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湖北省淘寶第一村——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

已有千年佩戴史的綠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綠”而得名,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和氏璧,就是綠松石所制。如今,這款玉石不僅成了湖北十堰下營村致富的寶藏,還吸引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甚至嫁到外省的姑娘也回村開起了網店。

下營村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深處,是全球著名的優質綠松石產地。2010年開始,村裡的年輕人依靠互聯網銷售當地特殊資源——綠松石,3年時間線上銷售額達到了1500萬元,成了湖北省第一個淘寶村。

電商對市場拓展和財富積累的巨大示範效應,吸引了這座只有300多戶山村裡的近一半村民參與其中。截至去年,全村電商銷售額達到1.2億元,電商產業的興起不僅連接了這座大山裡的村莊與海外買家,還讓返鄉創業成了流行。

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蔣家明(右)和朋友王韜在十堰市的綠松石店鋪內。

年輕人不再外出打工 村裡沒有留守兒童

下營村雖然地處大山深處,卻是全球著名的優質綠松石產地。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在當地建設國營綠松石礦場,下營村村民因此很早就參與國營礦山的開採和分揀,熟悉綠松石的選料和加工過程。

今年29歲的蔣家明想不到,當初艱難做出的決定,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也讓山村發生了劇變。

2012年以前,蔣家明在湖北賣過汽車配件、做過服務員、裝過電梯,甚至到西藏擺攤賣過綠松石,看到朋友在老家開淘寶店效果還不錯,自己也有了做電商念頭。“當時不懂網店運營,也不懂客服,猶豫再三,就怕做不成又出不來了。”蔣家明說,最初在附近的加工作坊選成品放到店裡賣,一直無人問津,過了大半年才開張,“3顆玉石墜,一共賣了800塊錢,幾乎是成本價。”

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離下營村幾公里外的鎮子上,聚集著許多綠松石加工點。

2013年4月,隨著網店運營逐漸成型,蔣家明的生意也出現了轉機。先是當月營業額達到了5000多塊錢,第二個月就超過了2萬,第三個月5萬塊,一年下來營業額有50多萬。這一年,蔣家明在老家買了房、買了車,一下子出名了。

年輕人創業致富的事蹟,很快被村裡更多的同齡人效仿,外地工作的大學生回鄉開起了網店、退伍軍人停掉了在十堰原本紅火的汽配生意、甚至很多嫁到陝西、江蘇等地的本村姑娘也回到下營村。

“現在村裡成家的年輕人沒有外出打工的,也沒有一名留守兒童。” 下營村村支書劉廷洲說,截至去年,下營村339戶村民中,從事電商的有139戶700多人,線上營業額超過1.2億元。

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在綠松石加工點,打磨、雕刻、拋光……諸多工序有條不紊。

千年綠松石線上出海 電商成就鄉村財富傳奇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羅震東說,電商平臺連接的全球海量市場,不僅滿足國內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也讓很多個性化、小眾型產品就地產業化。

羅震東在下營村調研發現,沒接觸電商前,下營村人主要的經營地點在拉薩、北京以及廣東,經營規模有限,物流成本偏高;通過電商,下營村將原本線下的小眾商品做成了具有高附加值、就地集聚的產業,實現擴大就業、促進扶貧,“電商平臺成就了下營村這樣一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封閉鄉村的財富傳奇。”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28.66萬億元,同比增長24.77%。截至2017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30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就業人數已超過2500萬人,電子商務已逐步成長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

大山深處的淘寶村財富傳奇:玉石年銷1.2億 返鄉創業成流行

每晚,網店工作人員通過淘寶直播與粉絲互動,在線銷售。

綠松石產業在下營村的壯大,甚至帶動了當地在物流、通信、電力、交通、金融等基礎設施上的改善。村支書劉廷洲說,最近幾年當地政府為了支持產業發展,不僅引入多家物流企業在鄉鎮開設服務站,到村裡上門取貨,還實現了4G網絡全覆蓋,村民家裡也接上了百兆光纖。

綠松石銷售資金流量大,銀行跨行轉賬的高額手續費和網銀轉賬限額,讓當地人做生意很不方便,“鄉里就組織銀行和企業對接座談,給村裡做電商的家庭提供支持。”劉廷洲說。

如今,當地很多網店已不再單純採銷成品,而是把延伸到原石採購、設計和加工的產業鏈上游。作為第一批迴鄉創業的年輕人,蔣家明也成了當地淘寶村帶頭人,目前當地電商協會會員已經超過300人,2017年線上交易額接近1億元,千年玉石也通過電商平臺,賣到了美國、韓國、新加坡、印尼等多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