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說起,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尚!(原創)

我一直都是潘建偉饒毅的粉絲(算得上鋼粉了)。從今後,我也很可能成為施一公的粉絲。我被施一公如下的話感動了。

“我還告誡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不要花時間去拉關係,盡全力做研究,以實力取勝!其實,一個人的尊嚴、學術地位、以及別人發自內心的尊敬,永遠不可能靠拉關係獲得,只能來源於自己真正的學術修養和貢獻。那些天天熱衷於拉關係的浮躁科學家,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學術成果,即使表面風光,事實上也會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過關係、關照過他的人)從心裡看不起。在學術界,這永遠是真理!在美國是,在中國是,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一樣!”

施一公,他是全球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細胞凋亡、大分子機器、膜蛋白研究領域國際領先,曾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禎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等多個國內外大獎。他“一身三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8年,施一公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工作,全職回到國內,2009~2016年期間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5年起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至今。在他的治下,清華生科院有了長足進步,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學科獨立實驗室從40多個增加到了100多個。同時,他的學生一個個在國際生物學界嶄露頭角。

從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說起,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尚!(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