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你所不知道的关于NBA最佳组合的故事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17年征战,4座冠军奖杯,无数美好回忆。对于 Tim Duncan 和 Gregg Popovich 来说这段旅程无疑是两人共同梦想的篮球殿堂。

要找到可比肩格雷格-波波维奇(Gregg Popovich)和蒂姆-邓肯(Tim Duncan)这样两位长久成功的教练/超级巨星组合,可能必须要追溯上古时代,抑或是横跨大西洋了。

一个例子是Honus Wager与他的教练Fred Clarke自1897年起的19年辉煌历史(注:Honus Wager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匹兹堡海盗队的传奇巨星,曾拿下8个冠军,外号“飞翔的荷兰人”)。另一个例子则是英超曼联队的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和其主帅阿列克斯-弗格森(Sir Alex Ferguson)爵士,两人在联手的23个赛季中拿下了13个英超冠军。

然而对于始终稳定而高效的圣安东尼奥马刺来说,他们私底下更愿意将邓肯/波波维奇组合与美国NFL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著名四分卫汤姆-布雷迪(Tom Brady)和主帅比尔-贝利奇克(Bill Belichick)进行对比(注:布雷迪和贝利奇克率领爱国者队拿下了3个超级碗冠军),但即使是这对NFL的招牌球员/教练组合,他们持续成功的时间长度与马刺这个NBA的现代版红衣主教奥尔巴赫(Red Auerbach)和指环王比尔-拉塞尔(Bill Russel)相比也还是稍逊一筹。

“我很嫉妒蒂姆,”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在接受ESPN采访的时候表示,“因为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可以一直为同一个伟大的教练效力。”

“可以说拉塞尔和奥尔巴赫所共同取得的成就是远远凌驾于众人之上的,”ESPN评论员、曾在波波维奇手下担任马刺队长及控卫、并和邓肯并肩作战的艾弗里-约翰逊(Avery Johnson)评论道,“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当然有所不同,但我想,(邓肯和波波维奇)他们的成就并没有比两位前辈差多少。”

“与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和菲尔-杰克逊(Phil-Jackson)不同,他们不在波士顿、芝加哥或是洛杉矶打球。他们的所有荣耀可都是在圣安东尼奥所获得的。”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又开始赞美马刺,因为他们如今距离又一次的NBA总决赛之旅仅有一步之遥(注:本文写于西部决赛第六战之前)。如果他们能在与近年来的苦主俄克拉荷马雷霆的西部决赛中胜出的话,那这将是波波维奇和邓肯一起联手带领这个全联盟电视市场倒数第四的球队第六次杀入总决赛,争取赶上科比去追逐他们的第五座冠军奖杯。

最近几周以来我们一直在不停的追问科比、艾弗里等人,试图更好的了解隐藏在这对并肩作战17年的师徒俩之间所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

以下的这些采访片断是从今年季后赛期间我们对那些最熟悉波波维奇和邓肯的人所进行的20多次采访中节选出来的,从中读者可以对于这两位NBA的王牌搭档是如何在托尼-帕克(Tony Parker)和马努-吉诺比利(Manu Ginobili)的帮助下建立起马刺王朝而窥见一斑。

最了解“邓肯维奇”时代的头号专家无疑非马刺制服组领军人物、总经理R.C.布福德(R.C.Buford)莫属,他表示这对搭档之间的关系比外人所想象的还要紧密无间。

“灵魂伴侣,”布福德说,“这个词用来形容他们两个一点儿都不夸张。”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在波波成为今日众人所熟知的那个波波之前,他也曾为自己的主教练饭碗而苦苦挣扎。

Mark J. Rebilas/USA TODAY Sports

岌岌可危的波波维奇

也许波波说的是对的,没准任何教练的任何体系都可以在圣安东尼奥取得成功,因为马刺在1987年和1997年两次赢得状元签,并分别获得了大卫-罗宾逊(David Robinson)和蒂姆-邓肯。

又或许,如果马刺在1999年3月2日客场对阵休斯顿火箭的那场常规赛中输球的话,球队后来的所有历史都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NBA的第一次缩水赛季,由于停摆常规赛的赛程由原本的82场减少到了50场。这也是邓肯效力马刺的第二个年头,但这支以总冠军作为唯一目标的球队却在赛季初期表现不佳,仅取得6胜8负的战绩。

当时,在当地广受欢迎的前马刺球员道格-里弗斯(Doc Rivers)正好也是本地电视台的评论员之一,而他被很多人看好具有成为优秀教练的潜质。随着马刺在赛季初令人失望的表现,当地的很多球迷已经开始呼吁希望由他来取代那个“一事无成”的波波维奇担任球队主帅。

但当马刺在因缩水而变得紧凑无比的赛季中前往休斯顿准备他们的第15场比赛的时候,波波所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球迷或媒体,他手下的许多球员都认为他的主帅位置已经不保,可能会被解雇,或者是重新只担任球队的总经理(注:当时波波是球队的总经理主教练一肩挑)。

“那场比赛的赛前准备与以往不同。”前马刺球员马利克-罗斯(Malik Rose)在回忆那场挑战由哈基姆-奥拉朱旺(Hakeem Olajuwon)、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和斯科特-皮蓬(Scottie Pippen)领军的火箭的比赛时说道。

“通常球员围成一圈打气祈祷的时候,大卫(罗宾逊)不会说很多,但(那场比赛赛前)大卫说道,‘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一定要拿下这场比赛。这场比赛至关重要。’

“我们如果输了那场比赛,他们会炒掉波波,聘请里弗斯——至少当时的流言是这么说的。我觉得从赛前更衣室里凝重的气氛来看,这个流言的可信度很高。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的场景。”

那个赛季也在马刺效力的史蒂夫-科尔(Steve Kerr)则说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处在下课边缘,但(那个赛季初)那会儿的确是波折不断。波波还不是今日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波波,他那时候还只是个无名小卒,球迷们根本不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教练。”

