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聽說趙石那神經病一家子回來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哦不,這才是第二季的打開方式,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是的,你沒看錯。

第二季主演、導演名單慘遭大換血,

其實港的還是趙石一家的搞笑日常。

抱著“不能有太高預期,不能太苛刻”的心態,

堅持看了幾集,

真香預警笑不出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這是什麼冗長又尷尬的趙石一家子紀錄片?

說好的沙雕搞笑喜劇呢。

你們一個個又都是誰???

請答應我,鬧夠了就回自己的片場,好嗎?

《心裡的聲音2》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第二季開篇就進行了關於“換角”的官方解釋,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即第一季一筐豬隻是扮演的趙石,第二季裡的趙石(成勳 飾)才是現實中的趙石,

而他的家人常把現實生活和漫畫裡描述的生活混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比如,他媽戴個假髮套,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就想成為這位不苟言笑的權女士。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他哥哥去面試也穿著第一季裡哥哥的經典戰袍,背心套裝。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但這個背心套裝的精髓不在於背心,而在於被他媽用洗衣機把顏色染得如此和諧。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第一季的哥哥

所以,道具能不能走點心?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請大家接受這個設定:

這一季的趙石一家才是如假包換的一家。 和漫畫是有區別的。

潛臺詞大概是:演砸了也不要罵我們哦。

所以,我保證不“罵”,就是客觀的比較下兩者的差距。

問題一: 選角不對味

要知道,一部搞笑喜劇成功的主要精髓在於,

選角。

而他們這一家子身體力行的為我們舉了一個反例。

敢問導演,像趙石這樣慘兮兮的小人物,為什麼要找一個高富帥來演啊?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成勳這臉,這身材,應該拿自帶bgm的偶像劇男主劇本,

但一筐豬就不一樣了,舉手投足都是大寫的好笑,把自己活成了表情包,可好笑中卻又透露著一絲心酸。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笑容凝固,眼睛瞪圓,驚訝的樣子最好笑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所以他能把這種人物的“反轉”演出來,

但成勳的趙石會讓人感覺他從頭到尾都在“裝慘”,刻意中又帶幾分油膩。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沒有趙石的賤勁兒,倒更像是“地主家衣食無憂的傻兒子”,

所以就算他拋再好笑的梗,我都始終是冷漠臉。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至於Yuri飾演的愛鳳,在我看來,就少了種靈氣。

說實話,還沒看第一季時,我是不相信素敏歐尼與光洙是可以有cp感的,

但後來的我:哈哈哈哈哈哈,絕配!

這眼神裡是有愛情的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素敏的愛鳳,可愛中又不失俏皮,

而她身上的笑點,大多源於與趙石間的化學反應,

是嫌棄趙石的那一刻表情,及靠表情帶出來的內心活動。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並不是過於浮誇的肢體語言,

Yuri在解讀這個角色時,好像總是習慣性把情緒放大,去誇張化,

你說她可愛嗎?其實也挺可愛,但總有些用力過猛。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更別說這位阿菊媽來演人見人愛的權女士了,

權女士都這麼摳了,也沒錢整容啊,臉是怎麼做到這麼僵的(沒有diss整容的意思)?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原來的權女士永遠懂怎麼一本正經的戳中觀眾笑點,

always茫然不知、不怒自威的表情,整蠱起來卻賊帶勁,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被父子幾個惹到時,反擊時的“狠辣與決絕”簡直是我的快落源泉。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可眼前這位大媽,就是中年傻白甜啊。

難道就沒有一個選角是ojbk的嗎?

