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寫作的我是一具失了靈魂的軀殼

原來,不寫作的我是一具失了靈魂的軀殼

這可能是一篇很喪的文章,只是寫給自己。

曾今,我也是一枚熱愛讀書,熱愛寫作的積極青年。在那些青蔥的學生時代,書籍和寫作是我的靈魂伴侶,是孤寂心靈裡的汩汩清泉,滋潤了我那麼多年。

高中時,只要有空閒時間,便一頭鑽在書海里,學校的小書屋更是被我經常光顧。小說,日記,詩歌寫滿了厚厚的筆記本,那時的我多麼簡單純粹,徜徉在寫作裡,寫作便是我的精神花園,待在裡面,我單純的滿足。連喜歡的男生,也是愛寫作的文藝青年。而我唯有的一點虛榮,便是經常被語文老師誇獎作文,或者給某些同學代寫情書。更多時候,我不停地在筆記本里寫故事,寫心情,又不斷地翻看,偷偷享受。

那時的天空很小,繁重的學業沒有壓倒我,因為寫作給了我更大的遐想世界。

等到上了大學,空閒時間很多,青春的無名情緒也因此得到最大釋放。我開始了第一次戀愛,當然也有第一次失戀。QQ空間裡充斥著我大量的情緒和回憶。天馬行空的詩,浪漫玲瓏的童話故事,無病呻吟的隨筆,很多關乎愛情和自我,我的青春被壓成了厚厚的烏雲,讓我放在日誌裡,散播著陰霾。文字憂傷,卻意境悠遠,細節豐富,想象力爆棚。吸引了大量朋友和同學的關注,以至於現在讀起來,都不相信出自於我。當時的我並不優秀,並且對於寫作沒有一點功利心,也只是在校刊上發表一些詩歌。

大三下半學期,開始了實習。工作前兩年,我都未曾停止寫作,指的是接近日更的寫作。可能是從校園到社會的轉變,讓我的心態此起彼伏,單純的心被迫漸漸走入複雜。我記錄著北漂生活,抒寫著工作和心情。文字也漸漸開始有了煙火氣。

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北漂的忙碌淹沒了我,雖然工作上依舊會和文字打交道,但更多時候的文案目的性強,且不出自真情實感。寫作更多時候是為了公司宣傳,為了以小博大,標榜自己。文案策劃能力越來越強,我知道為了什麼應該如何去寫,如何去精簡語言,用洞察力去駕馭精準的文字,以達到目的。每天,我都在如此忙碌,對於文字卻漸漸少了敬畏心。

有一天,我想為自己寫點什麼,突然發現迷失了。拋開功利性,目的性的文章,我竟然什麼也寫不出來。心無所依,落筆難。我整日遊蕩在繁雜的工作事務中,時常發呆,無緣由地陷入毫無意義的沉思中。除卻工作,我竟然變成一個如此精神渙散的人。

工作忙似乎成了我的藉口,但工作又不能帶給我那麼多快樂,閒下來的時候,我竟然也不快樂。我的精神並未因為軀體放鬆而徹底鬆弛,除了工作,我好像一無所有。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多麼可怕的問題。

我像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內心貧瘠如干涸的土地,等待甘霖雨露的滋潤,卻不知自己就是農民,遲遲忘了耕耘。

沒有真情實感的寫作習慣,我無法梳理自己的思緒,缺失了一氣呵成的表達練習,也缺失了清晰的思維和靈魂。寫作即內心表達,而生活何不是自我表達的踐行。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何嘗不是來自於用心安排。

不寫作一段時間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少了那麼多遐想的美好和心靈感悟。整個人變得現實又無知。

持續的寫作,可以讓精神世界充滿鮮花的芬芳,並不斷開放;可以讓生活慢下來,回頭望一望。想想翻看自己的作品,不為取悅他人,孤芳自賞也好,起碼是一種自省,看過去的自己,憧憬未來。即使我一無所有,但依舊留存精氣神,給我勇往直前的底氣。

希望從今以後,我能找回寫作的初心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