孩子们,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虽然波波如今在篮球界的地位有如教父一般,但在邓肯的职业生涯早期,他可远非现如今过得这么滋润。直到拿下两个总冠军之后,当地媒体才开始逐渐淡化那段黑历史(注:1996年12月,大卫-罗宾逊从伤病中恢复过来,波波维奇却在此时以战绩不佳(3胜15负)为由炒掉了时任主帅鲍勃-希尔(Bob Hill),自己同时身兼总经理和主教练,此事当时饱受争议,圣安东尼奥本地媒体和球迷一直对此有所诟病。之后由于 罗宾逊和多名主力因伤赛季报销,马刺当年战绩一落千丈,最终以20胜62负结束赛季)。而当他赢得第三个总冠军之后,人们才逐渐开始把他的名字和菲尔-杰克逊和帕特-莱利(Pat Riley)一起相提并论。

对于身为球队先发控卫和精神领袖的约翰逊来说,波波的这段有争议的历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使得那场对休斯顿的比赛成为了第三个赛季带领球队的波波命悬一线、非胜不可的一役。

“没错,”约翰逊说,“我们都听说了,当时(他)确实是岌岌可危。”

“外界流言蜚语不断,都说道格会取代波波,于是大卫和我在飞往休斯顿之前去了波波的家里。波波跟我们谈了谈……当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我们已经强烈的意识到,为了波波,这场比赛我们非赢不可。”

“你可以去查一下那场比赛的比分和数据。”约翰逊接着说道。

约翰逊那场比赛拿下18分和13次助攻,罗宾逊贡献15分9个篮板和3次盖帽。二年级生邓肯则砍下23分14个篮板和5次盖帽,马刺客场99比82击败火箭。

这场胜利帮助马刺一举扭转困境,他们在接下来的常规赛中取得31胜5负,并在季后赛中继续高歌猛进,最终拿下球队历史上的首个NBA总冠军。尽管菲尔-杰克逊曾挖苦说马刺在缩水赛季拿到的冠军应该打个星号(这也是菲尔和波波的对抗史上一段颇具争议的嘲讽),但马刺上下对此并没有在意,因为局外人是无法想象当年那支风光无限的马刺是如何在崩溃的边缘重新站起并捏合为一个整体的。

“我不敢说(波波下课的流言)一定是真的,”曾长年担任球队助理教练的现老鹰主教练迈克-布登霍泽(Mike Budenholzer)说道,“但我们确实很担心球队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确实没错。我们知道球队必须打得更好,而且这样的转变一定要尽快发生。所以当时的情况确实就是那样的。”

约翰逊说:“对我来说我始终支持波波、信任波波,因为他对我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如果他被炒鱿鱼了,那我或许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人都不看好我能成为带领球队取得冠军的先发控卫。所以我把(这个事情)看作是自己的事。大卫赛前的那段发言也是他有史以来最富有激情的一段话。”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这对搭档在2000年的时候差一点就散了伙,但邓肯最终选择留队……而剩下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了。

邓肯保卫战

邓肯维奇时代的早年间的另一个假设性问题同样和道格-里弗斯有关。

2000年夏天,里弗斯离开马刺电视转播评论席,前往奥兰多魔术担任主教练。马刺最害怕发生的事情随之而来:里弗斯这个菜鸟教练很快就让球队老板相信,表示他可以劝说邓肯离开马刺,离开这个一年之前他刚刚和波波维奇及上将罗宾逊共同夺冠的地方,并加入魔术。

道格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按照邓肯自己的说法,他承认当时始终犹豫不决。

“我一会儿想留下,一会儿又想离开。”邓肯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

邓肯和当时同样身为自由球员的格兰特-希尔(Grant Hill)一起前往奥兰多了解情况。面对这一与另一名大牌携手的良机,放在今天你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邓肯会为此而犹豫不决。

邓肯最终做出了决定,他还是无法离开阿拉莫城,无法离开罗宾逊,也无法离开那些已经将万年不变的“马刺!加油!”(Go, Spurs, Go)的加油口号改成了“蒂姆!留下!”(Stay, Tim, Stay)的死忠球迷。更重要的是,他最终还是无法离开波波维奇,放不下这段快速建立的教练/球员的亲密关系。自那以后,邓肯再也没有考虑过离开圣安东尼奥。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每到需要签新合同的时候,邓肯总是大笔一挥毫不犹豫的签下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为同一个主教练效力一辈子。

“他当时真的差一点(就离开了),”前马刺球员罗斯说道,“波波当时快要抓狂了,他对于我们的经纪人Lon Babby极度不满,因为他觉得Babby试图让蒂姆和格兰特-希尔一起加盟魔术。一开始的时候我听说邓肯要走了,但最后时刻事情发生了变化,他决定留在球队。”

“在我看来,”马刺的老板彼得-霍尔特(Peter Holt)对ESPN说,“蒂姆并不想离开,但他也确实觉得有必要在自由球员市场上试水。”

希尔、特雷西-麦克格雷迪(Tracy McGrady)和邓肯的三巨头最终没有能够在魔术聚首,很多人把主要功劳归功于罗宾逊亲自前去与邓肯所进行的11小时长谈。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邓肯和波波维奇在这几年间所建立的关系的重要性。

马刺篮球运营总裁布福德说道:“当时我们是不是有50%的机率会失去他?还是20%?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计算,也许会比这个比率更高一点。但相比于奥兰多人所给出的迪士尼式的美好蓝图,邓肯对于波波维奇具有更大的信任——这是我们能最终留下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挡拆教科书

马刺并不总是NBA的模范球队,即使是他们也需要学习的榜样。

虽说如今他们成为了制造教练和总经理的兵工厂,但早在多年以前,甚至是远在邓肯加入球队之前,圣安东尼奥人一直是以犹他爵士作为自己学习、模仿和试图超越的榜样的,就如同如今很多的球队看待马刺那样。

