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在被動的消費?

“總有刁民想害朕”,這句話比喻我們現在的消費生活再好不過了,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廣告和促銷,誘惑我們消費,比如加一元即可獲得某某某商品,再比如滿多少元就可以兌換多少多少價值的商品等等,這些情況都可以讓我們的消費生活變得被動,花出去很多冤枉錢。如果能做到下面這些,一年省幾千不是問題。

你是否還在被動的消費?

1減少手機增值業務,省300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移動、聯通,都有很多額外的收費,例如呼叫轉移、彩鈴業務、氣象信息服務等。這些業務如何開通的,自己都記不得了,也從未用過。

這些增值業務都可以申請取消。以減少誤撥,或被孩子誤打帶來的話費損失。

同時提醒大家,沒事多看看書、看看風景,少刷點手機,保護眼睛,還能增長見識。

2隨身攜帶水杯,省800元

大家去吃飯,少不了叫幾杯飲料。價格動輒幾十一杯的飲料,全都是濃縮液或者飲料粉調的廉價貨,添加劑和香精對人體還有害無益。

對正常人來說,每天飲用1500~1700 毫升的白開水就可滿足身體的需求。

如果想喝咖啡或者飲料,可以自己鮮榨果汁、沖泡咖啡,每次能至少省2元。

3提前制定旅行計劃,省3000元

每年給自己安排一兩次旅行,緩解工作壓力,還能放鬆心情。“說走就走的旅行”看似美好,但是卻會花很多冤枉錢。

制定好日期提前買票,不僅能節省大筆機票、火車票和住宿的花銷,還能為出行做好充足的計劃。

對於遠途出行的機票,提前預訂通常能拿到五折以下的價格。另外,還可以通過積攢里程積分兌換機票、各式禮品。

4減少衝動消費,省5000元

切忌衝動消費,購物之前先思考這九個字:你喜歡、你需要、你適合。

舉個例子,十幾塊錢的牙膏和幾十塊錢的牙膏其實所含的成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可是人們卻還是去盲目追求品牌,買一些相對比較貴的。

所以在剁手前,忍一忍,把商品加進購物車裡別急著付款,過幾天一定能刪掉好多。再等一天再刪掉一批,剩下的就是值得購買的,買回來基本就不會後悔了。

一個適用於糾結星人的方法:想象一下如果同等的現金和商品擺在你面前,你會選哪個?

5注重購物質量,省5000元

有時候,不能過於追求價格而犧牲質量,有可能得不償失。

耐用品、常用工具、電器買貴的好的,有進口的買進口的,沒有進口的買國產名牌。

尤其是大電器和筆記本,儘量買有口碑的品牌系列。也不要盲目追求功能齊全,有時候基本款就是最適合的。

很多人買單件過萬的高端衛浴,卻不願意在不起眼的下水、三角閥等五金件上破費,到時候維修極其麻煩,遇到水管爆裂更是令人頭疼。

6鍛鍊身體,省10000元

與其相信保健品、各式養生秘方,不如好好鍛鍊身體來的實在。保持健康的體魄,就是省錢。

多少錢都買不來健康。一次大病,少則一兩萬,多則可能幾年的積蓄就沒了。

有條件的,可以為自己或家人購買商業大病保險,以防急病時資金告急,耽誤治療。

7學會記賬,省20000元

記賬是個值得養成的好習慣。記下非日常生活的額外消費,比如和朋友去吃火鍋、KTV,買了一件一年只會穿幾次的奢侈外套,雙11一衝動囤了可以用兩年的洗髮水……

到時翻翻賬本,你很快就可以看到,哪些是值得花錢的,以及自己最容易在哪些地方“意外消費”。之後就可以吸取教訓,避免下一次的“消費陷阱”。

8寶寶用品少買,省20000元

嬰幼兒用品由於高頻更換、追求質量等因素,是現代家庭消費支出的大頭之一。雖然每個爸媽都希望給寶寶最好的,但很多寶寶物品不需要重複購置。同時一些物品可以與親朋好友置換使用,在省錢的同時也避免了資源浪費。

減少盲目、大量購買嬰幼兒用品,會為你以後省下大量的擇校費、學費、補習班費和時間精力。

9在家裡吃飯,省20000元

自己在家做飯,買菜不超過10塊錢,菜和肉都有了;而要叫外賣,一頓20元都只是吃的馬馬虎虎。

無論是請客還是自己吃飯,儘量選擇在家吃。餐館裡的飯不一定乾淨衛生,也經常吃不完造成浪費。

10學會理財,省30000元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兩三個賬戶,還有幾張信用卡。但是具體哪張卡里有多少錢都不知道。

容易導致的結果就是,花光餘額買了自己喜歡的商品,卻沒有預留下個月的房貸和生活費。

最簡單的方式是,將每個月的賬戶餘額列出。

把錢分為三部分:日常開銷、活期存款和理財配置。

一般適合年輕人的理財方式就是互聯網P2P形式的理財,選好合適的平臺後,用閒錢制定理財目標,合理控制風險,讓自己擁有額外的收入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