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這部劇魔性十足,一方面,年代戲、愛情戲走的還是“真善美”路線;另一方面,董勇和王海燕的搭配演繹出人意料,馬少驊塑造的村支書圓滑又不失人情味十分討喜,讓人刷劇停不下來……

貧瘠的黃土地、壺口瀑布、黃河邊破敗的村落——故事發生在改革前夕的落後農村。蝗災侵襲後的莊稼地,絕望哭泣的村民,餓到偷吃黑豆餅的孩子,為鄉親溫飽束手無策的村支書,銳意分地的壯實青年……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角色讓觀眾駐足關注起後續劇情中這些人物的命運脈絡。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電視劇《黃土高天》即將在央視一套迎來大結局,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廣泛討論,受到眾多觀眾喜愛,緣由何在?我看劇之後找到了答案,是主創創作時的腳踏實地、用心與真誠,是創作時懷著的對土地和農民的敬畏之心,或許從劇名由來能看出一二,正所謂“黃土三尺,民為高天”。

定位農村題材劇,“土”是它最難也最可愛之處。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不止製作用心、演技精湛,“土”到接地氣的鄉村溫情更讓人動容

《黃土高天》男主角名叫秦學安,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善良聰明,敢想敢幹,想要脫貧致富,不僅帶領村民學習包產到戶帶頭分地,種起了藥材,蓋起了工廠,娶了個秀外慧中的媳婦,當上了村支書,還培養出來了人們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夢想一步步照進了現實,謳歌真善美的農村小人物勵志畫風撲面而來。

劇中的角色名也充滿農村勵志氣息:“高滿倉”、“秦有糧”、“包穀地”、“靈芝”、“酸湯嬸”“秦奮”……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有疑惑:那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部劇呢?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因為劇中接地氣的鄉村溫情戲碼實在讓人不捨,名為《黃土高天》,實則是人們對一米一面的喜怒哀樂,對一土一地的殷切寄託,對一家一戶的幸福企盼。

一方鄉親都是農民,都有自己的小抱怨和小期盼,可關於種地,大家都沒能填飽肚子,看似都是莊稼好手,但解決溫飽,竟如此之難。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劇中刻畫了這樣一位村支書:他有著農村幹部的責任感,面對村民時有一村之長的派頭和擔當;他也有自私與侷限的時候,面對領導時有些圓滑世故,接觸新生事物時有些固執;他還很有人情味兒,會在關鍵時候幫著村裡的好後生打掩護;他還是一個獨自拉扯兒女的父親,好不容易解決了一個個焦頭爛額的事情,看到兒子又怒其不爭氣,活脫脫的農村小人物。

有評論道出廣大觀眾心聲:家長裡短,鄰里鄉親,一個個小人物,現在看起來可能會覺得土,但這就是那個年代的農村故事啊! “別人能幹的我也能幹,我就要闖出一條道來,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把地種好,讓自己能吃飽,讓家裡過上好日子”,這是劇中秦學安的臺詞,也是劇中許多角色的心聲,更是無數觀眾奮鬥的寫照,“土”到接地氣的話語和溫情讓人動容。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若角色設置“有血有肉”,暖人心的“主旋律”也能成為中國農村窗口

《黃土高天》講述了三代農民和農村幹部的故事,重點刻畫了三位支書:張天順、秦學安和秦田,他們身上有著各自的時代烙印。第一代書記張天順,在土裡面等食吃,靠救濟保證老百姓的溫飽,第二代書記秦學安,在土地裡刨食吃,想靠努力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第三代書記秦田,在土地裡創造夢想,想通過科技開拓農村,其中重點刻畫了秦學安這位書記。

董勇飾演的秦學安是一位“拼搏型”的村支書。他敢想敢幹,充滿拼勁,有著自己的擔當,為大家著想。他挑起家庭重擔,村子因為蝗災顆粒無收,他帶著大家分地脫貧致富當上了村支書,他還不安於現狀,帶著村民搞起了藥材種植跑起了藥材生意,一次次突破常規,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改革的腳步飛速向前,從父輩手中接過重擔的秦學安也成為了父輩,有自己的觀念和經驗,可是面對子女關於科技農業的先進理念,他猶豫了,他有兩種選擇:順應時代潮流學習新興事物繼續大刀闊斧改革,再創巔峰更加成功;或者逐漸感到侷促與無措,越來越保守,手中的接力棒由更有拼勁兒的年輕人接過。

《黃土高天》選擇了後者。劇集後半段,一向敢為人先的秦學安走起了張天順的老路:也開始變得保守,他不理解年輕人關於土地的設想,覺得自己怎麼會比不過幾個沒種過地的年輕人,後來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放心把接力棒交給了更有拼勁兒的年輕人。“拼搏”過勁兒就會顯得太過生硬,反而會讓人物失去溫度,劇中秦學安的人物走向則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多一分過於宏大,少一分會力度不夠。主旋律創作也在變,以前多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神聖沒有什麼缺點,彷彿有一點瑕疵都會影響主人公的光輝形象,創作者們也逐漸認識到腳踏實地有人情味兒的角色更抓人,主旋律題材也可以很暖心。

這劇太魔性:明明農村種地那些事兒,卻讓人停不下來

說到“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土”,說到三農題材電視劇,很多人又會覺得“主旋律”、“不接地氣”。但像《黃土高天》裡的這些人物角色,有一些小毛病,但又有許多閃光點,立體飽滿有溫度,不是一味的弘揚與謳歌。他們都曾經努力拼搏,又都回歸平凡,是無數農民和農村幹部奮鬥奉獻的縮影,主創也用事實證明,主旋律故事也可以很暖心,農村題材電視劇也可以成為展示中國農村變遷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