从杰里-斯隆、卡尔-马龙(Karl Malone)和约翰-斯托克顿(John Stockton)身上,马刺看到了强大的执行力和不为失败找借口的作风,并开始尝试模仿他们。

坚韧、精准、强悍、敬业。这就是犹他人的进攻如此高效率的原因所在——即使是每一个对手都已经对他们的进攻方式一清二楚却依旧难以招架。

爵士就是这样的一个榜样:在一个低调的小城市内,主教练和手下的两名球星建立了坚不可摧的紧密联系。

对于马刺来说,在他们真正成为今时今日的马刺之前,他们最想成为的是当时的爵士队。

“他们不是那种所谓的大市场球队,但他们的表现书十年如一日,”布福德说,“他们是如此的好胜、强悍、防守至上,他们的这种精神和气质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我们知道马刺只有变得更加坚韧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到他们的那个层面。”

“这与打球的方式无关,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种将球队团结在一起、持续稳定、坚韧好胜的风格。我们的球队同样也身处小市场,所以我们也情不自禁的想道,‘既然他们可以这样做,那我们肯定也可以。’这使得我们开始相信,身处圣安东尼奥并不能成为我们无法取得成功的借口。”

多年以后,虽然马刺依然无法越过爵士这座大山,但一系列的季后赛对抗使得波波维奇和斯隆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而这直到2012-13赛季才为人所知,当时斯隆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现在了马刺的季前训练营中。这两支90年代和2000年以来的球队运作模范之间的联系此后变得越来越紧密,2013年秋天当制服组接连被挖走多名成员后,马刺总经理布福德聘请了前爵士的高管斯科特-雷登(Scott Layden)担任球队的总经理助理一职。

相比盐湖城人,波波和邓肯的马刺则更进一步,拿下了四个总冠军。而这两队之间的友谊仍在继续,当斯隆离开后爵士需要一个新的总经理来带领球队前进,于是他们从布福德的身边请来了丹尼斯-林赛(Dennis Lindsey)来接任离开的凯文-奥康纳尔(Keven O'Connor)。

“当他退休的时候,(波波维奇)他在圣安东尼奥任职的时间很可能会比斯隆在犹他(的21个赛季)还要长。”今年季后赛首轮时,达拉斯小牛的主教练、波波维奇的好友里克-卡莱尔(Rick Carlisle)充满敬意的说道。

“这真是令人无法想象。”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视频:唐-尼尔森(Don Nelson)捉弄了波波维奇

Marc Stein讲述了一个唐-尼尔森用艺术品调戏波波维奇的故事。

波波也吃瘪

要是哪个记者被编辑要求去挖掘一个波波维奇在言谈或开玩笑中处于下风的例子,那他可真是太悲催了。

也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来得多。但老实说,即使任何一个现役或曾在马刺效力的球员曾经有过这样的调戏波波的成功经验,他们也不会蠢到现在就公之于众吧。

所以我们不得不再往下深挖线索。幸运的是,波波和老教练唐-尼尔森(Don Nelson)是超过25年的老友。

老尼肯定干过!

“这可是我整人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尼尔森洋洋自得地吹嘘道。

“波波有个朋友在空军学院担任大学教练,他非常欣赏那个人,而那个教练是个相当不错的画家。于是我打电话给他,想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买几幅画作为送给波波的生日礼物。他说由于日益严重的关节炎,他已经不再画画了,但他说他还有一些旧作留在自己的阁楼里。他不肯收我的钱,就给我寄来了一副关于印第安人的漂亮的绘画。

“故事的背景是,我们和全体教练组一起,准备在旧金山的码头旁的Alioto's餐厅为波波举行庆生午宴。我跟教练们说我要在半路上停一下,去一家卖艺术品的小店里拿一些东西。那家店的老板其实是我的一个朋友,于是我和他一起串通,把计划告诉他,并把那幅画给了他。我让他在那幅画上面标一个很贵的价格,并把前因后果和编造的假故事都跟他交代清楚,以防波波问问题。我们那群教练就走进那家店,我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转转看,这里有不少不错的画。’

“我假装示意波波,‘我们往这边的画廊走吧。’我引导他到了那幅画附近,他注意到了那幅画之后开始盯着它细看。他看到了画上面的签名,于是他觉得这可能是他认识的那个空军学院的朋友所画的。接着我继续误导他说:‘你看,这幅画的作者和我们那个老教练是同名的,搞不好就是他画的呢,要不然你去问下那个老板?’到这里为止,我知道我已经把他给引入陷阱了。

“于是他走到老板那里去问个究竟,可他不知道那老板根本就是我的卧底。老板开始跟他一五一十的讲故事,说他听说过一个来自科罗拉多的篮球教练是个业余画家,他们这里刚好有一幅他的画。于是波波兴冲冲的跑回来对我喊着说道,‘就是他!就是他!就是那个人!’时至今日我还能回想起当时他那激动的模样。

“我回答他说:‘你喜欢这幅画吗?’波波说:‘非常喜欢。’我接着说道:‘那我们就把这幅画作为你的生日礼物吧。’波波听了有点着急:‘老尼,老尼,这幅画可要5万美元呢,你可不能这样,我不能收你这样的礼物。’但我不为所动,继续对着老板喊道:‘搞什么东东啊,赶紧给我把这幅画包起来送给波波,算在我账上。’

最终我们终于幸灾乐祸的把真相告诉了他:‘你他娘的终于上当了吧!’当然后果就是本来午餐期间他肯定会赞美我是个 多么好的人,而那次他一直在我耳边骂骂咧咧个没完没了的,说我是个混蛋……那幅画好像至今还挂在他家客厅里。这件事可真是不同寻常啊。

所以没错,在他20多年的NBA工作历程中,波波也有那么一次是吃瘪了,而且还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Pop'd)。这个Pop'd的说法还是一年前我们的场边记者所发明的呢。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谁才是这些年来马刺夺冠的最主要原因?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采访的对象是谁。

AP Photo/Eric Gay

谁才是真正的老板?

