益。帶著互聯網基因的創新型金融扶貧工作開始為農村增加金融供給。

2017年,微眾銀行通過將微粒貸業務核算落地的方式,定向為貧困縣貢獻稅收。微粒貸是微眾銀行於2015年推出的定位大眾客戶的手機移動端自助式小額信用、循環使用貸款產品,目前已實現全流程移動端服務。

2015年微眾銀行與華融湘江銀行就開始了合作就微粒貸聯合貸款業務簽訂戰略協議;從2018年1月開始,雙方將這些貸款的業務核算落地懷化沅陵、益陽安化、湘西花垣三縣,將微粒貸合作創造的稅收全數用於扶貧項目。

通過貸款業務在貧困縣落地來增加華融湘江銀行懷化沅陵縣支行、益陽安化縣支行、湘西花垣縣支行的貸款利息收入,從而實現當地金融企業增值稅和稅收提留增長,為地方脫貧攻堅提供資金支持。

截至目前雙方合作已經為當地貢獻了累計1720.48萬元稅收,這部分費用將由當地縣政府安排使用在對應的扶貧項目上。

據瞭解,這一模式不需要項目培育期,貸款一落地立即貢獻稅收,扶貧資金馬上到位,且不佔用貧困縣內的任何資源。按照雙方的計劃,截止到2018年底,此模式將預計累計為當地提供超過2293.97萬元稅收收入。

據悉,微粒貸在貧困地區落地的扶貧項目,均被當地縣政府用於改造貧困鄉的道路、飲水等問題。未來還計劃共同建立專項扶貧基金。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微粒貸扶貧項目在湖南的合作,為當地群眾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目前,微眾銀行微粒貸已經在重慶、江蘇、河南、湖南以及雲南等地落實了扶貧項目,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截至2017年末,微粒貸累計核算到貧困地區的貸款規模已達110億元,累計為貧困地區貢獻增值稅稅額6421萬元,其中國家級貧困縣6133萬元,省級貧困縣288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