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我不是藥神》裡,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西虹市首富》把這病給治了,一個事業無成、生活潦倒的窮屌絲突然有10億任花,觀眾在影院裡也跟著主角享受了一把大肆花錢的快感。

《我不是藥神》裡,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西虹市首富》把這病給治了,一個事業無成、生活潦倒的窮屌絲突然有10億任花,觀眾在影院裡也跟著主角享受了一把大肆花錢的快感。

作為閆非、彭大魔繼《夏洛特煩惱》之後又一部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在票房上特別成功,上映4天破10億,狂甩同檔期徐老怪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幾條街,照這勢頭下去,影片最終票房30億+。與票房不同的是,《西虹市首富》的口碑出現了兩極化,目前豆瓣評分6.8,大部分集中在3、4星,但是打1星和2星的人數佔比超14%,可以說是創了開心麻花作品的最差紀錄。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西虹市首富》並不是純粹的開心麻花作品,開心麻花的第四部電影是定於國慶檔上映的《李茶的姑媽》,而《西虹市首富》是閆非、彭大魔公司西虹市影視主控的電影,開心麻花參投4000萬,還有西虹市影視15%的股份,但影片的主創人員多是開心麻花成員,因此也有著鮮明的開心麻花風格。

喜歡《西虹市首富》的人覺得電影太好笑了,沈騰的演技太棒了。不喜歡的人覺得電影惡俗,故事又尬又弱。這兩種評價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我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拍的是個什麼鬼東西?這次觀眾還會買賬嗎?沒想到,觀眾真的買了,還買挺多。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西虹市首富》太不像個電影了,反而像是很多個段子拼湊起來的一個個割裂的小品。誠然,它笑點密集,我也笑了,誠然,沈騰是天生的喜劇高手,他就是什麼都不幹,站那我都想笑,但這電影真就不能算是個好電影。

突然繼承300億你會有什麼反應?給你10個億你該怎麼花?這個概念其實特別好,充滿了社會現實的隱喻和人性的拷問,但《西虹市首富》硬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爛了,原版《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最大的花錢方法就是一擲千金參加紐約州長竟選,諷刺鞭撻了金錢賄賂選舉的醜惡現象,可到了西虹市這,電影似乎變成了一場鬧劇,本應對現實、金錢問題的思考和諷刺只淪為隔靴搔癢,重梗不重劇本使得《西虹市首富》註定成為不了高級的喜劇片。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電影的主線是王多魚要在一個月之內花光10個億且不能留下任何資產,這樣,他就可以繼承二爺留下的300億遺產。這個美夢大概所有人都做過,我們天天想著買彩票中大獎,可中了大獎你該怎麼花就是個問題了。

電影裡,二爺派了金先生來監督和考察王多魚,而王多魚是怎麼花這10個億的呢?高薪聘請一堆人給自己打工,包下豪華酒店供整個球隊的人吃住,花錢泡妞,給夏竹包下全市的廣告牌示愛,一晚上放光全市所有的煙花,包場王力宏私人演唱會,請股神吃飯,投資垃圾股和看起來失敗的夢想,買了一堆爛尾樓……但現實是,他越想著花錢,錢反而陰差陽錯越賺越多。最後沒辦法,放出了大招“脂肪險”,散盡家財。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本來一個月花光10億不留資產是個挺有腦洞的事情,畢竟我們誰都沒這麼幹過,但電影表現得過於平庸,不過就是典型的暴發戶思想,金錢和女人,沒有太大驚喜。多期待它能有個反轉,比如說王多魚他把錢花成這樣,最後能幡然醒悟,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可惜沒有,最後那個救夏竹的考驗出現的莫名其妙,這就完成了人性和金錢的考驗?反正我內心毫無波瀾。

其實片中讓我最失望的就是王多魚這個角色,看得出來,導演想把他塑造成一個對足球有熱愛和信仰的人。從最開始的拒絕收錢踢假球,到有錢了養著球隊好吃好喝,再到最後要跟恆太比賽,王多魚最驕傲的身份應該就是足球守門員。可影片並沒有表現出他對足球的敬畏之心,一切都是土豪為完成自己喜好的消遣和狂歡,足球只不過是個工具罷了,所以,當最後模仿《功夫足球》搞了個足球賽強行熱血、煽情時,真的很尷尬,足球與電影主線完全是脫節的。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還有愛情線,實在想不明白夏竹怎麼就無端端愛上王多魚了呢?因為發現了碰瓷真相?被虛偽前任傷了,然後被王多魚的煙花和演唱會打動了?王多魚又怎麼就愛上夏竹了呢?日久生情?還有最後他拿錢救了夏竹就讓人家給你生孩子?夏竹竟然還答應了。這種老套的偶像劇套路讓愛情發展得實在突兀。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片中的人物,所有人都是金錢的奴隸,所有上層人士、知識分子都是道貌岸然、極度虛偽的傢伙,這難免讓人物變得標籤化。電影也用很多爛俗的梗和密集的笑點來迎合觀眾,掩蓋劇作本身的不紮實。但就是這樣一部不能稱之為好電影的電影卻獲得了大量的票房和高於它自身水平的評分,足以見得我國觀眾的壓力和焦慮。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普通觀眾的審美水平確實在提升,但是大部分人看電影並不會過多關注細節,《西虹市首富》小人物逆襲的故事,富人花錢的酣暢淋漓滿足了觀眾的心理,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小人物,沒錢的生活讓大家充滿了金錢焦慮,能在電影裡體驗有錢人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種空虛。

導演閆飛談及買環球版權的時候說過:“美國人對中國的嗅覺很敏銳啊,他們拎著這個劇本找中國導演找了很長時間,可能就覺得題材比較適合中國當下的環境與國情。”這也是大眾喜歡《西虹市首富》的原因。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還有,喜劇片在我國一直很受歡迎,因為我們每天學習、工作已經夠累了,去影院就是想不用費腦,放鬆心情,開懷大笑,幹嘛還要那麼嚴肅去研究它?《西虹市首富》正好也滿足了這點,接地氣,笑點密,觀眾拿出2個小時把自己放在“黑盒子”裡,脫離與外界的聯繫,而西虹市就能讓你這2個小時都在樂,現實中有什麼煩惱暫時都能忘了,這事想想其實也挺好。再有,就是沈騰,中國最優秀的喜劇演員之一,那個氣質就值得讓人花錢買票看,真的是祖師爺賞飯吃。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化,因為它終於治了《藥神》的病!

不過,觀眾的口味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夏洛特煩惱》到《羞羞的鐵拳》再到如今的《西虹市首富》,它都有很套路化的東西存在,既然是電影,那就得精耕內容,不能按小品的要求,強行靠笑點撐著定不是長久之計。當觀眾都審美疲勞了,開心麻花又能走多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