和马刺在场上那种人人分享球权、思路清晰的进攻不同,整个马刺的组织架构图就没那么容易搞懂了。

尤其是当你听到不同的人的说法的时候。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波波维奇是这个马刺帝国真正的帝王,甚至还要排在球队老板霍尔特之上,对此霍尔特本人都非常认同。

“我很幸运能为他工作。”霍尔特上个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开怀大笑道。

这一理论看起来简洁明了无懈可击,但当我们听到波波的另一个重要帮手布福德的说法时情况又有所不同了,要知道布福德可是那个在过去20年间发掘了帕克、吉诺比利以及其他无数邓肯帮手的幕后英雄。

“说老实话,我们所有人都是为邓肯而工作的。”这是布福德很喜欢说的一句话

波波维奇本人也在过去10年间反复强调着类似的观点。今年四月季后赛开始前,当一群当地媒体的记者们围着他,希望了解马刺长盛不衰的秘诀的时候,他又一次重复道:“每隔10年拿到状元签,然后选到超级巨星。”

“还有就是别搞砸了。”这是波波通常紧接着会说的一句话。

看到了没?

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刺团队中无私合作的精神才能解开他们是为何能长盛不衰的这道谜题。

“我们和R.C.的看法相同,”前马刺球员、现马刺电视转播评论员肖恩-埃利奥特(Sean Elliott)说道,“我们又不是傻子,我们都知道没有邓肯就没有冠军。从上到下每个人都理解这一点,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在给蒂姆工作。”

“我们有时候是说着玩的,但我觉得球队确实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邓肯的天赋无与伦比,自从选到他以后,球队就一直试图围绕着他提供各种拼图。他们每时每刻都是在为他而工作着。”

前马刺球员迈克尔-芬利(Michael Finley)说道:“说到底,这个玩笑话本身就是更接近于真话,因为球队一直在竭尽全力围绕着蒂姆搭配各种球员。当我来到马刺的时候,蒂姆已经过了外界所谓的巅峰期,但你会看到时至今日马刺依然是围绕着他来组建球队。整个球队归根结底都是在以他为中心。”

另一方面,无私的波波维奇和布福德也有幸遇到了或许是体育界最善于放权的老板。事实上除了波波维奇和给了下属充分自主决策权的霍尔特以外,布福德也可以算成是马刺实际意义的3个老板之一,而直到今年5月7日他也终于获得了迟到的NBA年度最佳经理的荣誉。

“显然我对于波波、R.C.以及主管商业运营的Rick Pych具有110%的信任,”霍尔特说道,“我来圣安东尼奥已经18年了,有意思的是我当初刚到这儿的时候,他们三个都还在不同的岗位上,我所做过的最明智的一个决定就是充分的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主管球队运营。我这话可是发自肺腑的。”

“我们运作球队的方式是,第一我们看重性格,其次是技术,第三是我们知道自己身处小市场。所以我们尽力取得胜利,同时也不大手大脚的花钱。我们只有2-3次付了奢侈税,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小市场。但同时我也深感幸运,我信任这些人,同时尽力支持他们。很高兴的是这一切都有了回报。”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对于马刺的三巨头来说,他们收获了无数荣耀,但也同样遭遇了无数心碎时刻。

波波维奇的最佳执教时刻

马刺早已功成名就,并引来无数模仿者,其中就包括由总经理萨姆-普莱斯蒂(Sam Presti)和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领军的雷霆队。但我们也不该忘却,在波波维奇、邓肯、帕克和吉诺比利的征战历史上那些数不胜数的心酸回忆。

要知道,在冲击总冠军的道路上,他们收获了多少荣耀,也就遭遇了多少痛苦。

德里克-费舍尔(Derek Fisher)的“0.4秒”;2006年牛马大战第七场吉诺比利对德克-诺维茨基(Dirk Nowitzki)的犯规;以及最近也是或许最惨痛的回忆:去年总决赛第六场,在28秒领先5分的情况下却最终还是与冠军失之交臂。

“想想看吧,”马刺名宿埃利奥特说道:“如果回顾2003-2007赛季,我们本可以拿下三连冠甚至四连冠的。”

是的。

想想看吧。

想想看要是马刺能成功卫冕一次,球队的历史地位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吧。17个赛季内拿下4个冠军对于其他任何27支甚至28支球队来说都是一个足以让人嫉妒到发狂的成绩了。但这对于马刺来说却还不够。

“我们本应该三连冠的,”罗伯特-霍里(Robert Horry)说道:“如果马努不去对德克犯规的话。”

但历史无法逆转,马努犯规了。巅峰期的马刺最终只能在5年内拿下3个奇数年的冠军,之后他们又花了6年时间才重回总决赛,但却不幸遭遇球队史上的第一次总决赛失利。

尽管赛季初期面对了一系列伤病困扰,但波波维奇还是将这支一年前刚刚遭遇重大打击的球队重新带回正规,并以62胜20负的战绩名列常规赛榜首,这也为他拿到了平纪录的第三次年度最佳教练的称号。

但对于他的老战友布福德来说,在波波维奇将近20年的执教生涯中,去年总决赛第六场失利后波波竭尽全力鼓舞全队打好第七场的表现可堪称是他的最佳执教时刻。

“去年失利的痛苦回忆仍缠绕在他的心头,”布福德说,“而这个赛季他又失去了两位长时间并肩作战的伙伴(助理教练布登霍泽和布莱特-布朗(Brett Brown)),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构成了极为困难的一个赛季。

“我认为波波就和我们其他任何一个人一样,在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回忆之后都会伤心、失落。我不知道这样的伤感是否已褪去,或许现在开始慢慢淡去了。赛季中期,教练组和球队经历着重新磨合的过程,同时还有对于马努自己上赛季末以来的健康的担心和对托尼身体疲劳的担忧,但不管怎么样他都已经专心致志的朝前看了。

