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學社:中國建築史學的搖籃


1939年,梁思成與劉敦楨在測繪四川雅安高頤闕。作為中國營造學社的中堅,他們帶領學社同人,以現代科學技術的觀點和方法,釋讀中國古建築之精華,引入文物保護之新法,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築史學科之父”。攝影:趙鋼

1939年末,中國營造學社考察至此,拍照測繪,抄寫題銘。其時他們腳下的川陝公路剛剛修建完成不久,劉敦楨在調查日記中特別提到,築路時低處諸多龕窟被毀,令人惋惜。攝影:趙鋼

四川梓潼臥龍山上千佛崖摩崖造像開鑿於唐代,風格古樸。民國二十八年,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此探訪,壁間留有墨書題記, 依稀可見。1939年學社對川、康地區的調查歷時半年,是學社歷史上最後一次野外調查。攝影:陳新宇

華燈初上,北京東南角樓與城牆在高架橋與商務圈的摩天大廈之間默默佇立。1950年代,梁思成為保留城牆奔走呼籲,建議利用城牆 建設一個全長近40公里的立體環城公園為市民休閒之所,但古老的城牆在城市建設中幾乎盡被拆毀。攝影:趙鋼

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內壁畫多繪於明成化年間,構圖雄偉。隆興寺擁有四座宋代殿閣建築,十字形平面、四面抱廈的摩尼殿被梁思 成譽為“最大最重要者”,其樣式在宋畫中常見,“角柱升起”等做法多與《營造法式》相合,併為後世少見。攝影:趙鋼


四川廣元千佛崖蓮花洞。攝影:趙鋼

山西大同華嚴寺上寺的大雄寶殿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建於高臺之上,氣勢恢宏。中國營造學社1933年前來測繪考察,梁思成、劉敦楨兩位先生嘆為鉅作。攝影:趙鋼

北海白塔下面的造像與正在建設中的國家大劇院遙遙相對。1950年代,“梁陳方案”遭到批判,一代宗師對如何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主義建築的探索戛然而止。北京成為摩登大都市和各國設計師的試驗場,獨有的文化古都風貌漸失。攝影:趙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