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人會越來越富有?

一個人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是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你是否能夠持續投資理財。

—— 沃倫·巴菲特

哪一種人會越來越富有?

人生的演化,我注意到原本處於相近起跑線的朋友們,財務狀態已經產生了差距。

大家都是過著正常日子的普通人,沒有誰中過彩票頭獎,也沒有人遭遇突來不幸。據我觀察,造成財務狀態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對待每月收入的方式。

財務狀態最差的,是吃乾花淨,寅吃卯糧的人。他們要麼愛好廣泛,要麼追逐各類潮品,每月工資還沒發到手,就已經不屬於他們了。許多年下來,即便工資收入逐年提高,卻有車沒房,積蓄幾無。萬一遇到突發大額財務支出,如健康問題、車輛大修等,就只能向父母開口,求朋友週轉,光鮮的生活狀態實際非常脆弱。

財務狀態中等的,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人。他們除了每月的必要支出外,也會在剩餘收入範圍內進行有限的娛樂消費,每個月都能攢下一些錢。許多年下來,銀行存款逐漸增多,為的是換房、孩子上學及應對突發的意外狀況。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但存款的速度似乎總比房價、物價上漲的速度慢,算計中的生活也少了一份瀟灑。

財務狀態最好的,是那些少有額外花銷,並把積累下的收入進行投資的人。這裡說的投資,並不僅指股票投資,而是包括參與生意,投資房產,購買基金與股票等廣義的投資。許多年下來,現金流愈加充裕,手中資產價值大幅增長。有了良好的財務狀況,質樸的生活也透露著一股子輕鬆與愜意。

非常明顯,第一類人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合理的財務規劃,連基本的量入為出都做不到,無怪乎財務狀態一直糟糕。而第二類人和第三類人,其實在積攢收入這一部分沒什麼區別,觀念和方式都非常相近。造成多年後財務狀態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對待積累下來的收入方式不同。

哪一種人會越來越富有?

有一句話是“工作以外的八小時決定了你是怎麼樣的人”。我照此原創一句,如何對待必要支出以外的收入,決定了你未來的財富等級。

第一類人,把必要支出以外的收入全部消費在了不必要支出上;

第二類人,把必要支出以外的收入全部存起來被動防禦;

第三類人,把必要支出以外的收入進行投資。

不會積攢收入,就談不上財富增值;只會積攢收入,無法避免財富被通脹侵蝕;只有既積攢下收入,又進行合理投資,才會在財務之路上一步一個臺階,多年後回頭望去,那些起點相近的朋友們,有的還在山腳,有的停在山腰,而你在山巔一覽眾山小。

那麼誰會越來越富有,這個問題的答案便一目瞭然了。想體驗多年後登上山巔的感覺?現在就縮減不必要的開支,並且主動擁抱穩健投資吧。

哪一種人會越來越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