“去年第六场比赛结束的那一刻起,波波维奇走出更衣室,就已经朝前看了,他说:‘我们一定要在第七场打得更好。’事实上,我们也确实觉得球队在最后一场的表现要比第六场更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在第六场赛后和全体球员及他们的家人一起用餐。当时,每个人都伤心落泪,每个人都怨气冲天,这都是在面对那样的挫折时人的自然反应。但只有波波,他在每张餐桌间穿梭,轻轻地拍着每一名球员,和他们的家人交流,与他们一起分享那时那刻的情感,并鼓励大家朝前看,为第七场比赛做好准备。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了不起的执教,他成功的让球员们重新振作了起来,迎接下一场比赛的挑战。”

在最近就2013年总决赛的话题接受ESPN网站采访的时候,吉诺比利承认道:“那样的失利(比以往任何的失利)都来得更加痛苦,因为我们知道距离冠军就只有毫厘之差。但几个月以后,我们重新回到训练营,并准备再次向冠军发起冲击。如果那些经历是你一生中遇到过的最糟糕的事,那你还是一个非常非常走运的人。我相信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我知道我是非常幸运的,不仅是因为我只为一个教练效力过,更重要的是他是这样的一个特别的教练。三个核心球员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同一个球队效力而从未分开,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个奇迹。我们对于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没时间去想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已经获得的成绩,因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向前进。”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当你能像波波维奇这样用手势指挥的时候,谁还需要说话呢?

AP Photo/USA Today Sports

棒球场的视野

下一次当你有机会现场观看马刺的比赛时,可以试着朝马刺的板凳席观察下:

看看波波的手势。

他不是唯一一个被球探们形容为用肢体语言辅助执教的教练,但他或许是唯一一个,用前马刺球员科特-托马斯(Kurt Thomas)的话来说,快速打出手势的教练,就如同是“在棒球场上”似的。

“他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三垒教练。”霍里也附议道。

几乎每一次进攻推进到前场的时候,就算他已经喊出了战术名称,波波还是为用清晰的手势比划出要采取的战术。这是为了确保球员们不会以没听到他说的话为借口而不执行相应的战术。

以下是一些例子:

当他想要打“Cross”系列的战术时,他会交叉双臂放于胸口,这一战术一般是要求一个小个球员去给内线大个做一个横向掩护。当他希望打“Lift”战术时,就会拍拍自己的头,表示让一个大个拉开到三分线以外。比划出类似走步的手势时表示“Roll”战术(边路挡拆),比划向下拉领带则表示“Rub”战术(中路挡拆);拇指向下竖起四根手指然后指向自己的眼睛则是“Thumb Down 4 Ice”战术,这也是2007年总决赛横扫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骑士时所经常采用的给邓肯拉开单打的战术。

而这些手势和战术只是波波厚厚的战术手册中的沧海一粟。

(几年前,波波曾被要求改变比划“Shake”战术的手术,这一战术要求打边路挡拆,同时另一名球员站在强侧的底角。联盟要求波波在做类似掷骰子的手势以呼叫“Shake”战术时,必须把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而不是原来那样在身体正中间,以避免可能的歧义。)

远远超出上述所示例的大量的战术手势,可以让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将都感到一头雾水。

“当你作为那个站在界外发球的球员时,要一直盯着控卫和教练的手势看,这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霍里说,“但你必须要习惯这一点,因为对于波波来说,差不多每一种战术都有一个对应的手势。”

托马斯说:“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波波的系统。好比说他比划手势的速度非常快;他会站着比划,也会坐在板凳上比划。我以前也在其他用手势示意战术的教练手下打过球,但我也遇到过一些教练是根本不用手势的。”

);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0); cdth 62px; left: 0px; opacity: 0.8; cdth absolute; right: 0px; top: 168.796875px; width: 62px; cdth 1; background-cdth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波波维奇的故事

乔治-卡尔(George Karl)、布鲁斯-鲍文(Bruce Bowen)和史蒂夫-贾维(Steve Javie)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关于波波维奇的故事。

波波维奇的怒吼

感觉如何?

当波波维奇火力全开(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变得“Serbian(塞尔维亚人)”),冲着某个特定的球员在全体队员面前将其骂得狗血淋头时,感觉如何?

“让人难堪。”托马斯表示。

“灰头土脸,”前马刺队长艾弗里-约翰逊说,“心情抑郁。”

“糟透了,”前马刺球员埃利奥特说:“即使你在他手下打了很长时间,但不管你是谁,你都会被骂得体无完肤。要么是在录像课时挨骂,要么是在比赛中挨骂,要么是在训练场上挨骂。”

但这就是马刺,这也是波波维奇漫长执教生涯中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特质:

没有人(因为挨骂而)离开波波,不管他吼的有多么的声嘶力竭。没有人退出。自从1996-97赛季开赛18场后炒掉鲍勃-希尔自己担任主帅以来,波波就一直喜欢骂人,且至今仍是如此。然而,波波维奇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他最好的球员仍然能面对教练脸对脸的训斥,只要波波觉得这是全队所需要看到的场面。

“这就是蒂姆-邓肯的为人。”现老鹰主帅布登霍泽说,而布登霍泽本人也和其他每个教练组成员一样,同样被波波当面训斥过。

“蒂姆愿意接受教练的指导和训斥,直至今日他仍是这样一个球员。”

邓肯的前队友罗斯也补充道:“只要你学会认真听他骂你的内容,而不是他的态度,你就成为马刺合格的一员了,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约翰逊接着说道:“他只是想知道他可以信赖谁。波波会对大卫(罗宾逊)说出诸如‘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被选入全明星赛的’这样的话,但他紧接着就会用录像来证明(球员犯下的错误)。他总是会用录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以前一直骂我是联盟中防守最差的控卫:‘你抢不到长篮板;你的重心压的不够低;你总是在错误的位置投篮。我跟你讲过你在场上差不多80%的地方命中率都很低,但你就是不愿意去那20%你命中率较高的地方。’诸如这样的话,数不胜数。