矮子中拔大個,那勉強就是趙石的哥哥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在身材、長相上與原來的屬同一掛,

但,沒錯,還是有但是,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多多少少還是少了些原來哥哥的呆萌與欠扁。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演員不合適,對於喜劇來說,絕對是最大的災難。

問題二:沒延續人設

我就這麼說吧,

第一季看完幾集,觀眾基本對這一家人的性格有了輪廓,

趙石是個廢柴,功課差,長相麼也一般般(求生欲:我說的是角色,不是一筐豬),身高沒給他帶來什麼優點,反而是……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倒是自我感覺很良好,迷之自信,但現實總能“哐”的刮他一耳光子。

而哥哥是個沒追求的社畜,一心只想按時下班, 擅長把妹,從不失手,因為他專挑長得醜的下手。對家人又特別依賴。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爸爸則經營一家炸雞店,月虧損37萬韓元,6點準時下班,也是胸無大志,

但一旦爭氣起來又讓人大跌眼鏡,還記得他搬了一個月磚,本以為他是要去報英語班,結果是把韓幣一張張投擲在自己媳婦身上嗎?

而這一家子雞飛狗跳的日常,不同角色間的互動,對事情的不同反應都是對人設的強調,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但第二季,我看了6集後,

除了“傻、可愛”這樣的標籤,其他的性格展現都非常模糊。

???原先鮮明的人設都去哪裡了??

如果有人告訴我,

第二季是講趙石隔壁鄰居一家子的故事,也不會有任何違和感。

你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同個編劇之手……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怪不得編劇要在開篇強調“現實與漫畫”的區別,簡直用心良苦啊!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問題三:梗缺乏新意、雞湯味變濃

可怕的是,

編劇說,這劇是講真實的趙石一家,卻依舊延續了第一季式漫畫表現手法,一如既往的誇張。

每15分鐘為一個單元,專注講趙石成名後的系列故事,

比如趙石遭到鍵盤俠暴力,一家人怎麼使他振作起來;

愛鳳與趙石這對老夫老妻的愛情保鮮法,

趙石陷入創作瓶頸後,又是怎麼重新找到靈感的,

看出來沒有,第二季大多時候,總會在勉強搞笑之餘給你端上一鍋濃濃的雞湯,在片尾走一波溫情勵志風。

就像摳出新境界的權女士,“摳“是為了藏私房錢,藏私房錢是為了幫婆婆買家電,

於是趙石他爸突然坐到沙發上,鄭重感謝他媽,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我懷著看沙雕喜劇的心情卻看了一場中年瑪麗蘇,

你說我驚喜不驚喜,意不意外?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當然也不是說勵志不好,而是實在篇幅過多,有失偏頗。

雞湯多了,梗也肉眼可見的變少,諷刺意味變少,

第一季中模仿“韓劇、韓綜”的梗, 在這季中目前還沒發現(一定是我閱片量不夠的問題),

諧音梗也少了,卻多了好多“屎尿屁”梗,大概5分鐘你就會看到一張馬賽克圖吧。

偶爾來下,算有趣,但一味如此,真挺乏味的。

所以,劇情與第一季的“溫情不煽情,惡搞不惡俗”還是有所差異的。

yjgj(有句港句),第二季真有說的那麼差嗎?

其實往下看,我也會有笑的時候,

就比如本該兄友弟恭的兩人,

一個幫弟弟搬工作室,走錯了地方,把別人家弄的一團亂後被人“追殺”,

一個被人扒掉了“硬紙板”衣服,裸體逃竄,

好巧不巧,一起躲到了一個箱子裡,

結果說好的“患難與共”,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弟弟居然打暈了哥哥,搶走了哥哥的衣服……

讓哥哥無辜背上一個“變態”的罪名。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是的,這一刻,我終於笑了)

所以,第二季未必是有多爛到地心,

主要還是第一季的“好” 凸顯了第二季的“爛” ,

看到這樣想的不止一個人,我就……放心了!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第一季中,不僅僅是光洙,其他人也都恰如其分的演繹好了這些角色。笑點密集。

對喜劇一向苛刻的觀眾都打出了9.1的高分,是當年韓劇top3。

豆瓣9.1的高分韓劇,續集卻看得我想罵人

所以第二季自然無法逃出“續集魔咒”。

如果你之前沒看過《心裡的聲音》第一季,它或許還值得一試;

如果你真情實感追過第一季,對於籌拍第二季還有所期待的話,

那麼,我建議,請一定避開這個坑!

以及,我知道你們看完這篇,肯定想回顧第一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