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寓言:從前,一個國王出門遠行,臨走時交給他的僕人(3人)每人一錠銀子,讓他們去做生意,等國王回來時再見他。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給我的銀子,我已經賺了10錠了。於是,國王給了他10座城池。第二個僕人賺了5錠銀子,國王給他了5座城池。最後一個僕人說:主人,你給我的銀子我好好的包在手帕裡,怕掉了,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讓第三個僕人把那錠銀子給了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這叫多多益善。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馬太效應的核心表達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大家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他廣泛的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等各個領域,從社會角度來講,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反應的是社會貧富差距、兩極分化。富人他有各種掙錢的渠道,錢生錢,他會越來越富,不會輕易的垮掉,而窮人沒有掙錢的渠道、不懂掙錢的方法,他只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一旦遇到天災人禍,生活會更慘。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在教育領域,優秀的學生常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寵愛,老師會給他專門輔導學習,班幹部選拔會優先被推選,三好學生年年都是,他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成績當然會好,能力也逐步提升。而成績差的同學沒有這些資源,得不到幫助,光靠自己要獲得光環比較困難。所以在學校成績好的學生一直都成績好,成績差的也難提高。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在職場中,能力強的人常常會得到更多鍛鍊機會,面對一個新項目帶頭人的選擇,能力強的人領導會優先考慮,能力不強的人一點機會的沒有。強者容易獲得人們在心理上的信任,而弱者則會引起質疑,同樣的事件,大家會本能的認為強者能處理得更好,弱者去處理則會雪上加霜。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想要成為職場中的強者,首先要不斷的去學習,去抓住一切能用的資源,逐步去縮小和強者之間的知識、技能、能力差距,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要成為心理的強者。因為一個人心理是否強大,決定了他對外界反應的強弱。心理強大了就會忽略嘲笑、妒忌,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弱者在職場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而現在你要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成長,要想辦法提升能力。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擁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多給他

強者越強的道理你清楚了嗎?歡迎關注“職場人談職場”,與你一起分享職場技能。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