“但他总是眼光长远,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之一。不论眼下发生了什么都没关系,但他一直思考着如何鞭策球队不断进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事实上我们经常发生争吵,有好几次我的妻子不得不把我们俩拉开,但你要知道我还是非常爱他。他是我所信赖的那个人。

“当托尼-帕克刚来这里的时候,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有些时候他受了委屈都想要回法国去了,但当他了解了波波的良苦用心之后,后来发生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波波当时是想要充分了解这个法国孩子的性格特点。你看他现在都已经4次打入总决赛,拿了3个冠军了。”

ESPN评论员、前马刺球员布鲁斯-鲍文说:“很多时候波波都会通过大骂我来向全队传递信息。我对他的训斥从不会往心里去,这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因为我理解他的意图。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蒂姆身上,发生在托尼身上,发生在马努身上。有些时候波波骂人只是为了更好的看清你是什么样的一个球员、什么样的一个人,以及你会如何应对。如果你自暴自弃,他认为你无可救药,那么对不起,你在马刺的时光就所剩无几了。”

波波进入塞尔维亚人模式通常对于球队都是一种激励,而他的大声怒吼也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吉诺比利说:“因为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总是非常坦诚,讲话直截了当,”吉诺比利说,“他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但通常他想到的问题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如果他骂你,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同时他也知道该去骂谁。

“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你又不能还嘴骂他,这可是不允许的。但我们都理解他。”

“持久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波波维奇在SportsCenter节目接受Michael Wilbon采访时说,“我们彼此信任。我们可以有争吵,可以有分歧,但当我们踏上球场,就要成为一个整体,为彼此加油鼓劲。”

“当然了,当你有像大卫-罗宾逊以及蒂姆-邓肯这样的人以身作则时,这些事情做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已经打了17个赛季的38岁的邓肯依然斗志高昂。

Jesse D. Garrabrant/NBAE/Getty Images

老而弥坚的邓肯

不是在录像课时面对愤怒的波波。也不是看到老冤家乔伊-克劳福德(Joey Crawford)将要执法当晚的比赛。甚至不是参加例行公事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群烦人的记者的无聊的问题。

那么什么事情才会让素来淡定的邓肯紧张呢?

“唯一一样我看到过的让蒂姆害怕的事情是高尔夫,”前队友、邓肯的好友埃利奥特说道。

“他自己不肯承认,但他确实很害怕。你有看到过那家伙挥动高尔夫球杆吗?那可比他跳投的姿势要要丑多了。”

既然邓肯不是巴克利那样的高尔夫爱好者,那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无码流出版的邓肯高尔夫视频。所以我们只好对埃利奥特的话姑妄听之了。

但埃利奥特的话不无道理,因为既然邓肯能把早年间困扰他的罚球问题都解决掉,那还真就没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头疼了。而当2010年季后赛马刺被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领军的太阳横扫、邓肯看起来老态尽显的时候,很难想象他能在此后返老还童,重现高水准的竞技状态。

新任金州勇士主教练、曾与邓肯当过4年队友并担任过太阳总经理的科尔表示,邓肯在2010年季后赛时的状态和如今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可以归功于他在那以后改变了自己的饮食,并在训练场上倾注了更多的汗水。

“他那会儿在对阵我们的时候投丢了很多本来很容易进的球,”科尔回忆道,“那个系列赛里他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当时人们都说,‘好吧看起来邓肯只剩1-2年的职业生涯了,他就只能每场打个25分钟沦为平庸的球员了。’而如今三年过去了,他又成为了联盟顶级球员中的一员。”

埃利奥特说:“邓肯夏天的时候训练异常刻苦。你根本无法想象。每年夏天我总是会去训练馆5-6次,进行投篮练习,或者做一下健身,又或者是带人参观……而每次去的时候邓肯都一定会在那边训练。

“助理教练们曾跟我说,他们有时候会带一些自由球员,或是一些他们考虑选秀的年轻球员去训练馆,而每当他们去的时候都会看到蒂姆在体育馆里健身。那些自由球员和新秀都会感到非常惊讶:‘邓肯居然在这里?’

“他是个另类。他是个大个子,同时又非常热衷于训练,这是个非常矛盾的事情。很多大个子打球因为他们长得高,很多后卫打球因为他们喜欢打球。蒂姆则有着一颗后卫的心。他这个大个子的身体里装着后卫似的对于篮球运动的激情。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如此优秀的原因。”

马刺老板霍尔特说:“人们都不知道他已经改变了自己跑步的方式。你见过多少人在自己的腿上戴着金属板护膝的?有多少球员愿意这么做,又有多少人能够这么做?”

这样的工作热情和对胜利的饥渴使得整个来自维京群岛的大个子始终保持了高水平的竞技状态。邓肯今年4月年满38岁,算上季后赛的话他已经在NBA征战超过5万分钟了,但按照他的好友罗斯的说法,他还没考虑过退役这么一回事。

“他还没做好结束一切的准备,而他也不想就这样结束,”罗斯说,“对此我确信不疑。”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大基本先生的另一份工作?好爸爸。

Tom Pennington/Getty Images

场下的邓肯

邓肯对于彩弹射击的兴趣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还拥有自己专属的特制彩弹枪。他对于汽车的兴趣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在马刺训练馆的隔壁开了一家提供全套服务的汽车定制商店。他对于电子游戏的兴趣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曾劝说一名前队友用橄榄球游戏来为他的儿子命名。

邓肯还是一个极度爱家的拥有两个小孩的单身爸爸,在球场之外他的兴趣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

“他最希望能和家人呆在一起,并且做自己喜欢的事,”邓肯的好友埃利奥特说。

罗斯有一个3岁的儿子名叫迈尔斯(Miles),邓肯是这个孩子的教父。

“蒂姆至今还对我耿耿于怀,”罗斯说,“我们以前经常一起玩疯狂橄榄球(Madden Football),以至于他曾劝我把儿子命名为Madden。反正现在他看到我儿子还总是叫他Madden就是了。”

