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有關家書的詩詞,寄託出人們心中對家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家書,是古代中國遠遊在外的遊子與家人互通來往的主要溝通方式,它不只是一張紙,它是一份鄉愁,是維繫親情的重要紐帶。所以在詩詞作品中,家書也是常常會提及的題材,也因此流傳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10首有關家書的詩詞,寄託出人們心中對家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代詩人張籍出生於江南之地,寫這首詩的時候他正客居於洛陽城。當時是秋季,最是容易引發思愁的季節,秋風勾起了詩人獨在異鄉的悽寂情懷,引起了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於是他寫了封家書問候平安,可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忙中沒有把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這個細節化的描寫,非常細膩地將思念表達了出來。

《旅宿》(唐·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這是杜牧外放江西任職之時所作的,他已離家很長時間了,客居於旅舍,孤身一人,倍感寂寥。在悽清的夜晚不禁懷念起自己的家鄉,可是連家書的傳遞也變得困難起來。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難收,看到門外漁人的船隻就係在他們自家門前,這更加深了詩人的思鄉愁苦。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這位詩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就這麼一首詩便令他流傳千古。他作為北方詩人(洛陽人),常年往來於吳楚間,這首詩就是他在一年冬春之際由楚入吳時,在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在詩人筆下,寄出去的家書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只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家鄉洛陽去。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受當時時代背景的影響,當時的國都長安,被安史之亂的戰火所毀,身處城中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當時的局勢下,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詩人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子兒女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家書抵萬金”一句,可以說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

10首有關家書的詩詞,寄託出人們心中對家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漁家傲·寄仲高》(南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公元1172年,陸游在川中閬州,他收到堂兄陸升之(字仲高)從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寄來的書信,於是回寄了一封,並寫下這首詞。蜀中與家鄉相隔萬里,一封家書寫滿紙,流著兩行思鄉懷親的眼淚,想著要再收到回信恐將是明年的事了。

《贈獵騎》(唐·杜牧)

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這是一首很獨特的詩,可能讀過的人較少,但很有意思。說的是詩人遇到一位獵人,他把成雙的雕射下來了,雕被射後流出的血還很新鮮,而獵人又揮起了響鞭催馬並轉身拉弓瞄準了天空中的飛雁。這時詩人請求獵人不要射那從南方飛來的雁,恐怕有家書寄給出遠門的人(古有鴻雁傳書一說)。

10首有關家書的詩詞,寄託出人們心中對家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首詩寫於公元749年,詩人第一次遠赴西域上任途中,此時的詩人三十四歲,前半生功名無成,無奈之下出塞任職,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在途中他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詩人想要讓入京使捎帶書信回家報平安,可是身邊並無紙筆,於是只好讓使者帶口信報平安了。

《歲暮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愛是最偉大的,這首詩寫詩人於年末前夕趕回家後,深感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之情而作的。詩人回到家後,看到母親為自己縫製好的寒衣針腳密密麻麻地,噓寒問暖的家書裡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那一針一線,一字一句,都是母親對兒子的憐受和思念。

10首有關家書的詩詞,寄託出人們心中對家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根據語境可以得知,此前詩人應該是收到了妻子的來信,在信中盼望丈夫早歸故里。於是詩人以詩代信回覆:“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河池。 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

《章臺夜思》(唐·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這是一首懷人思鄉之作,應該是詩人寄給越中親友的。詩人說鴻雁已往南飛,家書已無法寄回去了。這就更加重了他憂愁的情緒,可以想象詩人在淒涼的秋夜,在孤燈下思念著遠方的親友,滿腹愁腸。

聲明:本文由小編上傳併發布,今日頭條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小編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未經許可,圖片版權不可輕易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