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珍寶館改陳完成 宮裡最大珊瑚盆景亮真身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有著60年曆史的故宮珍寶館完成二期改陳,計劃於春節前正式對公眾開放。極具宮廷特色的像生盆景類文物將首次集中亮相。

故宮珍寶館改陳完成 宮裡最大珊瑚盆景亮真身

珍寶館二期改陳後展出像生盆景類文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位於紫禁城東部寧壽宮區域的珍寶館,1958年開館以來,已成為故宮最重要的常設展覽之一。展廳主要展示由金、銀、玉、翠、珍珠等貴重材料製作的珍寶類文物。珍寶館曾經進行過多次大規模修整、改陳,不斷提升陳列展覽效果。

此次改陳包括位於皇極殿東、西兩側的廡房,共四個展廳,分別以珠寶、金銀、玉石、盆景類文物為主題。一期改陳為皇極殿東廡南、北展廳,已於2016年9月3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二期改陳為皇極殿西廡南、北展廳。

故宮珍寶館改陳完成 宮裡最大珊瑚盆景亮真身

珍寶館二期改陳後展出像生盆景類文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本次開放的皇極殿西廡南展廳面積約220平方米,主題為像生盆景類文物。像生盆景,又稱寶石盆景、工藝盆景,使用金銀、珠寶、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貴材料制景,配以金銀、琺琅、玉石、漆木等製作的盆,材料華美,工藝考究,色彩絢麗,寓意吉祥,是清代宮廷內年節慶典時不可或缺的陳設,也是重要的貢品類型。像生盆景類文物極具宮廷特色,此前從未做過集中的長期展示,本次改陳填補了這一展覽空白。

故宮珍寶館改陳完成 宮裡最大珊瑚盆景亮真身

珍寶館改成後展出故宮最大的珊瑚製品。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展品中的代表如銅鍍金嵌琺琅海棠式盆紅珊瑚盆景,採用整枝紅珊瑚製作,珊瑚樹高度超過60釐米,形態自然,枝幹粗壯,是目前故宮收藏的最大珊瑚製品。

皇極殿西廡北展廳面積約340平方米,主題為玉及彩石類文物。其中,白玉雕桐蔭仕女圖山子巧妙利用了製作玉碗後剩餘的材料,將玉材中心留下的圓形空洞設計為月亮門,體現了玉雕工匠的卓越創造力。田黃三連印由一整塊石料雕刻而成,三方印章通過環環相扣的石鏈結為一體,巧奪天工。田黃三連印身世離奇,本是乾隆帝做太上皇時所鐫,清末溥儀離宮時將其攜出,1950年才上交國家,並重新回到紫禁城中。

據介紹,在紫禁城的古建築內佈置展覽,既是故宮博物院獨具的特色,也有很多侷限。如何充分利用古建築本身的優勢,使皇家收藏的珍寶與這一特定環境相得益彰,是改陳工作的重點和努力方向。除了在展廳、展櫃、展具、照明等硬件設施上進行提升外,本次改陳還嘗試佈置了四處小型景觀,以突出宮廷特色。例如南展廳的碧玉雕雲龍紋甕景觀,就是為了更好地展示這件乾隆中晚期大型玉雕代表作而進行的專門設計。

新京報記者 倪偉 浦峰 編輯 李麗霞

校對 陸愛英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