罗斯同样也是邓肯的狼群战队(Wolfpack)的成员之一——没开玩笑,这可是人们对于邓肯的那帮彩弹射击的兄弟们的叫法。

“大多数人会租一把枪来玩彩弹射击,”罗斯说,“但他家里的彩弹枪摆开来足够摆满一个橄榄球场那么长(注:橄榄球场长100码,约合91米)。”

另一名前队友芬利说:“有一次他曾经邀请全队去玩彩弹射击,但我之前从没玩过。所以我就打电话去问他我们该穿什么衣服。他说要穿长袖、长裤,这样可以‘保护我们不被彩弹打到身上。’但第二天当他出现的时候,他就穿着背心、短裤和护膝。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穿,他说:‘嘛,反正你们也打不中我的。’

“这是我所见过的他关于战略最滔滔不绝的一次。他甚至还有专用枪。我当时的反应是,‘哇,这都可以。’在这以前我从没见过他的这一面……我想只要他的身体状况允许,他就永远也 不会放弃这个爱好。”

在和邓肯作为对手交战多年、后来又和邓肯当了5年队友的7次NBA冠军得主霍里看来,他的这个老朋友会继续在赛场上拼搏,还有“3-4年的时光”。

“他不会离开赛场的,”霍里坚称:“他仍然是联盟中排名前五的中锋。而且和我们不同,他小时候没打太长的时间。”

但有些人的想法则不尽相同。埃利奥特表示,他觉得和退役后仍会经常出现在AT&T中心现场观战的罗宾逊不同,当邓肯选择退役之后,我们可能就不怎么看得到他了。

“我觉得他退役后会像一个隐士消失在大众的视线里,因为他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了,”埃利奥特说:“他(退役后)肯定会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一定会过得很幸福的。”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注:漫画中,机器人对波波维奇和邓肯说:“你们应该试着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来。”)

Courtesy Shea Serrano and Sean Mack

这一对灵魂伴侣彼此之间还说话吗?

自从上赛季初波波在接受采访时,听到记者关于两人犹如一对老夫妻的描述后,那句调戏众人的回答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缠绕在大家的心头。

“他现在都不怎么和我讲话了。”波波当时说道。

当然这肯定是个玩笑话,本就是为了调戏媒体而说的。事实上,自从马刺1997年赢得状元签、波波飞赴维京群岛、两人的第一次谈话以来,师徒俩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而那些和他们一起工作、有幸近距离与他们交流的人们也是这么说的。

布福德说:“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对于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有着一致的看法。他们经常快速的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而自从蒂姆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变化之后,他们两人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芬利说:“这几乎就像是一段父子关系。波波会对蒂姆生气,蒂姆也会对波波生气。但他们没有隔夜仇,总是床头吵架床尾合。像他们这样的关系我在其他任何一个队都没有见到过。我一直觉得我自己和老尼尔森在达拉斯时候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但即使如此我总是觉得只要有合适的报价,老尼还是会把我交易出去的。”

老鹰主帅、前马刺助教布登霍泽说:“波波非常严厉的教导着蒂姆。他设立了高标准、高要求,伟大如蒂姆也并不总是能满足他的要求。所以他们有时候会闹矛盾、打冷战,但两人之间始终互相理解。”

前马刺球员托马斯说:“作为一个球员,要是你看到了波波训斥邓肯的样子,那么当波波来骂你的时候你也就没有任何意见了。如果蒂姆能承受教练的批评,那你也必须可以承受。不论是球队当家球星还是板凳席末尾的球员,波波对每一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布福德说:“每年他们都会来上那么一次‘离婚’,但最终其中某一方都会打破沉默,与对方重归于好。我觉得波波对于蒂姆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是他的导师。现在对于蒂姆来说波波的重要性更是无可比拟,因为他没有其他人可以这样信赖了,尤其是如今(前经纪人)Lon(Babby)去了菲尼克斯的情况下。”

埃利奥特说:“(波波)他对球员有着很高的期望,但场外才是他赢得球员尊重的地方。因为他就像家人一样,对很多人来说他就像是一个父亲,给他们提出了非常好的忠告和建议。”

前马刺制服组成员、现新奥尔良鹈鹕的总经理戴尔-邓普斯(Dell Demps)说:“我知道媒体通常不会关注这一点,但波波真的是非常的懂人心。(前马刺球员、制服组成员)丹尼-费里(Danny Ferry)说得很好,所以我会借用一段丹尼的话:波波有其独特的魔力,能让你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先征询你的意见,即使是他知道他可能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答案。但他会令你觉得身在其中。反正当我在那里的时候,总会强烈的感觉到自己是球队的一份子。”

);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0); cdth 62px; left: 0px; opacity: 0.8; cdth absolute; right: 0px; top: 168.796875px; width: 62px; cdth 1; background-cdth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关键时刻:马刺致胜之道

为什么马刺在关键时刻总是打得这么好?因为他们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低调的马刺,“无聊”的马刺

4月的时候NBA宣布蒂姆-邓肯在本赛季全国球衣销售排行榜上排名进入了前15名,要知道邓肯球衣的销量之前有段时间在圣安东尼奥都不怎么显眼。

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邓肯首次重回联盟球衣畅销排行榜。

若是和2012年ESPN的一次调查做对比的话——在那一次调查中,18000名接受采访的青少年没有一个将邓肯列为他们最喜爱的球员——或许你会觉得邓肯率领的马刺终于可以将戴在头上多年的那顶名叫“无聊”的帽子给甩掉了。

呃,或者并不是这么回事。

“你在开玩笑吗?”现担任费城76人队和Sirius Radio的解说的罗斯说道。

“无聊是邓肯和波波从一开始就必然会选择的一条道路。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诉求,邓肯是一个不喜欢聚光灯的超级明星,而波波则是一个不喜欢聚光灯的教练。这也是导致他们二人合得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队中唯一一个比较喜欢聚光灯的,”霍里说,“是托尼(帕克)。”

普通球迷对于篮球风格的喜好其实是非常难以满足的。这或许是这项运动本身的一个最大矛盾所在: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球迷们抱怨说希望看到更多团队第一、打法合理的球队——这正是马刺所建立的球队风格,与此同时球迷们却又对马刺视而不见呢?

在马刺看来,这个问题更应该去问那些球迷,而不是让马刺来回答。特别是对于以打板投篮这个古典投篮技巧为招牌的邓肯来说,他非常乐于继续成为体育史上最少人关注的巨星。

“关注度低这一点有时候会让我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埃利奥特说,“但我觉得这一点似乎更让球队的其他球员感到困扰,而不会影响到蒂姆、托尼或马努。”

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在所有人中间对“无聊”标签最不屑一顾的当属波波维奇了,尤其是如果你相信霍里的一套有意思的理论的话。

ESPN网站的Kevin Arnovitz曾在去年总决赛期间对于马刺军团进行过剖析,告诉我们要是马刺有机会在2003年选秀中选到勒布朗-詹姆斯的话,即使这意味着他们选择一个全新的球队风格,他们也会非常乐意进行这样的改变而去选择詹姆斯的。

但霍里相信,除了邓肯自身躲避关注、只愿意默默的练习擦板投篮的意愿以外,波波维奇在让球队保持“无聊”特质这一点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联盟中的很多其他球员都很嫉妒像勒布朗和科比那样的明星球员,”霍里说,“他们希望能狠狠的击败他们,他们总是会在和这些明星对阵时竭尽全力。波波则总是让所有事(代言、聚焦等)保持低调,因为他不希望其他人会以那样的态度冲着马刺来。他嘴上不会承认,但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波波刻意让球队韬光养晦的原因。”

就像邓肯去年接受Arnovitz采访时说的那样:“联盟中的其他人也会嫉妒我们。但他们只是嫉妒我们工作的方式、嫉妒我们取得成功的办法以及嫉妒我们有像波波那样的教练,而不会嫉妒我们球队的形象。”

波波维奇与邓肯:王牌搭档

当波波维奇和邓肯离开赛场的时候,马刺会变成什么样?

Derick E. Hingle/USA TODAY Sports

曲终人散之时,马刺何去何从?

圣安东尼奥的头号公敌巴克利,以及他与圣城女性间的无休止争吵占据了新闻头条,但唯有这一问题才是阿拉莫城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马刺的奠基者来说,即使是在球队最辉煌的时期,这一问题也如阴影一般在他们的脑海边盘旋萦绕。

当波波和邓肯决定退休/退役之后,马刺到底该怎么办?

在被问及多久会想一次这个关于黑暗未来的问题时,总经理布福德坦言:“每一天都想。每天都会思考几百次。”

波波维奇本人则试图用幽默来应对这些关于未来的问题,好比他曾公开宣称当邓肯退役后他也会立刻跟进,通常他这么说完后媒体记者们只好尴尬的笑笑。

那事实上呢?

所有的这一切还都只是揣测。关于波波和邓肯退休有很多种说法,但这主要是因为两名主角从来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详谈这一问题。而这也和波波长久以来空军学院式的保守机密的军事化作风如出一辙。

如果马刺6月拿下第五座总冠军,他们两人会不会突然决定离开赛场呢?邓肯是否如霍里所说,心里面还想着再打上个3-4个赛季呢?波波会不会扮演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式的元老角色,等待布登霍泽或是小将军艾弗里-约翰逊回归球队担任主教练呢?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托马斯说,“我们都以为会是由布登霍泽教练(来继任波波维奇担任主教练)。”

芬利说道:“波波和蒂姆同时离开会给这一段完美的合作画上一个最好的休止符。不管我觉得(邓肯退役后)波波也可能会多留一年,以确保球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也不至于使球队需要面对两人同时离开而带来的巨大冲击。”

“我希望他们能同时离开,”罗斯说,“就像是大卫(罗宾逊)在03年那样,拿下总冠军,亲吻主场地板上的马刺标记,以冠军的身份带着荣耀结束职业生涯。如果他们两个一起离开,那会是再完美不过了。我打赌他们俩一定会同时离开的——这会是一个非常非常完美的结局。”

所以敬请期待吧。如果全世界的媒体能有机会在NBA总决赛期间围困住他们,迫使他们面对这个问题,也许他们会不得不给出一点信息。也许他们两人能使出浑身解数,击败运动力惊人的雷霆,并在总决赛中报去年六月的一箭之仇,到那时他们或许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如上将大卫-罗宾逊当年那样,以一个冠军为两人的这段旅程画上一个句号,携手推出这个舞台。

自1997年春天那些个神奇的乒乓球组合将他们两人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之后,他们携手建立了如今的辉煌与马刺王朝。他们能忍心舍弃这一切吗?

整整17年的美好回忆啊。

“蒂姆非常好胜,波波也是如此,”邓普斯说道,“不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是无法体会到他们两人是有多么的争强好胜的,但这是两人的共同特点。当我还在马刺的时候,邓肯会参加新秀的试训和选秀准备会。波波则会就自由球员、交易和其他更衣室内发生的事情征询他的意见。他就是这样时刻照顾着蒂姆的感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只知道,他们两人是无可替代的,”埃利奥特说道,“你找不到替代者。(在他们离开之后)圣安东尼奥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一直跟别人说,我们都被惯坏了。在圣安东尼奥我们所拥有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NBA,我们所拥有的是两个超级巨星蒂姆和大卫,而刚好他们两人都没有一般的超级巨星的那种作风。”

托马斯说道:“相信我,如果还有一个人是制定了计划的,那一定会是波波维奇。我对此深信不疑。当我们还稀里糊涂的时候,他早就已经洞悉一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